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瓷器多年的方先生尤爱浅绛彩,即使是画面残破的也爱不释手。在瓷器市场上,本来低调的浅绛彩却成为市场关注品种。不过,很多收藏者对浅绛彩了解有偏差,导致收藏上存在不少误区。
专家建议,收藏者一是要了解浅绛彩的发展历史,二是要根据实物对比浅绛彩和粉彩、新彩等的区别,坚持“真、精、新”的收藏原则。
器型不是浅绛彩收藏首要标准
经营瓷杂多年的古玩商陈老板发现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利润降低到百分之十几也难出手,行情估计还要低迷几年。”不过之前“低调”的浅绛彩瓷生意却好做起 来。他认为,一个原因是浅绛彩向来价格比较“亲民”,虽然近几年名家作品价格上了几个台阶,但是普通作品的门槛较低,二是浅绛彩的“文人范”是近几年收藏 市场的主流。
不过,收藏浅绛彩却存在一些误区。方先生虽然收藏了不少浅绛彩,但还是停留于在各种地摊上“淘宝”,这种习惯起源于早年无 人关注浅绛彩时,他淘到不少晚清以后的瓷器,最后以高于买入价卖出。不过,这些低端的浅绛彩多半品相极差,釉彩剥落。而方先生认为,这就是浅绛彩的特点, 反倒刻意寻找脱彩的瓷器。“易脱彩就是浅绛彩”的概念影响了不少收藏者,以至于当他们遇到不容易脱彩的浅绛彩的时候往往视其为粉彩或新彩。做此类生意的陈 老板认为,收藏瓷器一定要注意品相,“真、新、精”是永远的精品准则。
收藏了300多件浅绛彩的收藏者程浩对藏品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 早起的浅绛彩施彩薄,效果淡雅但容易脱彩,而晚期尤其是光绪中后期的浅绛彩虽然同样是文人写生写意的创作画,但因为材料做了改进,所以颜色相对艳丽且不易 脱彩:“晚期的浅绛彩只有偷工减料的才容易脱彩。”由于粉彩和浅绛彩价格不同,没有“慧眼”的收藏者往往把浅绛彩当作粉彩卖低了,或者没能“捡漏”被商家 看成是粉彩的浅绛彩。
程浩认为,有的收藏者片面追求器型:“论器型,浅绛彩肯定不能跟官窑媲美,但是它不是流水作业的成品,是一个人的创作,收藏浅绛彩等同于玩文人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