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营《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专题片拍摄现场
幽幽庭院几缕青烟飘散,青青石板几声玎?回响。循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身穿旗袍的玲珑女子端着五彩的刷花颜料从制瓷作坊里缓缓走出。“全体注意了,灯光、摄像……”走近一看,陶瓷老艺人正在镜头前轻巧娴熟地给手里的瓷瓶刷花。日前,《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专题片正在艺术瓷厂红店街内如火如荼的拍摄中。
该专题片是一部涵盖手工制瓷全部环节的工艺纪录片和以传承人为主线的人文纪录片,内容涵盖原料开采与加工、坯釉料制备、手工成型、彩绘、烧成以及辅助器具、专用建筑等诸多方面。自5月正式开机拍摄以来,摄制组先后深入浮梁县寿安、瑶里等一线采集素材。目前原料开采、手工成型、釉下釉上装饰等部分已基本拍摄结束,拍摄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
此次拍摄内容丰富而繁杂,工作量巨大。有体力脑力上的挑战,更有技术上的挑战。摄制组攻坚克难、连续奋战,在质量和细节上下工夫,力求把这部纪录片拍摄成为兼具人文特质与观赏性的精品纪录片。“此次拍摄采用全高清拍摄,画面质量基本达到央视的播出要求。拍摄角度多样,观众可以在水陆空各式镜头中零距离感受传统制瓷技艺。”专题片导演郑筱卿告诉记者。一部片子通常“三分拍,七分剪”,后期剪辑在制作一部优秀片子中的作用不容小觑。负责整个专题片后期制作的陶瓷学院副教授王万兴介绍说:“由于部分镜头无法通过拍摄影像再现,需要借助大量二维、三维后期特效。但技术的作用只是帮助解析,灵魂是表现瓷工的智慧,展示瓷艺的精深。”
“该纪录片的拍摄工作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基本完成。”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鹏介绍道。前期拍摄完成后,将进行后期整合剪辑,成品将是一部注重还原细节和深度解析的纪录片。
据了解,《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专题片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之一。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淘汰,部分传统制瓷技艺已经不再运用而濒临失传,部分工艺也因运用极少而难以传承。为完整保留千百年来我市极其珍贵的传统制瓷技艺,根据文化部关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的项目要求,市委宣传部和市广播电视台、市非遗保护中心共同组建了《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摄制组,并成立了由景德镇陶瓷学院、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的部分专家学者和陶瓷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顾问团,共同承担起传统技艺的数字化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