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8日,景德镇陶瓷大学更名仪式隆重举行,这是该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从1910年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到2016年的景德镇陶瓷大学,该校虽经历了数次更名,但一直血脉相承、传统相继,始终坚持以弘扬中华陶瓷文化、振兴中国陶瓷工业为使命。
该校从2006年开始更名大学的漫长历程,至今已整整十年。十年磨一剑,梦想终实现,这是一代又一代陶院人奋力拼搏的结果,凝聚了几代陶院人的豪情与力量。在更名之际,记者分别走访不同年代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毕业生,聆听他们的陶院故事,感受他们的陶院情结。
穿上隆重的西服参加更名仪式
被采访者:宫小龙40岁
1997级材料工程专业学生。
目前任景德镇陶瓷大学教务处实践与教学管理科科长。
宫小龙来自河北农村,1997年考上了景德镇陶瓷学院。他记得当年全校只有3000多名学生,如今仅湘湖校区就有13000多名学生。
宫小龙说,母校对自己的恩情很重,他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陶院的培养。1999年,全国各家高校开始扩招,每所大学都需要大量的师资人才。那一年,正在读大三的宫小龙被送到南京东南大学学习,直到2001年大学毕业才回到了陶院。留校后,他于2003年至2006年攻读了本校热能工程的在职研究生。2008年至2012年,他又攻读了北京工业大学的博士学位。从2012年底至今,宫小龙一直在教务处工作,在做好行政工作的同时,他还坚持在一线教学。
宫小龙说,接到领导电话通知时,他正在外地出差,当他得知自己将作为教务处代表出席4月18日举行的更名仪式时,心情十分激动。朴实的他平日里并不注重着装,一般都是穿舒适的休闲装,可是一想到更名仪式的重要性,他还是认真地找出一套西服。他觉得这样一种场合要有一种仪式感。听着各位领导在仪式上的发言,他总会想到自己分管的实践与教学工作,“没有陶院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会不遗余力地为学校贡献自己的力量。”
反哺母校,在北京为校友服务
被采访者:郭文佳47岁
1989级陶瓷设计专业学生。
现为北京国立鼎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景德镇陶瓷学院北京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毕业至今,郭文佳在北京工作已二十余年,但他与母校的联系从未中断。为了参加4月18日的母校更名仪式,他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飞回景德镇。这趟旅程距离他上一次来景德镇已经有近两年时间。
虽说郭文佳已经毕业20余载,但是谈起自己的大学生活,他依然记忆犹新。在这四年间,他担任了校报记者团团长、校学生会主席、系学生会主席、院学生会主席、大学生艺术团团长。大三时,学校科技处成立了一个由学生管理和工作的公司,他就是这个公司的第一任经理。公司共有十来个学生,经营旅游产品开发,就是把学生的作品卖到旅游景点。这样一来,学生们能了解市场,也能赚取经费。这些宝贵的经历也为他之后从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学习优秀,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与老师们交往甚多,郭文佳和学校老师们亦师亦友,毕业时老师们在给他写毕业留言的时候称其为“文佳”兄弟。毕业后,周国桢和胡献雅都曾亲笔为他写过工作单位推荐信。在国家邮电部工作16年后,他放弃公职着手创业,创立了现在的国立集团。
如今,郭文佳在北京负责景德镇陶瓷大学北京校友会的工作。已经有近五百名校友加入了这个社团。该社团密切了同在北京打拼的陶院校友的联系,每年还会有一次大型年会和许多小型活动。刚毕业的校友常常会得到学长们的帮助,因为来自同一所大学,他们亲如一家人。
摸到了更名水晶球,让同学们羡慕不已
被采访者:查骐骐26岁
2007级人文社科学院体育专业学生。
目前就职于景德镇水务公司。
査骐骐所在的景德镇水务公司是一个工作非常繁忙的单位,每个月只有一天休假。在接到老师打来的通知他参加母校更名仪式的电话后,他二话不说就将这个月的休假日留到了4月18日。
当天上午,当他走进更名仪式会场后,顿时被现场热闹而又温馨的氛围感染。他看到了已经很久没见的老师和同学,大家激动地聚在一起,为能够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感到无比荣耀。
作为体育系的学生,査骐骐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加入了篮球、跆拳道、健美操等多个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社团组织,在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社交能力。虽然毕业才5年,但这次回到母校,细心的査骐骐还是发现了学校的一些新变化:“以前的空地都建起了很多新的大楼,有的用来教学,有的用来实践,师弟师妹们越来越幸福了!”
査骐骐说,更名仪式现场最让自己难忘的环节就是听到了校领导在台上讲述母校的百年发展史。作为一名年轻的90后陶大毕业生,他觉得自己赶上了母校高速发展的好时机。仪式结束后,査骐骐和同学们蹦上了主席台,站在领导们启动更名的水晶球旁拍下了珍贵的合影,让很多因故不能到场的同学羡慕不已。
来景14年,这座城市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
被采访者:李明文33岁
2002级机械设计专业学生。
目前任景德镇陶瓷大学宣传部校报编辑部主任。
2002年9月,李明文从北方来到景德镇陶瓷学院求学。高考时虽然分数很高,但他在填报志愿时出现失误,几乎要落榜了,最后,是景德镇陶瓷学院圆了他的大学梦。在校期间,他虽然专业成绩一般,但因为个人兴趣加入了校报记者团,很快成为骨干,从一名校园记者成为校报编辑。
毕业后,李明文顺利留校,成为一名老师。他的工作岗位还是学校宣传部,主要负责校报事务。2016年,他把自己的QQ签名改为:工作整十年。这十多年来,他从一个瘦弱的男孩成长为有担当的男人,也很幸运地见证了学校的发展与壮大,学校软硬件建设、校园环境、师资力量、影响力都在不断提升。 2013年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如今又成功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学校师生多年来的愿望终于变为现实。因为从事宣传工作,他既是这十几年来母校变化的见证者,又是记录者。
十几年来,李明文这个外乡人逐渐爱上了景德镇这座城市。他在学校附近买了房,娶了景德镇女孩为妻子,这里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作为一名负责宣传的年轻教师,李明文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还很重,他希望更多的人像他一样热爱母校——景德镇陶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