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花”瓷艺,又称透雕、镂空,是以雕刻为主的装饰手法,创作过程中手法繁复,费心费力,还需匠心独运,才能有好作品。省工艺美术大师、明华陶瓷研究所所长陈明华,在三十五年与瓷同行的过程中,精心研究创作“通花”瓷艺,走出了一条“通花”艺术之路。

展厅内,一件件通花作品,形态各异、通体剔透、精巧玲珑。乍一看,每个瓷瓶都是镂空。通过仔细赏析了解,我们才知道,这看似简单重复的镂空,却是一门包罗万象的艺术,创作手法上要融合塑、捏、刻、雕等技艺,在造型设计上更是要内涵丰富、匠心独运,才能创作出格调典雅、肃穆大方、意境深远的作品。
【同期声:县人大代表、明华陶瓷研究所所长:陈明华:首先要静心、然后要细心,还有用心,一定要有这三种的心态。我们德化的白瓷通过手工的技艺,来雕刻表现,它不仅仅是花纹的表现,它还有内涵,文化创意…都是要考虑一些综合的艺术的所学到的知识。】

手中雕刀飞舞,手法娴熟优美,周而复始,其实是一件枯燥的活儿。那么多不同的花纹,要刻得均匀、完美,需要非常仔细、耐心才能完成。
【同期声:县人大代表、明华陶瓷研究所所长:陈明华:一件作品做得,比如说大件的,比较不好烧,中国白烧成难度比较大,大件的一件作品,有的要一年或者一年半,都要比较久,…小的有时候一件刻坯都要一两天,三四天。】
凭着对通花艺术的坚持和热爱,陈明华三十五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创作出了一件件巧夺天工、精美雅致,富含中国文化及传统工艺元素的作品,作品屡屡获奖。

艺成不吝赐教,多年来,陈明华把自己所掌握的“通花”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徒弟,徒弟中已有18人获得高级或中级职称,100多人进入各企业成为了技术骨干。
【同期声:陈明华徒弟:颜秀味:我刚开始来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她就从头到尾地教,我现在已经来做了十多年了,现在要是什么坯拿给我做,我基本上都会了。】
陈明华认为,带徒弟传授技艺的过程,就是让“通花”艺术传承、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觉得,自己有责任把德化瓷雕技艺、“通花”艺术传承下去,发扬广大。
【同期声:县人大代表、明华陶瓷研究所所长:陈明华:通过大师工作室、以师带徒的形式…把德化瓷雕技艺、通花艺术传承给下一代…让德化的传统技艺,艺术创新,瓷雕镂雕造型艺术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