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德化>>|
人民网:读瓷

发布:2016-6-12 8:28:55  来源: 人民日报 [字体: ]

  书是读不完的。在福建德化,瓷也是读不完的。

  瓷何以用读呢?这是因为在我看来,瓷的诞生过程,完全是一次艺术创造的过程。尤其在德化,优质的陶瓷原材料是大自然赐给德化最珍贵的原生态物质,但如一些专家所说的那样,单有丰富的瓷土原料,没有良好的开发、加工、利用,就不能昭显原材料的质地美,从而成为优秀作品的载体,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一代代德化能工巧匠的不断探索和实验,没有创造者自觉的文化积累和坚持不懈的艺术追求,就不可能产生出质地优美、风格独特的陶瓷产品,从而使德化成为世界著名的陶瓷产区。因此,面对德化如阳光一样灿烂与绚丽的瓷器,我只有用读的姿势,才能表达内心的激动和遐想,并且在读的过程中,以静思,以感悟,去领略德化瓷器独特的韵味。

  诚如世人所知,德化作陶制瓷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烧造印纹陶器。到明、清两代,瓷器大量流传欧洲,许多瓷器作品在海外被视为珍宝。更值得自豪的是,以青白瓷为代表的德化瓷器,在历史上曾是多么有力地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德化陶瓷有着如此丰富的文化底蕴,有着如此强盛的艺术生机,怎能不教来这里的世人心揣敬意、虔诚细读呢?

  然而读瓷,又该如何读起?

  迄今为止,在德化,已发现的古窑址有二百七十多处,倘要一一尝读,大概无人能及。事实上,德化有多少古瓷今瓷遍布世界,其间又有谁能数得过来?单说作陶瓷名人,在“瓷圣”何朝宗之前,即唐时德化,就出过许多陶瓷名家,新中国成立至今,瓷雕艺术家的名字,更像星星一样闪烁在陶瓷史上,可谓名瓷名家,层出不穷,使人感到钟灵毓秀的德化,特别地魅力天成,特别地引人入胜。

  由此看来,在德化读瓷,心不能太大,更不能太贪,须沿着作陶制瓷的历史发展的节奏,把握一个经脉,细细探源,深深体会,徐徐吐纳,久久体味,或许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当然,不同的人,自会读出不同的感觉和韵味。有的人从中读出德化水的灵秀,有的人从中读出土的本真,有的人从中读出火的明艳,有的人从中读出美的质感。还有的人,如当地的一位文化人,读瓷追溯,迷上了家乡瓷窑废墟的残片,从残片读出瓷的柔性、宁静、从容、洁净、坚贞,即使破碎也棱角分明,从而找到了“以瓷为魂”的精神启示……读瓷读出这些感觉,从另一个方面佐证了德化陶瓷的神奇独特和精美绝伦。

  今年暮春,我再次来到德化,在当地陶瓷博物馆,浏览德化陶瓷的创业史、发展史,以及一件件光彩熠耀的艺术珍品,同时走访了几家崛起腾飞的陶瓷企业,仿佛感觉自己正打开德化陶瓷这一本博大精深的大书,隔着重重岁月,一页页凝眸那些经历,那些传奇,那些智慧,其低回婉转,如诉如歌。我当时就感觉,眼睛已不够用了,只能用心去感受那多彩多姿的历史和世界,感受陶瓷那些美好的色泽,那些蕴含于其中的情感,甚至蕴含于其中的魂魄,并为之发出赞叹。

  瓷确是可读的。尤其是德化瓷,细读时常常会感受一种历史和现实的交替,一种深刻的人生认知。之前,我有幸读过德化历史上一些陶瓷大师的传世之作,如今,又读到当代德化陶瓷工艺大师的诸多至精至美的作品。我感觉,这些作品,不管是采用象牙白、猪油白、葱根白,或是采用玉红瓷、宝石黄、中华红,个个单纯素洁,极具腴润、典雅之美,特别是在造型样式、装饰图案、工艺技法等诸多方面,都显示了自身的显著特点,表现出高超的水准,凸现了经典作品的风范和令人难以忘怀的传承精神。

  都说瓷器宜作生活用品,但当这些用品加强了表现力和独特形式感,便可能上升为作品。当作品以多种的形式和手法进行大胆尝试与发展后,便可能上升为精品,从而展示制作人的进取精神和创造智慧。面对这样的作品,我感觉读到的是一种缘分,读时会情不自禁地接受作品对我的一种缓缓的浸润。如实说,我对瓷器的认识是极肤浅的,更写不出对瓷器类似“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形象化的文辞。我只是在读瓷的过程中,怀着对制作人的劳动的敬意,以及对他们睿智的一种认知,静静享受这一种艺术带给我的乐趣。当然,在读瓷的过程中我会有所想象,诸如读古瓷片,我会想象千百年前会有什么样的手抚摸过它们,在经历了风蚀土蚀的千百年后,如今它们面对我的时候,它们的内部是否还有当年的余温和激情?又如我读当代陶瓷精品中的瓶、炉、杯、盘及花、鸟、虫、鱼的时候,我会摆脱客观的形态,而是通过主体性的感受来静享作品传达出的美感,并享受作品给予我的一种明澈而单纯的心境。在细读它们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德化历代陶工的心血和智慧,看到了德化人在改革开放中勇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轨迹,那时,我的心中便会有古老和现代的音乐零散却又和谐地响起,承载着阳光和鲜花,泅渡时间的长河……我甚至还发现,在我读瓷的许多瞬间,瓷也无限度地释放自身能量,使我温暖,使我激动,使我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语来赞美它们。

  这篇文章写到这里时,我刻意翻开刚得到的一本《德化陶瓷研究论文集》,粗粗一看,竟是包括德化窑考古与研究、收藏与鉴赏以及德化窑雕塑艺术等专题研究论文,内容丰富多彩,令人叹为观止。专家读瓷,火眼金睛,一语中的,精当独到,想到自己这样自私自恋地读瓷,心里忽有些不安。不过回头一看,又觉得在德化读瓷而“自说自话”,也不失为一种真实的流露,而充盈着的这种发自内心的读瓷感受,盖源于一个外地人对德化瓷器的喜爱和粗浅的认识。

  德化德化,“化瓷为德,化德为瓷”。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