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宣德青花云龙纹扁壶、永乐青花庭院仕女图碗、成化青花花果纹盘、洪武釉里红松竹梅纹带盖梅瓶、永乐甜白釉暗刻龙纹茶壶、宜德黄釉青花云龙纹梅瓶、龙化斗彩子母鸡纹盖罐、永乐黄釉釉下五彩云龙纹带盖梅瓶……品种多多,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这不是在博物馆,更不是在景德镇瓷器交易市场,而是在武汉民间古陶瓷收藏家李永翔的芸藏阁。近日,李永翔将他四十多年的收藏千余件珍品写成了一本叫《明代瓷器品鉴》的书,走红收藏圈。在李永翔的芸藏阁,楚天金报记者采访了这位一生痴爱古陶瓷的老人。
收藏起于好奇心
玩收藏的人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天生的玩家,只要看中的物件,就算是倾其所有,也要买来藏在自己手上。他们多以赏玩、研究为主,精神享受高于一切。另一种是以收藏来做投资,这类人换钱享受高于精神享受,他们就像搬运工一样,买来买去,好似鲜鱼筐里的泥鳅,游走于坊间俚市,盘活了市场也丰盈了自已。今年63岁的李永翔属于前者。
李永翔对古陶瓷的收藏与热爱,源自于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李永翔的老家在安徽桐城,是徽商的发源地,在当地即使是普通的人家,均有收藏和摆设瓷器的习好。李永翔出身书香门弟,父祖辈热衷收藏古陶瓷,“我的父亲生前说过一句话,‘古陶瓷里蕴藏着一种精神文化,那就是民族之魂。’”
20世纪80年代初,李永翔大学毕业后,供职于武汉理工大学,每年的“清明节”,他都要回乡祭祖,在整理家中旧藏时,对父祖辈留下的陶瓷藏品产生了兴趣,说到自己的收藏经历,李永翔说最开始是好奇心,“那时候国内古玩市场刚刚兴起,家里的旧藏激起了我对古陶瓷的兴趣。”
一开始,李永翔对瓷器的真假鉴别一窍不通,为此,他熟读了许多关于古陶瓷方面的专业文献和著作。工作之余最爱逛的地方就是古玩市场和古玩商店,通过一个个地摊上浏览、学习来练就眼力。在不断买进的过程中,李永翔和全国各地古玩市场的摊主以及古玩商店的员工成了朋友,“把工资都花在这上面,有在市场上捡到漏时的喜悦,也有买到赝品时的懊悔。”李永翔告诉记者,他的第一件收藏品正是从古玩市场得来的消息,他逛古玩市场时,相熟的摊主说长阳某大山农户家中有明代的古陶瓷,于是,他便从武汉赶到长阳,租了一条船,从长阳沿着清江进山,进进出出半个月的时间,终于收到了一只民国青花小香炉。多年过去了,李永翔回忆起自己寻宝的过程,仍然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兴奋劲儿。
收藏进来后,绝不能卖出去
钱锺书的《围城》里有一段情节,方鸿渐到一大亨家去相亲,大亨家里有不少私藏,主要以古瓷器为主。留洋回来的方鸿渐好奇地问:怎么没有字画?大亨说字画这个东西,好玩但风险太大,万一骗到自己头上就倾家荡产了。还是玩瓷器保险,最差的也能当个盛菜的容器呢。
李永翔学的是硅酸盐材料专业,在收藏的过程中,他发现古陶瓷里蕴藏着许多现代未知的密码,比如在一定区域内大自然给予的有限的矿物材料,缺失文献记载的工艺配方,失传的传统工艺术流等等。正是因为对古陶瓷“痴爱”与不断的学习,李永翔识别古陶瓷的眼力越来越精准,“要识别一件古陶瓷真假,我从来不是通过表面,而是从材料开始研究。”
李永翔向记者介绍,他最得意的作品——一套永乐甜白釉印花云龙纹马碲形套杯。记者看到两杯之间薄到塞不下一张纸张,杯内壁上更是刻着两条云龙,制作精美到令人咋舌。“当时在古玩市场看到时,只是一套灰扑扑的泥坨子,根本无人问津。”李永翔说,他买下之后,用了两个月时间进行细细修复,才是如今的样子。
李永翔告诉记者,有一位台湾商人看中了这套杯子,那时正逢他家中有事急需钱,犹豫了许久,准备忍痛割爱,但最终还是舍不得,“永乐甜白瓷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世之作,我不能让它从我手中流失出去!”
后来,李永翔将家中的房子卖了用来救急,至今家人仍埋怨他。对于自己的收藏,李永翔早就立下家规:可以卖房子卖车去买宝贝,但绝不能将家中的宝贝卖出去!
还有一次,李永翔一位收藏家朋友在北京做古陶瓷展览,知道他家中宝贝多,于是借了他收藏的晚清民国文人彩瓷画去镇场子,结果李永翔收藏的21幅彩瓷画一亮相,就引起了北京收藏界的轰动,有土豪当场要出700万买其中一幅“青花大王”王步的彩瓷画,李永翔说什么也不肯卖,在他眼里,文化的东西都要传承,“我下一本书就准备写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文人彩瓷画,这些精美绝仑的瓷艺术品承载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收藏古陶瓷不能单凭眼力
从年青时疯狂买进到现在专注研究收藏品,李永翔的个人收藏史经历了好奇、物欲、审美,以及对古玩的理解四个阶段,他说:“古玩体现人生,更体现人的价值。”
退休之后,李永翔不再执着于寻找古陶瓷,闲的时候帮朋友“掌掌眼”,更多时间,则是将自己的几千件收藏进行分门别类、汇编成册,“希望能起到推广古陶瓷文化的作用,古陶瓷之所以珍贵,除稀有、不可再生之外,它还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匠人文化。”李永翔说,他写书的目的还有一个,希望能引导大家正确的收藏观。在他看来,收藏过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和风险。特别是遇见高档器物,稍有不慎,就会进入误区。“只有回归理性,才会在收藏中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和物质回报。”他向记者说了一个小故事,早些年,一位企业家多年来投资上千万元收藏了上千件古陶瓷,特意请李永翔去帮他进行专业鉴定,李永翔进门扫了一眼,就发现企业家收藏的全是赝品。“古陶瓷收藏是一门综合性知识很强的边缘门类,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瓷器材料的构成、瓷器制作工艺流程以及对瓷文化艺术的审美都具有较高的要求。”李永翔说,作为收藏家,必须学习鉴定,而且要学无止境。不管是古陶瓷,还是在收藏的任何一个领域,这也是他写书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