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业园区探索乡村扁平化管理模式纪事

陶瓷工业园区正在抓紧打造的金岭大道绿化改造提升工程现场。 土地闲置、清理回收是园区必须面对的现实。过程艰难、处理复杂,对承担着地方经济发展重任的工业园区的工作方法和处理智慧都是考验。
面对阻碍发展的种种难题,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大胆创新,以改革的气魄,重新审视现行管理机制的利弊,积极尝试扁平化管理模式,以提升办事效率和提高项目质量为“车轮”,拉动园区各项工作跑得又好又快,逐步探索出了符合当前实际和园区发展的新路子。
从“金字塔”到“扁平化”
近年来,陶瓷工业园区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土地征收、房屋拆迁、项目建设成为园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但过去工作效能的落后却成为园区发展的“沉疴”,这一现状与园区人盼发展、想发展、争发展的愿望格格不入。在工作实际中,该园区党工委敏锐地看到症结所在,那就是,传统组织管理构架犹如水杯向上累积而搭建了一个“金字塔”,“金字塔顶”发出的指令通过一级一级的管理层,最终传达到基层执行者;而来自基层的信息通过层层筛选、过滤,最后上达至高层管理者。这种模式看似组织程序严密,没有纰漏,但一项决策要经过多个部门“翻山越岭”才能完成,办事效率、工作效能自然不高。而该园区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分布于各村场,要有效推动这些工作,实现快速发展,就必须打破常规,压缩中间环节,采取“扁平化”手段,将管理工作重心向基层一线倾斜,破解权力和管理的“金字塔”!由此,乡村“扁平化管理”的工作机制应运而生。
按照园区党工委对乡村“扁平化”管理模式的设计和重组,该园区班子成员分别挂点、部分机关干部及所属的罗家桥乡干部中除必要的留守人员外,其余全部下派到7个村场,组成村场办事处,与所在的村场干部一道开展工作。此举不但把园区干部和乡干部直接推向基层,而且为园区、乡、村干部架起了一座互相了解、互相监督、互为促进的桥梁。
谈起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的初衷,园区党工委书记高唤虎感触颇深:当前,园区项目多、任务重,传统的管理层级多、中间环节长,许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从酝酿到逐渐产生,从暴露到形成阻力,往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这就很可能贻误了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最佳“战机”。实行“扁平化”管理之后,乡村干部可以共同直面矛盾,面对面地在第一时间管控和处理各种情况,互相之间没有了推诿的空间。目的一致,步骤一致,指令得到快速传达,解决问题的效率得以提高。园区、乡、村场干部沉下去后,各村场就成为开展工作的“前哨”,所有来自项目建设工地、征地拆迁一线的问题和矛盾,都将汇聚到这个“前哨”,各级干部既是“指挥员”也充当了“战斗员”角色。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
徐绍仁是陶瓷工业园区罗家桥乡宝石村第一书记,每天,他都要下到村里的田间地头,跟踪移动公司项目的拆迁进展情况,再回到办公室整理《工作日记》,更新《园区拆迁进度表》……
在这本《工作日记》里,详细记载了宝石村下辖重点项目每天需要协调解决的各种问题,记录了包括园区有关领导带队到景北高速路口查看房屋拆迁的情况,园区有关领导到金岭大道机场至高速公路景北口指导绿化景观建设及民房改造的情况。截至目前,该村已完成拆迁100多亩,征地80%等多项工作任务。
记者粗略统计,在徐绍仁的《工作日记》里,单是园区领导班子成员在工作现场召开的协调会就多达几十次。
“为了加快征地拆迁进度,我们‘白加黑’‘五加二’地忙了几个月。”翻开工作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推进拆迁各类大会小会的信息。徐绍仁说,自实行“扁平化”管理之后,从县级领导挂帅指导,到乡村之间联挂解难,再到园区整体全程服务,他们这些干部“保姆”全身心地扑在了项目上。从园区到乡到村(场),每名干部同时负责几个项目,每个项目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实行全程专责服务。园区每周召开一次专责领导小组会议,半月召开一次主要领导协调会,责任领导随时到现场召开协调会,解决征地拆迁、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各项目的实施。
像徐绍仁一样,园区的乡、村(场)负责人手里都有一本这样的《工作日记》,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之后,所有乡村干部都把“在村里办公”当成日常的工作方式。
“放在以前,你到乡里办事根本找不到干部,现在乡村办事处成立后,我们每天早上8点钟前就和农民一起去下田,晚上还继续上户讲解政策,可以说,每个下到村(场)的干部对自己负责的项目或征地拆迁都做到了同步跟进,对进度做到了心知肚明,7个村(场)之间都是互比互学的状态,谁落后一截,心里不踏实不说,面子上也挂不住,精神面貌较之前完全不一样。”徐绍仁告诉记者,“以实干促发展、以实绩论英雄”,已成了园区每位干部的共识。
从“慢不得”到“坐不住”
近段时间,几块公示板被摆放在了园区办公楼一楼大厅里,上面详实地记载了园区下辖7个乡(场)的重点项目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引来许多前来办事的基层单位和企业人员的围观。公示板将各乡(场)工作情况全部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一目了然。 对比原来的绩效考核办法,现在通过加强对重大、重点项目的督促检查,建立通报制度,及时将拆迁完成情况和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通报并纳入考核体系,充分体现了全领域、全过程、广覆盖的特点。
“征地拆迁、‘两违’整治、项目建设这几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矛盾多、难度大,但是很‘正常’,只有克服这些,才有成绩、业绩和亮点,我的理念是,不说或少说‘不能办’,多想多教‘怎么办’。扁平化管理在提高行政效能的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把干部投放到一线平台锻炼、比拼,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大家互相咬着一股劲,培养了更多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才,形成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鲜明导向。”高唤虎这般解读园区的用人机制,这同时也正是园区项目负责人的真实写照。
如今,这种层级少、效率高的扁平化管理方式和对园区干部奖罚并用、注重实干、勇于克难的扎实作风,已经成为园区精简、效能、统一的“小政府”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干部干事创业激情被激励的同时,园区工业项目进度也实现大幅度提速。
目前,金岭大道绿化改造提升工程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景德镇机场绿化环境整治基本完成,唐英大道部分路沿石改造已经完工,名坊园二期、杭瑞高速公路景北口西侧边坡改造、海畅路改造正在紧张实施,“众创空间”打造、移动公司项目、五花马、红叶陶瓷、工业综合体等项目稳步推进,园区各级干部切实把“等不起、慢不得”的压力转化为“坐不住、输不起”的行动,全区上下围绕项目形成比学赶超之势。
后记:
采访过程中,记者最大的感受是,陶瓷工业园区各级领导干部的“风风火火”。翻开一份园区政务表,园区领导各项调研、会议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再加上临时需要急办的事情,经常一天要“串”五六个场。身为“班长”的园区党工委负责人,经常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各大项目,用于重大项目调研的“全顺”大巴车成了他的临时办公室。园区领导班子成员按照项目责任分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项目现场和基层一线。
工作人员少,工作内容多,“应急情”的任务重,是陶瓷工业园区当前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只能加班加点。记者曾多次看到这样的场景,已是中午12点多钟了,园区主要领导办公室外仍然站着几拨等待汇报工作的各部门负责人。园区的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如此,园区的普通干部也是如此,每天摆在案头的工作耽误不得,科室和工作人员实行AB角,不分分内分外,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
近几年来,陶瓷工业园区陆续出台各种规划20余个,一批高端产业项目、城市工程项目、征地拆迁项目陆续开工,唐英大道、金岭大道、红叶路等多条景观道路绿化亮化陆续改造,名坊园二期、红叶陶瓷项目、手工制瓷实训基地、众创空间、移动第二通信基地开工建设……
“工业成本、景区风貌、城市功能”,陶瓷工业园区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园区提出的部署和要求,奋发有为,改革创新,园区广大干部职工以扎根基层的工作作风和雷厉风行的实际行动,书写着承载千年陶瓷发展重任。陶瓷工业园区崭新的、富有活力的形象正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