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范罗岗“天光墟”出售“南海一号”宋瓷 实质是将瓷器放水池浸泡炮制出来的假货
每逢周日凌晨至中午,江门范罗岗古董市场许多来自各地的小贩带着各式各样的假古董在这里兜售,以假乱真,令不少市民上当受骗。
真货:“南海一号”打捞的青白釉喇叭瓶,釉色青白色,没有斑迹。
假货:瓶子上的斑绣痕迹是造假者用氟哌酸抹上去,其功能是去掉瓷器的光泽,让瓷器看上去陈旧,使人误解为旧货。
真货: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展示的“南海一号”打捞上来的青白釉刻划婴戏纹碗。
假货:这件是假的青白釉刻划婴戏纹碗。专家指出,在假货图案里,造假者所画的笔画不工整,线条不匀称,第一眼就看出来是造假的。
近日,一些小贩在江门范罗岗“天光墟”市场等地兜售一些号称来自“南海一号”上的宋代海捞瓷,而且将瓷器如何打捞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记者调查发现,范罗岗市场上出售的“古董”,玉器、瓷器、古旧家具等,应有尽有,时间跨度从唐代至民国。尽管这些假宋瓷表面上足以以假乱真,但是最终逃不过专家的金睛火眼!专家们指出,这些所谓的来自“南海一号”的宋瓷,实质上是通过层层造假工艺,炮制出来的假货。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黄文生
卖家“故事”:打捞“南海一号”时渔民私藏
老陈是新会一家房地产公司的主管,他平日最大的爱好就是到“天光墟”淘宝,家里摆放着近百件“老古董”。老陈告诉记者,他每逢周日都来这里淘宝,几年下来,买了大批“元青花”、“清三代青花”、“民国粉彩”等瓷器,还有一批从海上打捞出来的宋代“斗笠碗”、“茶盏”等,每买一件,他都仔细查阅了书本,所买品种都有书本所讲的特征,自信满满的老陈对这些瓷器深信不疑。
在这些藏品中,老陈最骄傲的是据称来自“南海一号”的宋瓷。然而前几天老陈被狠狠“打击”了。
老陈向记者讲述购买这些宋瓷的经过。今年年初,老陈在“天光墟”认识一名卖瓷器的年轻人,这名年轻人告诉老陈,他的老乡有“南海一号”的瓷器,并带老陈来到了附近一家宾馆,自称是年轻人老乡的德仔告诉老陈,他共有10多件“南海一号”的瓷器,是早年从阳江渔民家里收回来的。
德仔对老陈说,在上世纪90年代初,第一次打捞“南海一号”时,打捞出几千件宋代的瓷器,这些瓷器全部都是由渔船运上岸的,有些渔民把其中一部分瓷器扔下水里,事后再捞回,并收藏在家里。
老陈回家后,立即上网对照,发现这些斗笠碗从形状、特征、颜色等,与宋代斗笠碗一模一样,价格却十分便宜,老陈赶紧买了下来。
上周,老陈邀请了一名古董专家到他家“鉴宝”,这名专家一看老陈买入的古董,连连摇头地对老陈说:“这些所谓的古董从外形、工艺都与真品不同,每件均有做旧的痕迹等,不用放大镜观察,一看就是十足的假货。”
记者观察:地摊上到处有“国宝”
记者到范罗岗“天光墟”市场调查,该市场分上下两层,面积有数千平方米,摆满了各类卖“古董”档摊,由于小贩众多,这些档摊连市场通道、地下天井以及市场外面的通道都被占满了。
记者发现,范罗岗“天光墟”市场共有100多个档摊在摆卖,而摆卖的大多以瓷器、玉器为主,每个档摊铺在地上的货品平均300件以上,整个范罗岗共有数万件“古董”在销售。
令记者惊奇的是,许多在博物馆才能看到的宝物,在地摊上竟然比比皆是。记者发现,在地摊上,除了“元青花”、清三代“梅瓶”以及大批民国粉彩外,还有一些宋代“均窑”、“哥窑”出品。据知情者介绍,这些所谓的“古董”,基本都是“流嘢”!
记者在其中一档驻足,拿起了其中一只宋代“斗笠碗”,问小贩:“这只碗是否真品?”自称姓黄的小贩滔滔不绝说起,这只“斗笠碗”的来历、特征以及收购的过程等。
据黄某介绍,他这里所卖的瓷器,大部分都是海捞瓷,是渔民从海上打捞起来的。这些海捞瓷跨越了宋代至明代,有宋代的盘、碟、盂、粉盒,还有明代的出口精美青花瓷等,品种众多。
记者向黄某咨询这只“斗笠碗”价格。
“现在所有古董都进入低迷期,便宜点也卖给你,去年还卖1500元,现在500元给你算了!”当记者再次询问小贩这只“斗笠碗”来历时,小贩说:“这些‘宝贝’是专门从海南文昌县对开海面上打捞上来的,我们从渔民手里收购的。”
“为何宋代的瓷器这么便宜呢?”记者表示有所疑问。“其实,这些瓷器不单是‘南海一号’有,南海共有几千条沉船,渔民会经常捞到各种瓷器,这些瓷器到处都有,数量很大,所以十分便宜。”黄某说。
见证人辟谣:“南海一号”瓷器没有外流
昨天,记者专门采访了当年打捞“南海一号”的一些见证人。据介绍,“南海一号”从发现到整体打捞,到进入“水晶宫”里,保护措施十分严格,不大可能有船上的瓷器外流。
1987年,广州救捞局等发现深埋在27米之下的古代沉船,后来把这条沉船命名为“南海一号”;2004年5月,“南海一号”整体打捞方案确定,2007年12月 “南海一号”古沉船起吊,至12月28日“南海一号”完成整体打捞,正式进入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里。整个过程均进行严格保护。
据介绍,“南海一号”从被发现至进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的20年里,广东阳江边防武警官兵每天至少往返40海里,守卫着沉船附近的海域,仅从2005年至2007年两年时间里,边防武警官兵监视进入沉船海域附近的可疑船只就达近百艘。
“南海一号”进入“水晶宫”后,阳江边防武警官兵每天值班,守卫着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而“南海一号”进入“水晶宫”后,由专家进行保护式挖掘,全部有录像监控,而挖掘现场是封闭的,过程又向观众开放。据介绍,在船上出土的每件文物都有详细的登记,有编号,有名称,根本不可能外流。
专家剖析:假海瓷实为水池泡出来
那么,这些假宋瓷是如何制作的,如何分别真假宋瓷?记者昨天采访了江门市蓬江区民俗传承馆馆长雷伟亮。
雷伟亮是宋瓷专家,多年来一直研究宋瓷。昨天,他向记者介绍,假冒宋代的海捞瓷经常在“天光墟”上出现,而这些“海捞瓷”做假十分普遍。他拿起了一只假的青白釉刻划婴戏纹碗,对记者说,假宋瓷上所画的图案笔画不工整,线条不匀称,这是分辩假货第一标志;另外,宋瓷是采用当时特有的麻仓土制作的,因此宋瓷胎底有特有的颜色,而现在麻仓土已经很少了,造假者不可能再找到麻仓土制作假宋瓷,真假宋瓷胎底完全不同。
雷伟亮介绍,宋瓷造假有两种,分别是出土宋瓷造假及海捞宋瓷造假。出土宋瓷造假,造假者用胶水把泥土等粘在假瓷器上,然后埋在泥土里,几天后再挖出来,这样,在瓷面上就会沾满了黄泥,使人产生这件瓷器是从地下出土的错觉。
海捞瓷造假比较普遍的方法是,造假者把假瓷器放到水池里,在水池里再放上一些贝类动物,让其在水池里繁殖。几年后,贝类动物就会在瓷器上繁殖,贝类动物死后粘在假瓷器表面上,造假者再把它打捞上来当真品出售。
专家建议:最好到现场了解宋代瓷器
雷伟亮提醒收藏者千万不要相信这些小贩所讲的“故事”。目前,宋瓷的数量并不是小贩所说的数量巨大。他介绍,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宋代陶瓷窑为6个瓷窑系,宋瓷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色调优雅。定窑、汝窑、官窑、哥窑、均窑为北宋时“五大官窑”。宋代陶瓷不管是在种类、样式还是烧造工艺等方面,均处于巅峰地位。因此,宋瓷价格比较高,并不是小贩所说的一只“斗笠碗”只卖500元。
雷伟亮向记者说,收藏者最好亲身到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观看该馆展示的展品,通过实物观察与研究,更深入地了解宋瓷的历史、特征等,这样才能提高对假货的识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