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生阎雨博士在写完《C管理模式》之后,又写出《禅与现代管理》一书,把完成的初稿寄给我看,要我写一个序。我虽然工作忙碌,对写这个序不但感到义不容辞而且感到十分欣悦。这是因为他不但发挥了我在《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中的对禅学管理功能的探讨,而且更广泛、深入的研讨了禅宗佛学的发展背景与一些具体内涵,并能用当今中外(尤其中日)企业的许多例证来加以解读、诠释、演绎禅与现代管理的内在关联,使禅的心灵的管理作用呈现的更为鲜明,也更为深入。但什么是禅呢,什么是禅的管理作用呢,它又如何与人的心灵相关?我想基于我的看法进行简短的说明,以为阎雨的新书提出一个我认为重要的哲学基础铺垫。
在生活中,我们思索一个问题,往往百思而不得其解,但最后如果我们能够澄心净虑、清心寡欲的去面对问题,问题却能迎刃而解。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能够面对应负的责任,应缴的款项,不逃避,不文饰,不诿过,负起责任,付清款项,顷刻之间他就感到轻松愉快、心无挂碍、心安理得了。所谓迎刃而解就是找到问题,认清问题,面对问题,进入问题之中,谋取问题解决之道,然后解决问题。当然要点是真实的认清问题,不扭曲事实,拨开云雾,就问题发生的真相,以及问题根本之所在,直指问题的核心,勇敢的掌握之,机智的处理之。无疑,生活是复杂的,问题也许更为复杂,面对问题显然需要透析的眼光与悟觉的智慧。不但如此,我们还需要一项拿得起放得下的精神来化解问题或承担问题,力求心灵的所安,精神的自在,不为物役,不为欲累。这样的智慧是中国哲学中的道的智慧,也是中国哲学中禅的智慧。此一智慧就其沉潜高明处说是道,但就其洒脱灵活处言是禅,道是宇宙生命的发挥,禅是人心灵性的显露。
在以上的理解下,我把中国禅学所说的禅悟看做消解问题,超越机械,创新系统的能力,在《C理论》的整体管理体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事实上,这个角色是双重的,一是超脱,再是重生。合起来看,应该是一种脱胎换骨的转化与提升。但这却不是从现实中逃脱,而是脚踏实地面对生命之流,创造新的生命。从这个意义说,禅悟有积极进取的一面,但却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人们以为禅悟是悟觉了生命的虚无,把一切还归于寂。但这只是就原始的佛学来界定禅学的。禅学是中国佛学,是结合了道家的宇宙大化的精神发展出来的。是把大乘佛学无执的空性与道家自然的生理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心灵真实的发用,更显示心灵与世界真实的内在关连:心灵的迷幻也就是世界的迷幻,世界的真实也就是心灵的真实。
人们如果问人的心灵究竟是什么,我们就不能不就中国道学的心性之学来回答。心灵是活动,一方面凭借人的性能实现它的理解与行为决策的可能性,另方面也能直接透过睿智表达宇宙真实之理。故有心即理的认识。但更重要的是此理一方面是洁净精微的,不著行迹,另方面却是生生不已之道,与气的世界密切相关。这就说明了何以禅悟具有超越与切入、舍弃与创新的双重性格与功能。因之也是与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的易学相互呼应的。明末智旭大师以禅解易,写了《周易禅解》一书,同理,禅之为禅也可以用易之理来阐释的,可名为“禅学易诠”。禅宗发展的传统中有“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即佛行”的慧能坛经的再入世精神,也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百丈清规直截了当的实践精神。
在今天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到非常蓬勃的此时,经济管理已面临其重要发展的转型阶段,不但涉及到实质的经济资源的供应与分配问题,也涉及到发展方向与管理方法调整的问题。显然,三十年来的中国经济走的西方资本主义突飞猛进的途径,不但造成高度环境污染的问题,也造成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人的心灵素质的低落、偏激与焦虑不安。人们感觉到经济发展的压力,却无法摆脱经济发展的羁绊,求得一个整体生命、整体价值的思考空间,因为缺少了一个独立自主的管理哲学的思考框架,或一个属于自身的管理哲学的定位体系。我在1993年首先提出以中国文化与哲学为主题的管理哲学体系,即前述《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目的就在中国管理方法与精神的独立创新,发挥中国文化精神的活力来进行平衡与和谐化的管理方式,既能摄取自利自强的西方企业化精神,又能实现利人利群的可持续的中国发展方式。在此一整体的管理体系中禅学作为净化与再生的机制C7尤其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概而言之,禅悟的作用在于1)自主而无执;2)积极而无贪;3)超越而包融;4)利人而利己;5)立足根本真实,持续改造。
阎雨的书对这些重要问题都有重要的展开与阐述,并用清新的笔触表达出来。这是一本思考丰富、极具洞见的好书,很值得我们细读。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