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德化>>|
敬瓷为宝 妙壶传芳 德化老瓷人收藏了不少老茶壶

发布:2015-9-25 15:46:54  来源: 泉州晚报 [字体: ]

 德化老瓷人收藏了不少老茶壶,

茶壶既是日用品,也是装饰品。

老茶壶和茶杯,有复古的味道。

颜宝敬喜欢收藏老茶壶

茶壶上的瓷雕折射出较高的工艺水平

很多茶壶的图案来自传说和故事

茶具历史文化悠久,凝结了一代代制瓷人的智慧。

注明“德化作”的茶壶

老茶壶的图案大多是手绘的

  “敬瓷为宝”,这是一个朋友送给颜宝敬的字,既巧妙嵌入了他的名字,也是他酷爱陶瓷茶具的生动写照。泉州德化人颜宝敬爱茶具、做茶具、藏茶具,讲起陶瓷茶具文化来头头是道,还收藏了许多陶瓷老物件,其中有上百个老茶壶和不少老茶杯,从中可以看到古人对茶具的讲究。

  □本报记者 庄建平 陈小阳 文/图

  痴迷于研究茶具文化

  颜宝敬痴迷茶具。

  比如一个普通的盖碗,他就能讲出一系列的标准。盖碗的大小,决定了茶与水的比例。盖子盖住碗的比例以八分碗为宜。盖碗的底部形状、盖子上的盖粒大小也会影响泡茶的体验。盖子的弧度、碗边沿外翻的程度以及碗的整体造型,对茶叶与水的交融影响很大。碗的边沿要经过打磨处理,以免割手……如此之多的设计细节,让听的人纷纷感叹一个普通盖碗的学问之深。

  讲这么多,似乎和收藏没有什么关系。但正是这种对于制造茶具的近乎苛刻的追求,驱动着颜宝敬去传统茶具文化中寻找更多的灵感。10多年前,他开始收藏老茶壶,希望从中更直观了解茶具发展的历史文化,汲取古代制瓷人的设计理念精华,为现代爱茶之人奉上更好的茶具。

  “把传统的书画、书法、诗歌与陶瓷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文化陶瓷,集品位和艺术于一体,这是我一直追求的。”颜宝敬说,传统老茶壶及茶杯等的设计理念,在这方面 十分值得借鉴。

  烧瓷的温暖烙印于心

  颜宝敬出生于德化县一个陶瓷世家,唐末时期中国第一部陶瓷专著《陶业法》就是出自其祖上第三代祖宗颜化綵之手,颜氏第十六代祖宗颜俊高是明朝中外闻名的陶艺大师,其流传下来的作品至今被奉为精品。到颜宝敬这一代,颜氏制陶的窑火已传承了三十一代。

  颜宝敬从小听着祖辈传奇般色彩的故事,受周围成片瓷厂氛围的熏陶,内心对于制陶祖业一直有着一份特殊的情结。“那时候娱乐设施很少,放学了没地方玩,就跑到瓷厂看烧瓷。”想起旧日时光,颜宝敬脸上还会有着幸福的光泽,“冬天时候冷,烧窑时,窑炉附近都很暖和,感觉很舒服”。

  虽然打小沉浸在陶瓷文化中,但是成年后的颜宝敬并没有如愿以偿地踏入陶瓷世界,1982年,家境贫寒的他高中毕业后就成了当地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安稳的工作并没有消磨颜宝敬“学祖辈做一个制瓷名家”的念头,他大量阅读有关陶瓷知识的各类书籍,丰富自己的陶瓷知识,特别是对德化白瓷的研究几乎达到忘我的境地。

  这种质朴的情感,一直延续到颜宝敬投身陶瓷茶具事业。在一个时机到来之时,他毅然辞职,投入制瓷事业中。他对陶瓷的全部热爱在收藏、制作陶瓷茶具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老茶壶古朴却经典耐看

  颜宝敬平时爱好收藏,他收藏各类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产品上千件,创立了“卓越博物馆”,其中就有不少陶类和瓷类产品。“别人收藏是为了升值,我收藏是为了从中学习到一些传统的工艺和一些创新灵感”。颜宝敬的收藏理念,使得他的收藏范围更广,包容性更大。除了自己下乡去“淘宝”,他身边的朋友、员工也会把自己看到的老茶具带回来给他。每得一件老茶壶,颜宝敬总要查书找资料,一坐就到深夜。这一习惯不仅让他学习到不少专业知识,也给他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在我国,使用陶瓷的历史十分悠久。我国古代曾经历过数次陶瓷辉煌时期,很可惜的是,许多优良的传统工艺如今已经失传。所有的工艺秘密都只留在那为数不多的珍品中。研究它们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颜宝敬常一边把玩一边感叹,中国古代在陶瓷研究方面的成就:一件件美轮美奂的茶具既让人享受了泡茶的快乐,也让人感受到“美”的魅力。

  在颜宝敬看来,老茶壶值得称道的地方有很多,包括制瓷工艺、设计理念、颜色搭配等。研究古人制作茶具的特点,对他及其研发团队设计现代茶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还沿用了一些古代器型,设计了一批复古型的茶具,也有不少朋友喜欢”。

  与老茶壶多年的近距离接触,让颜宝敬对这些老物件有了更深入的感受。古人崇尚古朴,虽然没有很多装饰,但茶壶器型耐看。在他看来,“当时的生活节奏慢,由此引发的审美观念也不一样”。经过长期使用过程的不断总结改进,古代茶壶的器型也臻于完善,成为经典之作。“现代的东西求新求变,反而不能流传很久,这也是收藏老茶壶给我的一个重要启迪。”颜宝敬如是说。

  古朴却经典耐看,其制瓷工艺、设计理念、颜色搭配多有独到之处。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