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德化>>|
为了那滴畅圆的智水

发布:2016-7-12 8:51:53  来源: 瓷都德化 [字体: ]

  这是一个瓷香飘逸的千年古县。千百年来,德化人民用一把篾刀,一块瓷泥,一双巧手,捏、塑、雕、刻、刮、削、接、贴……揉进智慧心血,塑起心中最神圣的模样。“瓷圣”何朝宗的“东方艺术珍品”闪烁出德化陶瓷艺术巅峰的耀眼;从“泰兴号”“南海1号”沉船打捞上来的碗碟,印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古老的水车,千百年来传唱着“中国白”故乡窑火兴盛的歌谣;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的德化窑遗址,“世界陶瓷之都”的荣誉称号书写了德化陶瓷发展的骄傲与荣光。

  如今,德化有着十万多名的陶瓷从业者,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产业人才集聚基地,这里有几百年不息的窑火,有数不清的大厂小坊,有琳琅满目的陶瓷一条街,是他们让何朝宗指间那滴畅圆的智水,穿过了悠悠岁月而温情如斯。

  让我们走进这座浸淫着陶瓷文化的古城,看看今天的陶瓷从业者是怎样作和生活的。

人聚则成城

  190亿元。这是2015年德化的陶瓷产值,这个数字不仅堆积了十万从业者的汗水与智慧,而且反映了一个城市对一个产业的重视和姿态。

  从位于德化县城东嘉德新苑一期三号楼15层的家向外望去,远山、近水尽收眼底,今年38岁的张美花心里充满了小确幸:“只要自己和丈夫单己淼能够勤恳劳动,未来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嘉德新苑位于城东新区,是德化的保障性住房,第一期建765套,2012年2月开,2015年6月起分批交房。

  张美花是德化县水口镇上湖村村民,嫁给同村的单己淼后,生了两个女儿。平时夫妻俩忙完农活就上山割松脂油卖,一年收入也就几千元。随着女儿长大,家庭开支越来越多,她逐渐觉得力不从心。2005年,夫妻俩带着女儿进了城,想通过改变劳动方式,改变一家人的生活。进城之后,一家子在郊区租了一间平房,张美花夫妇则在一家陶瓷企业找到一份

  让张美花高兴的是,德化出台了鼓励农户进城安居置业的政策,拆退旧宅基地复垦每新增一亩耕地指标,可换取一套限价房购买指标。2012年,她将老家的房子通过土地整理换到了在县城的购房指标。“没想到还真实现了在城里安家的美梦了!” 张美花忍不住笑了。

  新家近百平方米,每平方米3千多元,只有一般商品房价钱的一半。夫妻俩在陶瓷厂里打月收入超过6000元,还购房按揭完全负担得起。“现在城里有了自己的房子,心里踏实干起活来也有劲了。” 张美花说。

保障性住房圆了农民的城市安家梦。(王双季 摄)

  融入城市,住房是本。为解决外来务人员和进城农民的居住问题,德化在城东业区、宝美业区同时建两个进城务人员安居程项目,建限价房、成本房、廉租房、公租房,探索宅基地换房、林权收益换限价房购买指标等做法,努力让越来越多进城务者能买到廉价保障房,实现在城市安家的梦想。

  谢利英夫妇都是江西人,在德化佳美集团公司上班已二十多年。她的儿子前年患胸椎结核,做手术花去大量积蓄。因为保险关系在老家,跑回去办理费时费钱,她真希望在德化也能享受相关的保险服务。

  不久,她盼望的文件出台了——在德化连续务5年,即可享受与当地群众同等的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

  不仅将符合条件的非德化户籍外来务人员的配偶、子女纳入新农合参合对象。在务人员子女上学的问题上,德化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2008年就随父母从广西河池市来到德化的11岁女孩王蕾就是受惠者之一。她就读于德化金锁小学,成绩优秀。王蕾的父母常对人说:“女儿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在德化打的最大收获。”

  在这座城市,所有进城务者的子女,都能像王蕾一样,同本地的孩子一起走进全县所有公办中学和小学。一座城市只有敞开关爱的怀抱,方能聚集人心向往,方能有活力。

留人重留心

  前面提到的谢利英,原本只是佳美公司的一名彩绘,她1993年从江西来到德化,靠一滴一滴勤奋的汗水,2006年成为泉州市劳动模范,2012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一个在最底层打的妇女,居然能成为全国人大代表,谢利英做梦都不敢想!她感叹地说,“是公司更是德化给了我成长的通道,这份荣耀是我一辈子都要努力珍惜的。”

  在这里,收入已不再是外来务人员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他们更在乎的似乎是一个平台,一个可以让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于是,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许多规模堪称宏大的陶瓷企业,还可以看到更多星罗棋布的作室、小作坊。

这样的小作坊随处可见,年轻人只要有梦想就可以创业。

  2011年10月,德化出台了陶瓷技艺“名师带徒”制度,让工艺美术名家与徒弟签订协议书,以官方正式认定的形式确定为师徒关系。陈德生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蕴玉瓷庄第四代传人苏献忠就是首批“名师带徒”对子之一。

  2003年陈德生就读于德化陶瓷学院时,苏献忠正好是该校的客座教师。“名师带徒”制度出台后,他觉得“政府如此重视,做陶瓷就有奔头”,于是就直奔蕴玉瓷庄,正式拜苏献忠为师。“县里正式确认我们的师徒关系,这就像给我们吃了一粒定心丸,给了我们终身从事陶瓷传统技艺的信心,为我们开启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陈德生表示“拜师”以后收获非常大,师承名家,可以少走弯路。

新秀园将成为目前德化规模最大的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

  为了吸引更多创业青年扎根德化,圆梦德化,带动德化创新要素聚集和人才聚集,带动德化陶瓷产业转型升级,2014年德化又规划建了“新秀园”。顾名思义“新秀园”,所入驻的业主都是年轻且有潜力的陶瓷艺术人才,所从事的业务涵盖了整个陶瓷产业链。新秀园建成后,将成为目前德化县规模最大的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

  心若在,梦就在。德化搭建多个“众创空间”平台,逐渐成了“创意控”的梦想作坊,最重要的就是留住了心,留住了心也就有了放飞梦想的生命力。

寄梦于明天

  每年争取培养600名以上高级技师,并于2020年实现培养100名省级以上陶瓷大师、100名陶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00名优秀陶瓷文化创意人才。这是“世界瓷都”为自己明天的发展开出的人才清单。

  不论单件,还是批量,作为工艺品的陶瓷离不开艺术的元素。只有工艺技术与美术设计的完美结合,才能让它的价值得以升华。要让“世界瓷都”这张名片更加鲜亮,离不开人,而且不是几个人,是几百几千乃至万众,他们不是普通的熟练,而是懂思考善技艺的艺匠。

泉州工艺美术学院毕业设计作品创意十足。

  昨天的德化陶瓷学院,今天变身为泉州工艺美术学院,她就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学院聚集了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参与和担当着人才培养的重任。

  两年前,和很多同学一样,来自漳州的学生许耿泓对瓷塑并不了解,但通过在工艺美院的学习,尤其是2015年秋进入“陶瓷艺术大师班”学习之后,他从“门外汉”变成“专业雕塑师”。“不仅如此,我将一辈子看他们成长,并且在前行的路上,不断地鼓励他们、扶持他们。”指导老师苏献忠如是说,他表示:“陶瓷艺术大师班属于一种英才教育。只要学生愿意继续学习,导师就愿意继续指导,培养就可以终身持续下去。”

“名师带徒”制度受益者的陈德生已经走出自己的成长路径。(陈德生供图)

  自2003年开始,学院连续举办了三届雕塑艺术设计五年专,培养出100多名瓷雕、瓷画的艺术人才。他们之中涌现出了陈德生、郑清海、杨德宝、吴碗霞等一批业内佼佼者,他们都堪称是未来的陶瓷艺术大师,德化瓷艺的明天也将由他们继续撑起。 

当掌声静下

  浓浓的春意过后,有了夏的炎热。

  记者走进龙鹏集团时却发现,偌大的生产车间内只有几个人在忙着倒坯、施釉、上色。企业负责人、全国劳模苏建堆介绍:“目前,厂内只有几百个人,以前高峰的时候曾经有几千人。” 他表示,现在并不是招不到人,而是不需要那么多,因为目前经济形势还不明朗,很多公司的订单也不稳定,不敢贸然大量招

偌大的生产车间却没几个人。

  在进一步的采访中,记者发现,类似龙鹏集团这种情形的不少。一些企业在应对当前形势的问题上,有着很复杂的心态。一家出口型企业,好几年一直保持年产值500万元左右。 问他何以不加大研发力度扩大产能时,企业负责人说:“我就守住一批稳定的客户,他们每年给我的订单就够了。这两年不景气,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都在涨,我单子接得越多可能就亏得越多。”

  还有一些企业出现“短期用”现象,在订单充足需要赶的旺季时,开出高一点的资招睐打短的人,淡季了就不用支付最低资养着人。这些企业主较多的只想到眼前似乎更划算。

  再有一些企业为了留住人,便截留人第一个月资或每月10%—20%的资。这样一来,人对企业失去了信任感。

  “这种用形式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有些人更愿意随时随地承接急活儿、俏活儿、零活儿,因为打短短期看挣得更多。”德化县总会常务副主席陈章琳对此一针见血,并透出担忧,一方面是有些企业不敢接单不敢招,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却是有活没人干。

  据了解,在德化的大部分陶瓷企业中,所能见到的人大多年龄都在45岁以上。年轻人去哪了?“现在不少年轻人,对那些风光、体面、轻松、高薪、宅在写字楼里的劳动,无限崇拜,而对于一线的体力劳动则退避三舍。”“如今很多年轻人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成了他们最大的保护伞。有的父母舍不得让孩子到瓷厂里打吃苦、受累。”

  这些现象,目前看似乎还不足以影响“世界瓷都”的光辉,但一个产业,一座城市要保持并发展一种称之为荣誉的东西,是不是应该考虑的更多、更远。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