“毕加索/潘鲁生陶瓷的对话”在济南展出。
毕加索作品
潘鲁生作品《五彩妙语》
(记者 蔡晓彤 通讯员 李广福)日前,“匠心传承—潘鲁生当代艺术巡回展”在山东美术馆举办。作为展览的一个重要单元,“毕加索/潘鲁生陶瓷的对话”是西班牙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创作的陶瓷作品,通过与中国当代艺术家潘鲁生陶瓷作品对话的方式展出,呈现了东西方艺术家在陶瓷上进行的艺术交流。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0月11日。
“毕加索/潘鲁生陶瓷的对话”展览单元,是继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国家陶瓷博物馆、中华艺术宫巡回展览后,首次在济南展出。既是毕加索与潘鲁生的对话,也是艺术领域里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的对话。
国际策展人、意大利文化中心主席温琴佐·桑弗认为,潘鲁生透过陶瓷作品所传达的意念,和毕加索一样透过陶瓷得以完整地表现自我的意识,不须多做考虑、也没有先入为主的模式,他所获得的成功是思想的自由、情绪的放松。因此,将潘鲁生与毕加索并列,这之间不是一种相互比较的关系,也不是创新能力的考量,而是一种艺术的、单纯的、高贵的对话,透过陶瓷装饰这种技巧,解读两人的艺术风格。
潘鲁生表示,这些年一直在思考陶瓷与水墨精神的融合创新问题,主要探索将中国传统水墨语言与陶瓷材质转化为当代表现,就此赴威尼斯、巴黎和毕加索的故乡举办了与毕加索的陶瓷对话展,在这个过程里有不少体验和收获,这次在家乡办展进行交流。潘鲁生认为,陶瓷艺术的核心是道与器、有与无的组成,陶艺的体积空间,以及由之负载的功能和无形之“道”,构成了陶艺的本质,所以无论作为曾经的器用,还是从中剥离放大艺术审美特性,都万变不离其宗,这种共同的根源和本质是而今东西方陶艺走向融合的原因。
总之,对话展带来新的体验和思考,比如是什么使历史上风格迥异的东西方陶艺走向了互动与融合、又是什么成就了当代陶艺的丰富性,还有当代陶艺延伸发展的空间和方向等等。陶艺是经验的宠儿,也是想像力的创造,穿透过程不可视的环节才可预见其锻烧后的艺术效果,具有非同寻常的艺术魅力,艺术家通过创作的方式做出了回答,开启了一扇寓意丰富的大门,从中将获得有意义的寻觅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