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与职业发展永远是一个热门话题,不管是入门级工程师还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都对此保持相当的关注。在电子工程专辑网站论坛的职业发展专区中,有关薪酬与职业发展的话题层出不穷。近期,有网友发起的一个话题更是引起了支持方与反对方的激烈争论,当然在争论的背后也不乏理性的思索与探讨。
一“薪”激起千层浪
某网友在题为“年轻人,深圳凭什么给你5,000块工资”的话题中,引述了一位疑似企业招聘主管的网友的言论,后者抱怨说,许多年轻工程师在求职及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不注重抓住每个机会、面试时首先关注钱多钱少、试用期眼高手低、急切下班等现象。
这番言论马上引来了如潮的评论。在“弹”的方面,网友“无线爱好师”迅速跟帖指出,此番言论过于偏激。他的观点也迅速引起共鸣,包括“guoguangqian”、“YANGXD”、“wcallcn”、“Luo Xin”、“jiwei.net”和“everack ”等网友纷纷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还有许多网友进一步质疑到,在深圳这个消费属于中国大陆最高之列的城市,试用期1,000元的工资连基本的食、住、行都可能不够,对于年轻工程师来说,也算是一个“跳楼价”了。网友“丁丁”不满地表示,如果一个大学生读了十几年书出来就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还不如回家种田”。除了这位网友,还有不少网友也持类似观点。
不仅如此,许多网友不约而同地从“劳资矛盾”等政治高度来分析这个问题,也算是让早在中学时代就从政治课本上就学到的知识投入实际运用。例如,网友“locke”愤怒地表示:“瞎扯!资本家与工人永远是对立的,就算你值5,000他也只想给你1,000,因为你不做还有别人做。真正识得人才、重视人才的的资本家不多!”
也有网友建议换位思考。如网友“Cathy Yuan”对“招聘主管”言辞中流露出来的“不平等、霸权、自我中心的态度”非常不满,并指出“带有这种观点来看待求职者,人才会留下来吗?”
“十个萝卜三个坑”
抛除质疑和指责的声音,也有不少网友相对冷静、理性地谈起了自己的看法。网友“caesar”指出,这种工作难找、起薪极低的现象并非深圳所独有,在国内其他地方同样存在类似问题。
实际上,从大的背景来看,自1999年中国实行全国范围内的大学扩招以来,中国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剧增。根据中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1年至2006年的毕业生数量分别为115万、145万、212万、225万、338万和413万。虽然其中电子信息类的具体毕业生数量不详,但鉴于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为中国大陆贡献了大约25%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对高中毕业生在大学专业选择上的巨大引导作用,相信电子信息类毕业生所占比例不会低于25%,也就是说,2006年总量超过100万人。
另一方面,根据中国人事部的预测,2006年中国大陆对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类、信息与电子类、电子工程及自动化这三大类与电子信息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分别83,652、70,576和41,945人,其总数约20万。考虑到这个数据可能覆盖面还不够全面,但即便以30万个需求岗位来计算,在超过100万的电子信息类求职者面前,可谓是“十个萝卜三个坑”。
巨大的供需差异是摆在应届毕业生和年轻工程师面前的一道客观屏障。正是因为如此,那位“招聘主管”才能够放言,“(深圳这个城市)人才太多了,我们不可能去发现每个人才有多么优秀,我们只会在面试的时候看看。1,000块月薪确实很少,不过想要的人还很多。”
但在此次讨论中,也有网友从其它角度分析了雇主能够恣意压低求职者底薪的原因。网友“iskyland”首先谈到,现在许多大学生在校时没有好好学习,认为就业后经过培训后就什么都会了,而且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此外,网友“淡泊人生”从教育体制方面分析说,“现在中国的大学都变质了,什么专业好找工作就开什么专业,结果都成了职业学校,但说是职业学校,出来的人又还不如普通职业学校的人。”这种法说虽然比较偏激,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现实。
甚至是美国杜克大学的副教授Vivek Wadhwa也大松了一口气。他在美国国会讨论一项有关建议美国增加科学与工程学的大学毕业生数量、以应对中国与印度竞争的议案时作证说:“在培养工程师的问题上,中国目前仍然着重于数量,而非质量。”
“百二秦关终属楚”
新增电子信息类就业岗位远远比不上新增的求职者数量,教育体制存在不少值得诟病的地方,这都是摆在应届毕业生和年轻工程师面前的事实。在面对这一现实的情况下,一方面,年轻工程师可以通过攻读中外大学的研究生来延缓就业、增强职场竞争力。
但对更多的人而言,本文开头提及的“招聘主管”就建议道,年轻工程师在找工作时,在证明自己能够为老板创造高价值之前,哪握只有1,000块钱的月薪,最好先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尽可能的锻炼、提高自己,使自己真正具有价值,那时“付出才可以得到回报”。
实际上,在这项仍在进行之中的讨论里,就有不少网友默认或支持这种观点。例如,网友“SUN”谈到,现在的年轻人缺少一种自我衡量的标准,只是重在于自己拿的钱,而没注意到自身的价值。“要让老板体会到你的价值值多少钱!”他表示。此外,网友“kevin bin”赞同道:“说的差不多,从底层干起。”网友“三伟电子”也谈到,他的经验是“先低而后高,一步一个足印”。
在这方面,网友“大伟”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认为,年轻工程师的职业发展之路应该是“先低后高,用最短的时间表现出你的实力。”他解释说:“是市场经济有供需问题,有大批人在等着,你当然不会有高价钱了。只有人也招完了,挑不到好的,在公司还是你棒的话,那天平就会向你倾斜的。”
年轻工程师面临的不仅是迅速实现就业、快速锻炼自己及证明自己能力的问题,从长远来看,选准个人的职业生涯突破方向才是关键。在电子工程专辑网站论坛职业发展专区的讨论中,还有其他许多网友谈及了做了几年研发究竟是否应该转向管理或销售等方向的话题,同样引发了热烈讨论。总的来看,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在结合个人性格、兴趣、技能的基础上,工程师应该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并进行相应的训练和改进。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