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随着陶瓷的机械化制作以及老艺人的逝去,“世界瓷都”德化的传统手工艺正在面临传承的危险,谁将接过德化瓷艺的接力棒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的记者找到了活跃于德化瓷坛的80后新生代工匠林建平,一起来看一下他会有怎样新的创作呢?

走进建平瓷艺研究所,不仅有明朝的传统观音、佛像等作品,还有许多敦煌、北魏等新奇的陶瓷作品。眼前这尊佛像取材于曼陀罗时期,采用哑光的工艺,使人物看起来更加光泽,面部的表情神韵比较和蔼,有区别于明代佛像的庄严。在创作中,最让林建平感到困难的是衣袖风格的表现手法。

福建省德化县建平瓷艺研究所工艺美术师 林建平:以前我们做佛像很多人讲究的是衣纹的立体感,立体感看起来如果处理不好会非常僵硬,比如说它看起来衣纹很贴身,因为说要把握对人体结构的了解,如果按明代的手法下去做,就没有这种朝衣出水的感觉。

为了更好地创作自己的作品,2012年,林建平创办了福建省德化县建平瓷艺研究所,他的作品除继承传统,还敢于创新,把传统佛像制作工艺与自我淨心感悟有机结合,创造出庄严、肃穆、慈悲,又具有现代美感的作品。这两年来,林建平在不断尝试开发北魏、北齐、敦煌等不同时期的主题作品。

福建省德化县建平瓷艺研究所工艺美术师 林建平:比如说这尊佛像很高,上面很重下面又很轻,在创作的过程当中,这个点,就是说承受点要把握得非常好,要不然它整个会倾斜掉。

艺术创新的根基在于传承,要大刀阔斧的创新,首先要有扎实的功底,这首先需要传统的继承。林建平表示,他将继续学习和关注先辈的作品,加以自己的想法去创新,创作出更多适合年轻人和适宜家居摆放等作品,将德化陶瓷技艺不断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