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德化>>|
“南海一号”发掘出大量泉州窑口瓷器 泉州或为始发港

发布:2016-1-13 10:41:22  来源:  [字体: ]

  在水下沉睡800多年后,满载船货的“南海一号”古沉船历经多次整体打捞和考古发掘,目前已出土文物超过1.4万件套。专家推测它是属于南宋中晚期一艘“福船”类型的古船。9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局等单位在广东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发布“南海一号”保护发掘项目最新进展,公布了沉船类型、船货发掘最新发现以及推测的沉船年代等重要考古新发现。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成基说,考古科研人员在发掘中发现,“南海一号”船内现存的货物以瓷器、铁器为主,其中,瓷器主要是当时南方著名窑口的产品。记者了解到,“南海一号”船上的货物包括德化窑白瓷和青白瓷,其中大部分酱黑釉和绿釉器物为晋江磁灶窑土尾庵、蜘蛛山等窑址的南宋晚期产品。多位专家推测,泉州或为“南海一号”始发港。

船上所载瓷器 主要来自泉州

  此前媒体报道称,相关专家表示可以肯定“南海一号”是福建商船,船上所载为民用瓷器,主要产地是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其中德化窑瓷器主要是现在的德化三班、盖德一带生产的。

  泉州海交馆研究员李国清被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聘任为“南海一号”保护工作专家顾问,曾参与此前阶段的发掘。他说,在之前发掘的大量瓷器中,有过半瓷器产自德化窑和磁灶窑,曾发现有口径达30厘米—40厘米的德化窑大盘,这在国内传世不多。当时,他预计整船将发掘出7万—8万件瓷器。

“南海一号”沉船此前出水的德化窑宋青白釉印花罐

专家举证“南海一号”始发泉州

  泉州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说,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南海一号”和泉州1974年在后渚港出土的古船都是宋船。两只古船大小相似,都是中型远洋古船,不同的是“南海一号”是开往国外,而泉州这艘古船是从国外开回泉州港。同时,“南海一号”船上大部分陶瓷出土于泉州德化窑和磁灶窑。

  李国清此前其接受媒体采访说,泉州很可能是“南海一号”的始发港。媒体报道,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总监孙键持同样的观点。其在接受采访时称,“南海一号”可能是从泉州驶出,当时泉州有大量的阿拉伯人,船上很可能有外国人。

  陈建中列出“南海一号”始发于泉州的三大证据:沉船上80%青白瓷来自泉州、沉船的吨位跟泉州古船相似、沉船上的金镯曾在泉州出现。他补充说,“南海一号”在泉州就已装满,无须停靠广东加货,而沉船位置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必经航线。

泉州曾是民间瓷器外销重要产地

  陈建中说,在宋元时期,泉州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而晋江磁灶窑、南安窑、德化窑、安溪窑、永春窑等地方窑口烧造的瓷器,成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商品,远销到包括东南亚在内的世界各地。

  “南海一号”出水后,经过这么长一段时间的发掘,不断涌现当时属于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商品,比如德化窑的青白瓷,磁灶窑的绿釉,此前还发现部分瓷壶、盖碗花纹有异域风情,专家推测可能是外国人“来样定做”,“宋朝是中国瓷器的一个鼎盛时期,在‘南海一号’上发现的瓷器与泉州窑口生产的瓷器一致,这足以说明泉州是当时民间瓷器外销的重要产地。”

  陈建中评价说,在“南海一号”的不断发掘中,把泉州当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商品产地的特征、生产技术、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方面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还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的文化交流,比如磁灶窑的绿釉盘体现了伊斯兰文化,再比如小罐和粉盒等都是世界不同文化交往的实物器形等,这些也体现了当时泉州这个港口城市的多元包容特征。

相关链接:

南海一号

  1987年,英国海洋探测公司与广东救捞局合作,在广东阳江海域搜寻一艘18世纪东印度公司沉船时,意外发现“南海一号”。从1989年至2004年,国家文物局先后8次组织水下考古队对其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

  2007年12月,按照“整体打捞、原址保护、就地展示”的原则,“南海一号”成功实现整体打捞,成功移入“水晶宫”,在那里,“南海一号”在与其海底环境相似的水体环境中得到保护,考古专业人员则在室内继续对沉船遗址进行科学发掘与保护。

  截至目前的发掘考古,确定“南海一号”为南宋中晚期的木质古沉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所载文物最多的远洋贸易商船。沉船残存约22米,船宽约9米。截至2016年1月5日,该沉船共出土文物14000余件套、标本2575件。其中包括瓷器13000余件套、金器151件套、银器124件套、铜器170件、漆器28件,以及约17000枚铜钱和大量动植物标本、船木等重要考古发现。

福船

  福船是福建、浙江沿海一带尖底古海船的统称,其船上平如衡,下侧如刀,底尖上阔,首尖尾宽两头翘,这一船舶结构是中国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它提高船舶的抗沉性能,增加了远航的安全性能。福船与广船、沙船并列为中国古代三大船型,其中“水密横舱壁”技术,就是在福船上最先采用和发明的,特点是,一舱破了,还有第二舱、第三舱,目前这项技术被高科技舰船广泛采用。“福船”出现于宋代,因在福建沿海建造而得名,亦称“大福船”,宋元时期就是海上的主要运输船。有研究者认为,郑和七下西洋用的“宝船”、明清册封琉球的“册封舟”等都属于福船类型。2010年,福船制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