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友人到泉州工艺美院学陶瓷制作 (陈小阳 摄)
27日—29日,首届中国陶瓷电商峰会在德化举办。这次峰会将开启互联网新瓷路的大幕,助推德化建设全国最大的陶瓷电商产业基地。德化如此“大手笔”的宏图,急需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素有“工艺美术人才摇篮”之称的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以具有前瞻性的眼光,紧紧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既立足传统,培育高层次的陶瓷技能人才,又顺应潮流,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电商人才,做到专业与产业融合、就业与创业并举,致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培育高素质电商人才
拥有3家淘宝店铺和1家阿里巴巴店铺的洪景涛,每天忙着在网上销售德化陶瓷。“主要经营陶瓷茶具、茶盘等,都是从德化进货,销往全国各地。”洪景涛说,店铺虽然刚开一个月,但业务还不错,每天都有成交量,其中不乏一些大单。他打算等市场拓宽后,自己设计生产陶瓷工艺品,“自产自销”。
洪景涛是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012级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为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促使我走上了电商的道路。”虽然今年才刚毕业,但洪景涛已经有丰富的电商经验。在校时他进入“淘宝班”学习,培养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据悉,从2012年起,泉州工艺美院就开设了“淘宝班”,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电子商务的实践环境,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老师指导下参与淘宝小组的经营和管理活动。2014年,学院围绕地方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增设了电子商务等5个专业,设立了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创业室,并组织学生到德化电子商务创业园、德化建窑电商青年创业孵化园参加创业培训,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生作品展示厅作品琳琅满目 (陈小阳 摄)
专业多元特色鲜明
工艺美术人才突出
“学院强化产学融合,培养的是‘实干型的白领人才,技术型的骨干人才,创意型的精英人才’!”学院党委书记邱少煌形象地用“白、骨、精”来形容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
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始终强调专业与产业的有效衔接,推进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拓展关联能力为辅的教改方案。比如,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设计、制作等核心知识,还兼修审美能力、陶瓷制作等多方面的知识。在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外,更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院长钟发亮介绍说,学院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亲近产业的现代高职院校,依托“东亚文化之都”和“世界瓷都”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工艺美术底蕴,开设了27个与工艺美术行业紧密相关的专业,逐步形成了传统工艺美术、现代艺术设计、工艺材料技术、财经商贸等四大特色专业群。其中,雕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等2个专业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重点建设专业。
2014年以来,学院获得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各1项,省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在“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技能创新成果交流赛”上,学院学生荣获工艺类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学院专业设置多元,办学层次亦迅速提升,发展成为具有实力的行业特色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独特
以现在大师培养未来大师
“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独特,培育出来的既是动手能力强的技能人才,又是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泉州工艺美院副院长吴志伟表示,多年来,学院探索出了“工作室教学”、“师带徒教学”、“大师班教学”等教学模式,一批适应工艺美术行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从泉州工艺美院这个“摇篮”里走出,成为行业的新生主力军。
从泉州工艺美院毕业的郑清海,是德化当下青年瓷艺家的佼佼者。他注重创意的灵感、思想的传达,去年以作品《神马系列·长坂坡》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陶艺作品展,引起了德化乃至福建雕塑界的注目。跟郑清海一样,从泉州工艺美院已经走出了数百名瓷塑、瓷画的艺术人才,他们堪称“未来的陶瓷艺术大师”。
去年12月福建省陶瓷行业职工技能创新竞赛中,29件获奖作品中有三分之二由泉州工艺美院的选手摘得。评委组组长、著名当代艺术家、福建省雕塑学会会长傅新民赞赏地说:“泉州工艺美院培育出了一批具有大师素养的陶瓷艺术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必定会进一步推进德化陶瓷产业的高端化和高新化。”

泉州工艺美院构建美丽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技能培训输送人才
为了服务地方产业,学院还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先后举办“工艺美术从业人员培训班”、“德化传统陶瓷雕塑进修班”、“陶瓷坯及釉料配方技术培训班”、“陶瓷营销人员培训班”、“网店美工基础运营培训班”,也先后为福建佳美集团公司、德化广安天然气公司等多家企业举办“佳美集团员工专修班”、“广安员工进修班”等系列培训。迄今为止,培训工艺美术从业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1万多人次。
令人惊叹的是,泉州工艺美院有着一系列响当当的“名片”:在产业技术研发、新材料应用、质量检测、技能考核、培训等方面拥有全省“五个唯一”(全省唯一的陶瓷产业技术开发基地、陶瓷新材料应用技术工程中心、陶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陶瓷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中心、陶瓷行业协会培训基地),还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培训基地”、“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培训学院泉州分院”、 “全省高级技师培养基地”……2006年以来,学院共培养、鉴定中级工945人,高级工2342人,技师、高级技师260人,为企业输送了大批高技能人才。
据统计,德化境内市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80%出自泉州工艺美院的学生或培训生,学院也因此被人们誉为“工艺美术大师的摇篮”。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泉州工艺美院以瓷为媒,开门办学,承担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并与韩国国立江原大学、马来西亚沙巴艺术学院、台湾玄奘大学等建立校际合作关系,选派优秀学生前往韩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交流考察等等,成为向世界传播陶瓷文化的窗口。
“作为一所高职院校,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培养人才,帮助企业转型发展, 服务地方产业。”学院党委书记邱少煌表示,“学院将充分利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机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学院转型提升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泉州东亚文化之都建设、‘一带一路’战略贡献自己更多的力量。” (曾聪虹 林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