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籍“工匠”蒋国兴首创陶艺壁挂
带着梦想,走出家乡,广泛吸收中国陶瓷各大窑口艺术所长,在传统陶瓷技艺基础上创新发展了陶艺壁挂技艺,领衔主创的大型陶艺作品装点着中国第一高楼的大堂“门面”……近几年,宜兴籍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蒋国兴可谓是陶艺界的风云人物,自称普通“工匠”的他通过一点一滴的默默积累和富有神韵的灵感创作,一步步走向陶艺界的巅峰,作品先后入驻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海世博会、“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宜兴大剧院、美术馆等“高大上”场所。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继前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以后,今年,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表彰。
宜兴籍“工匠”蒋国兴首创陶艺壁挂
作品入驻中国第一高楼
上海中心大厦,总高度为632米,总层数为127层,是一座集办公、商务、会展、酒店、餐饮、零售、观景、娱乐于一体的“超级建筑”。走进大厦一楼办公大堂,可以看到位于左侧、大厦核心筒西南角的服务台,背面设计有一堵用于遮挡立柱和楼梯的弧形矮墙。此时,这堵矮墙已经披上了陶瓷艺术装置的外衣,曲线优美,画面语言充满想象,富有生趣。
据悉,这件陶瓷艺术作品名为《鱼乐图》,是由蒋国兴、郭爱和、阴佳联袂主创,来自国内各大窑口的11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5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位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计18位国家级名工大师共同献艺制作完成。“鱼”群起伏连横构成该作品画面活的中心,“鱼”群踊跃向前、起伏别致,且疏密有度,远观又似一条活的游龙造型。
作品的精彩技艺主要集中在“鱼”群游龙造型的“龙头”部位,特将18位大师制作大小不一的18条“鱼”,按规定位置穿插其间,构成作品最具特色的艺术灵魂。里面有: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宁钢制作的景德镇青花鱼、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制作的禹州钧瓷鱼、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制作的曲阳定窑鱼、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孟玉松制作的汝州汝瓷鱼、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制作的龙泉青瓷鱼、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郭爱和制作的洛阳三彩鱼,以及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蒋国兴制作的紫砂鱼等等。18条鱼汇集了国内各大窑口的材质、釉色及技艺特色,也创造了国内最多窑口大师参与制作同一件陶艺作品的纪录。
博采众长走“大陶艺”之路
一件作品能由这么多不同流派的陶瓷艺术大师共同完成,且成品又显得这么融洽唯美,这与主创之一蒋国兴大师的“大陶艺”理念是分不开的。
据了解,蒋国兴于1964年10月生于江苏宜兴,1985年进入宜兴陶瓷行业,从普通的堆缸工人做起,师从壶艺大师王石耕,孜孜不倦地学习技能、增长知识,在陶瓷艺术的天地里摸爬滚打。他长期受教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得到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李遊宇教授的教育和培养,并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得到清华名师的指导。
丰富的从艺经验为他拓展“大陶艺”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业30余年的他博采众长,多元包容,挖掘并丰富了环太湖地区传统彩陶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形成了具有海派特色的“沪派彩陶”。
自称“工匠” 享誉业内不忘初心
多年来,蒋国兴取得的成就无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市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国家一级美术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这些成就让他无愧陶艺界大师的称号。
不过,不管如何享誉在外,蒋国兴仍然直言自己就是一个“工匠”。在他宜兴的创作基地里,摆放着一件件精美的陶艺作品,栩栩如生的《108将》紫砂人偶、各类花鸟虫鱼,无不显示出他对陶瓷艺术的用心和追求。而在与记者的交流中,谈到大陶艺,他总是显得很兴奋,眉飞色舞却又不失严谨地讲述着各类陶瓷艺术。“我们取得的成就是通过工艺积累而来的,但回过头来,我们还是工匠,这是一切的基础。”蒋国兴说道。
陶艺不光要手艺好,还要看创作灵感。蒋国兴对每一件作品的创作都十分用心,能天马行空的想象,但却永远能联系现实生活,暗合自然界客观规律;也能从生活点滴中激发灵感,创作出妙趣横生的作品。
蒋国兴回忆道,有一次他去医院体检,医生说他血象很好,之后他就通过显微镜观察他的血液,一个个细胞的联系,构成了一幅活络的图案,顿时让他灵感涌现,他认为,微观世界有些地方其实和宏观世界是相似的,灵感一闪,他即兴创作了《圆梦柱.生命》,画面就是显微镜下放大了的血液成份结构,整个作品色彩丰富,生趣盎然,又暗含生命意义,这幅作品的创意现在已应用于宜兴文化中心科技馆的大厅。
回馈家乡献巨型壁挂
据悉,蒋国兴发明的陶瓷壁挂在上海取得了傲人的成就。在此背景下,他不忘回馈家乡宜兴,受宜兴市政府委托,今年8月份,他完成宜兴文化中心美术馆门厅大型陶艺壁挂《山水禅》,11月份又先后完成了宜兴大剧院门厅大型陶艺壁挂《梁祝情》和《氿光曲》。其中,壁挂《梁祝情》长15.2米、高7.6米,由4000多块陶板组成,将梁祝爱情故事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相关元素有机融合,展现出了宜兴地方风情和特色文化,堪称又一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