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敌人侵略不止 我们战斗不休”
蓝彩山水纹茶壶

“驱逐倭寇还我山河”
蓝彩山水纹盖罐

老人静静凝视
遥想战火纷飞的年代

抗战胜利纪念
“珍珠釉竹鸟纹双耳瓶”

“抗战必胜”粉彩仕女纹茶盘

“抗战建国”蓝彩人物纹茶盘

“力量集中”
蓝彩山水纹盖罐

小学生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商报记者 权凤兰 实习生 吴萍萍 通讯员 寇婉琼 文/图
“抗战到底”、“抗战必胜”、“建国必成”、“渴饮倭奴血”……这些抗战宣传的口号正是国难当头时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发出的怒吼,今天这一句句激昂人心的标语被记录在一件件精美的陶瓷上,用特殊的形式凝固了抗战时期的烽火记忆。本期《爱收藏》走进“瓷都”德化的抗战瓷,它们代表着制瓷界对抗日的“振臂一呼”,也展现全民抗战的爱国情怀。
瓷器上的抗战岁月
花瓶、茶杯、茶盘、盖罐、笔筒……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德化抗战瓷展在德化陶瓷博物馆展出,这类瓷器自称体系,背后浓缩着德化民众艰苦抗战的一段历史。
德化县地处闽中腹地,山多路崎。但也正是依偎在“闽中屋脊”戴云山下,德化也成为当时抗日救国的大后方。据《德化县志》载:1937年“七七”事变后,9月,德化成立“成立抗敌后援分会”,妇女成立“妇女抗敌后援队”,民众成立“抗日后援总队”,儿童成立“劝征募队”;9月28日,县机关、商会等还举行“抗倭自卫战”宣誓。上至县长,下至普通民众都纷纷行动起来,自觉抵制日货,提倡自用国货,复兴农村经济。
据了解,在抗战时期瓷器的生产量较大,主要以日用的茶壶、茶杯等为主,因此,德化当时的许多陶瓷厂家将“抗战必胜”、“抗战到底”、“誓雪国耻”、“勿用日货”、“勿忘国耻”、“驱逐倭寇 还我河山”、“抗战建国”、“铁血救国”等誓言口号铭刻于生活常见的日用瓷器上,时刻唤醒民众团结抗日,而这些瓷器不仅适用于当时的百姓,也可以提供给前线,起到宣传鼓舞的作用。
“通过发展经济来指引抗战,我们德化是生产瓷器的,通过这种形式来指引大众,形成一种抗战的气氛,另外我们从瓷器上来反映抗战的素材,也是为鼓舞大家的士气。”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说。
渐成收藏界宠儿
作为有着浓郁的时代印记的关于抗战题材的瓷器,近年来也频频吸引收藏界的眼球。
“我从2006年开始收藏瓷器,平时只要听到哪里有瓷器的消息,就会过去看看。当然我认为‘抗战瓷’是最具收藏意义的,主题特色鲜明,激励全民抗战,也是通过另一种方式激励各行各业的群众。当时生产瓷器对外有很大的作用。”此次提供抗战瓷藏品的藏家说道,并且在收藏抗战瓷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段有趣的小故事:原先有一对抗战瓷走散了,经过一番鼓捣,我分别在不同地方的两家店里买到的,最终凑合成一对,这不仅是具有珍贵的特殊含义,更是铭记历史的重要载体。
郑炯鑫告诉记者,“在经历了抗战、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后,能够留存下来的抗战瓷很少。在此次展览中的抗战瓷很多是从民间的收藏家手里买来的,而这些民间的收藏家不仅仅来自于德化,更是吸引全国各地的收藏家。因为德化瓷出口也非常多,所以抗战瓷甚至在东南亚一带的爱国华侨群里也有在流传。”
此次还有别出心裁的瓷器上印制着“意志集中、力量集中、节约救国、一心一意 共赴国难”等口号,据介绍这一部分有来自学校的教育创意,如一个花瓶上就书铭有大字醒目的“为国干城”以及“永春县私立中小学第二届运动会男子个人优胜奖品”等字样,将这含义深刻的花瓶作为学生体育竞赛的奖品,教育鞭策学生奋发图强、为国效力,做国家的捍卫者,饱含着浓浓的保家卫国、抗战到底的民族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国难当头的抗战时期,许友义、苏勤明等瓷塑艺术家也创作出了许多诸如《木兰从军》《民族英雄戚继光》等瓷塑艺术作品,蕴含着捍卫疆土、保家卫国等更深层次的内涵,唤起民众觉醒,激励广大民众奋起,用德化瓷艺术诠释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