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江西>>|
科技助传统工艺迈向更大成功 景德镇陶瓷镌刻时代的印记

发布:2015-12-29 9:02:30  来源: 今晚报 [字体: ]

        本报记者李晶

       自古以来,瓷都景德镇就以其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以及精湛的陶瓷制作技艺享誉海内外。而如今,生产工艺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的个性化追求,又为这一古老的艺术品注入了更多时代的元素,迸发出不一样的魅力,以另一种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

  走出瓷都寻找新思路

  上个月,一场景德镇陶瓷艺术大师鉴赏会在天津举行。会上展出的500余件(套)陶瓷精品中不乏工艺美术大师的经典代表作,同时也有极富创新精神的优秀青年陶瓷艺术家的新作。承办方景德镇兆云陶瓷艺术馆馆长叶兆云说:“我们每年带来不同的作品,很多天津朋友还给我们提出一些宝贵意见,比如国画中的理念怎样结合到陶瓷艺术中、传统艺术如何结合现代等等,我们也在吸取意见的同时不断更新作品,这也是一种提高。”据艺术馆青年艺术家魏巍介绍,他们的艺术馆每年都会在全国巡展。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传播陶瓷这门古老的艺术,

  更是为了与其他地方的人进行广泛交流,为创作提供新思路。

  艺术馆的不少青年艺术家对当 代陶瓷作品有着自己的看法。他们的作品吸取了西方油画的特点,色彩较传统陶瓷作品更为艳丽,作品本身也更为活泼。他们敢于打破传统,譬如根据瓷器的胎体设计图案,或结合作品本身的特征创造内容。这样的特色创作模式给景德镇古老的制瓷艺术注入了一丝新的活力,也因此获得不少年轻人的青睐。

  用机械化方式“驾驭”窑炉

  作为陶瓷制造的压轴工序,烧窑环节决定着瓷器的成功与否。传统烧窑技术单纯依靠烧窑师傅,时间、温度等环节需要完全倚仗师傅的经验。但依靠人工有其弊端,在烧窑过程中稍有差池就会毁掉整窑瓷器。“现在我们大部分烧窑工序都是在电窑或气窑中完成,机械化的方式可以严格控制影响瓷器烧制的相关参数。这样一来不仅解放了烧窑的人,也能更好地控制窑炉,成品率

  明显提升了很多。”艺术馆青年艺术家叶亮介绍道,“尤其是像瓷板画这种对窑火控制要求非常高的艺术品,机械化的新型烧窑技术对提升成品率起到不小作用。”私人订制成风尚

  在景德镇古窑内的制瓷作坊中,可以见到制作瓷器坯胎的每一道工序。在上釉工序现场,记者见到一位陶瓷制作者在为成套瓷坯碗上釉。这套瓷碗上写着定做者的姓,是买家为自家特别定做的。叶亮说,现在这种私人订制

  家用陶瓷制品的模式非常流行,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

  虽然不是伟大的艺术品,只是家用的餐具,不过瓷器制作过程丝毫马虎不得。艺术馆另一位青年艺术家孙珊珊说,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上釉工序其实一点也不容易。用一个特殊的工具将碗浸入釉中,该停留几秒,用多快的速度将碗提出来,举起碗晾几秒都是有严格标准的,甚至于将上好釉的碗放在海绵上擦拭的一个小动作也不容忽视。没有经验的制作者几乎不可能完成这道看似简单的工序。

  千年瓷都景德镇的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在上千年的发展进程中,这里的瓷器留下了独特的时代印记。如今的景德镇陶瓷在传承古老文化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吸收新的元素。新工艺、新技术、新创作理念、新市场需求,这些将作为新时代的印记被镌刻在一件件当代陶瓷艺术品上,散发着景德镇陶瓷的新气象。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