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发源地在中国,安徽的瓷器生产地在黄山祁门,景德镇官窑贡品瓷没有祁门高岭土(瓷土)就无法出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生如罄的青花瓷。现代人做高仿古代青花瓷还得用祁门高岭土,故而祁门高岭土十分珍贵。更值得我们徽州人骄傲的是:源于祁门的阊江,流经景德镇,当景德镇的瓷器飘洋过海,由此而来的“昌江以南”,便是中国的英语单词:china。
我从事书法美术创作已经有30余年,90年代初因为组织书画活动的缘故到过祁门瓷厂,从那时开始接触了艺术陶瓷,画了不少釉上彩作品,釉上采用矿物质原料画,用樟脑油调和,一般情况下,画时油不宜过多,否则易流,而我在不断的创作过程中,摸索出一套以油代水的技法,利用樟脑油在釉上流动的特性,结合多年的水墨创作经验,画出了既有别于宣纸的渗墨意境,又不同于一般釉上的特殊肌理效果,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并影响了许多从事陶瓷艺术的画友,特别是在创作黄山缥缈烟云上特殊手法曾在黄山电视台《家园》栏目中报道。
青花瓷是指在胚胎上用钴料,着色绘制,然后施透明釉在1300-1350度左右高温里一次烧成的釉下瓷器,而钴料经高温烧成后呈现的蓝色,人们习惯上称之为青花。青花瓷,有点近似于中国水墨画,在中国画里,“墨”并不是只被看成一种黑色。在一幅水墨画里,即使只用单一的墨色,也可使画面产生色彩的变化,完美地表现物象。“墨分五色”,即墨色有“干、湿、浓、淡、焦”五种,还有墨分六色之说,清人唐岱《绘事发微》云:“墨色之中,分为六彩。何为六彩?黑、白、干、湿、浓、淡是也。又云:墨有六彩,而使黑白不分,是无阴阳明暗,干湿不备,是无苍翠秀润,浓淡不瓣,是无凹凸远近也。中国画墨色变化的丰富程度由此可想而知。于是,我青花瓷上的万千意象,缘此而生;高山峻岭,小桥流水;淡云一抹,沟壑万丈;清风明月,奇石绝崖…师法自然,师古造化,钴料瓷胚假以烟墨素纸,将朱熹的大好新安山水和石涛搜尽奇峰的黄山写诸毫端,形诸笔墨。创作的同时,我也深深的理解到,青花瓷创作不仅仅只是宣纸水墨上墨分五色的再次复制,更重要、更能吸引我不断进取的,却是旧墨老纸上所无法表现出来的透亮肌理和清新笔触。
十几年过去了,有志于传承徽州陶瓷艺术的人们一直还在努力,现如今,中心城区就有多处可以进行艺术陶瓷创作的地方,其中设备齐全、规模最大、黄山学院里的振峰陶瓷公司,为我和许多画友的创作提供了诸多便捷,使得我们能够为徽州陶瓷艺术的传承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