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意大利、西班牙之行,参观了企业和博洛尼亚展会,虽然行程比较紧,但每一眼都看在心里,感触比以往也更深一些。
在瓦伦西亚参观了国外企业,在博洛尼亚看了展会。展会明显不一样,企业生产方式也不一样。仅仅在花色上,国外产品的效果就有些让人意想不到,瓷片的创新也很超前。可能因为地域文化的原因,所追求的特色有着差异,但是产品本身都是相通的,尤其在视觉效果上,特别明显。
国外企业在做产品时尤其注重工匠精神,再上升则是达到了艺术化范畴,甚至能够做到传承。这点尤其体现在当地建筑上,每一栋建筑都非常有特色,在精雕细琢方面,以往人们会说中国古代建筑在这方面比较突出,但是看了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建筑,精美两个字已经不足以形容。再者,在一些雕塑上,细节处理非常细致,人物更是栩栩如生,每一个表情刻画得都很到位。
回归陶瓷而言,此次观展感触最深的一点是,陶瓷本身就是为了建筑而生,是人们居住需求的应生品,造房子、建造一些建筑,都是在围绕着人的切身需求而来,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加,陶瓷逐渐变为人们居住环境增色添彩的外衣。而现在的陶瓷行业,更多的企业不断地追求花色的设计、创新,忘却了瓷砖本身的功能性作用。虽然国内的瓷砖也越来越品类繁多,颜色花样纷繁不一,但是建筑逐渐鲜艳的外表下,反而让人感觉到为人而建、而居的生活环境干涩,每一个人都居住在同样的建筑环境下,每一辆车都在同样的建筑群里绕圈,每走一步,每转一个弯,都是相同的环境。仅仅是这点,国内就差出国外太多,,处处都让人感受到人文关怀的气息,让人体验到人类居住环境的美好,尤其陶瓷在建筑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后,更是让人感受到国外企业的工匠精神,而这些都是国内环境目前严重缺失的。
就个人企业而言,在市场不断洗牌的情况下,想要继续做到长远的发展,持续性的发展,就要不断的回归根本,做有思想、有内涵的企业。不断创收的时代已经走到一定的阶段,下一步的市场可能会更倾向于个性化的追求。市场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企业也要不断的上升,变得更加有价值、有思想。此次欧洲行,更多的从产品、设计中感受到了国外企业、产品的个性化,能看到他们的产品给建筑带来了更加鲜艳的外衣。再回头看,国内的产品,没有故事,没有思想,生产产品更像是批量生产砖、沙、水泥,这不应该是陶瓷本身该停留的位置与定位。陶瓷,本该是思想和艺术的载体,但由于理念迟迟得不到提升,更多的市场利益冲淡了人们对美、对艺术的追求。多年被诟病的基础条件,从而也迟迟得不到改善,产品的生命性更是难以启齿。
回归本质,与企业大小无关,更多的在乎企业在发展中的理念和思想。前几年,陶瓷行业泡沫式的发展,只要有风,“猪”的屁股都能飞得高过头。急于低头赶路的人,只能看到脚下的路,抬一眼看看路,或者回过身看看背后的时间都没有。而现在这两年的陶瓷市场迅速萎缩,人们又开始抬起头来,四处打转,寻找出路。而“路”始终都在脚下,在陶瓷本身的定义中,它不应该只是市场化、经济化、利益化的快销品,而是围绕着大写的“人”,相依相偎的精神与传统。
目前来看,国内的展会中的产品与博洛尼亚展差太多了,他们的产品虽然纷杂,但是同质产品实在难以看到,而国内的展会中,今年流行什么产品,展会基本就以什么产品为主了。一窝蜂式、打压式、模仿式的发展成为常态。做出自身企业的特色,从研发、设计、市场、品牌、营销等全方位的提升才会摆脱目前产能型、产量型的现状。仅这一点来看,南方产区不少品牌已经初具规模,北方产区虽然有几家已经踏上了这样的道路,但更多的企业仍然落后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