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画家金君:钟情青花爱意浓
在景德镇这片陶瓷创作的热土上,有这样一位年轻人,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学习陶瓷设计,毕业后一度偏离专业,在广州打拼三年。随着对陶瓷艺术的热爱和依恋,2008年回到景德镇,开始了追求陶瓷艺术的创作生涯。作为陶瓷新秀,他潜心创新,传承文化;他不忘责任,热心公益;他克服困难,自主创业;他的画风自成体系,得到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所长涂金水老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汉光陶瓷董事长李遊宇老师等人的肯定,他就是景德镇青年陶瓷艺术家——金君。
在青花中遨游
古人将青色作为万物伊始之色。青花,无疑是瓷画中的上乘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样式,其中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特有气质,彰显着传统的深厚底蕴。景德镇青花山水画更是不拘一格,艺术家们自由发挥出民间大众化艺术风格,彰显些自然、纯朴、浓郁的生活气息。年轻的金君无限热爱青花,以“感恩、敬畏、真实”的心态遨游在陶瓷艺术的大海之中。一方面,他刻守“先与古人合,后与古人离”的学术精神,认真钻研古人前辈艺术,拜景德镇老一辈陶艺家为师,与外地和军旅画家为友,在山野外寻觅艺术的根源。同时在创作中,他师古不泥古,既传承先人精华,又不囿于传统。“渔、樵、耕、读”是他创作的主题。重山叠嶂,泉水流淌,林木茂盛,曲径通幽,他的作品,笔墨凝练老道、内涵深沉丰富、气势雄浑气派、层感突兀显现,受到陶艺界前辈和专家的好评,自成体系的青花写意山水瓷画在众多的青花陶瓷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许多艺术家说,欣赏金君的山水作品,有个特点就是以“多”取胜,以“满”为佳。他能得心应手地在一幅有限的画面上,表现无限的景与情,表现丰富的景物和大气的境界。同时,他能在一块瓷板或一根瓶体上表现万水千山,层峦叠嶂,运用“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以无胜有”艺术手法,处理好作品构图的虚实关系,增加图画视野的开阔之感。巧妙的通过透视远近景物描绘的虚实变幻、错落有致,既使景物在画面中再现简约合宜,既富有装饰味,又使画面通过平衡与不平衡,冲突与和谐的更迭,达到统一的艺术效果。

在公益中奉献
景德镇文联坚作为艺术家的“引路人、代言人、贴心人、经纪人”,艺术家们也纷纷把文联当作自己的“娘家”,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荣誉之后,都积极回报社会。无论是陶瓷艺术展示交流活动,还是系列艺术培训和实践,只要文联一声令下,艺术家就簇拥而动。金君也是这样做的,每一次的活动都能看到他的身影。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发生了地震,牵动了千里之外瓷都民众的心,景德镇市文联闻讯而动,马上组织陶瓷艺术界人士开展“大爱瓷魂 情系雅安”大型赈灾活动,金君闻讯赶来,为活动捐献了200件青花“山居图”瓷瓶。他说,“我是来自农村的孩子,自己成长得益于很多人的帮助,我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4年8月,作为景德镇书画院特聘画师,参加了市文联组织的“情系红军路 、瓷绘井冈山”景德镇百名陶艺家上井冈采风创作活动,向共和国成立65周年献上厚礼。2014年,景德镇书画院开设了一个培训班,为学习瓷上绘画的人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培训平台,他受邀义务为年轻的学艺人讲授青花山水绘画课。
在创新中探索
时代的步伐永远是朝前走的,在充满现代信息的商业社会里,富有民族装饰风格的青花山水瓷画在新的大环境中应该会有更多新的发展契机。尽管他的创作生涯还是刚刚起步,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2年3月,江西省工艺美术师金君被聘为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艺术中心高级工艺美术师,他的《清居图》、《山居图》、《松溪人家》、《秋溪人家》等作品被齐白石纪念馆、江西省工艺美术馆、景德镇陶瓷馆收藏,作品《松溪人家》获得“2013年迎新春江西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展”铜奖,作品《器成天下走》获“全国书画陶瓷艺术大赛银奖,作品《寻吟》获2014陶瓷美术展金奖,作品《龙涧风迴》获建国65周年暨景德镇置镇1010周年中青年陶艺创作大赛金奖,作品《乐山》获第五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他目前正在筹备自己新的工作室,在以后的创作道路上,他将继续探索将国画中的“积墨法”融入到青花山水技法中,继续尝试用釉里红、高温颜色釉等综合装饰以及粉彩等丰富青花的艺术语言。真心希望他能够在更加广阔艺术领域中找到新的语言,新的形式,新的突破。
金君,1983年出生江西景德镇。系江西省工艺美术师、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艺术中心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书画院特聘画师。崇尚大涤子、八大、青藤等艺术大家,受国画大家余本海、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涂志浩的点拨。擅长青花写意山水,在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崭露头角,作品多次获奖并被有关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