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交大看艺术展正成为一种风尚!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016年4月16日,一场新雨后的上海交大,人头攒动,无数企业家校友云聚交大徐汇校区机械楼新教学基地,见证“交大海外H16美学空间及陶瓷标本室”的开幕。在他们中间,不少校友携带老人、孩子前来参加,全家总动员,仿若赶赴一场艺术的盛宴,庄重而热烈。
“作为以商科见长的继续教育机构,为什么要办这一场艺术展呢?培养有艺术家气质的企业家,做有人文温度的商学院,这是我们的初衷,而交大海外也是我们国内为数不多的将人文课程率先引入企业家课堂的商学院之一。”作为这场展览的主办方,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刘牧群介绍说,高校来举办一场非营利性的艺术类专业展览,难度可想而知,此次活动从策划组织到开展,历时近2个月,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学院师资、广大企业家校友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是国内高校中企业家校友带动大量社会机构“众筹”艺术的一个成功案例。来自学院《艺术品鉴赏收藏与投资高级研修班》的特聘讲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南京博物院研究员、素有“青花王子”美誉的张浦生教授以及蔡晓、张峥等企业家校友成为这场活动的重要推手。正是在企业家校友和学院师资的共同推动之下,来自全国各地的16位优秀画家,带着总计124幅风格各异的艺术精品来到交大参展,促成这一场弥足珍贵的艺术饕餮。
更特别的是,这是一场办在教室走廊里的“流动的画展”,一幅幅作品分布在三个楼面的教室外部的长廊中,每年近万名企业家学员在此上课,他们将每天流连在艺术长廊中,课内课外都将无不是教育的熏陶,被称为“流动的画展”。画展不会落幕,将常年举办,每次分不同主题展出,不断更新展品。本次的展览以“多元初始”为主题,围绕国画、油画、陶片、瓷器等多种艺术形式,呈现出多元而高超的艺术水准,将吸引更多的艺术家加入其中。
许多企业家校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还为此带来了他们珍贵的收藏品与校友共享,校友无不一睹为快。众多艺术家还现场挥毫,留下一幅幅精彩绝伦的艺术作品。
和画展同期开幕的还有新建立的“陶瓷标本室”文物展,由我院特聘讲师张浦生教授借展,200余件陶瓷片展品琳琅满目,集青瓷、白瓷、彩瓷各种系列,贯穿西汉、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绝大多数藏品都是首次展出。
在机械楼新教学基地田浩厅,艺术家嘉宾和广大校友共聚一堂,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从多元中寻找”学术研讨会。刘牧群院长在致辞中对参展的艺术家们表示感谢,他认为,教育机构有责任有义务也有条件将中国人文艺术的精神和财富传承下去,海外教育学院要率先担当这个使命。同时,学院还要运用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校友力量,和政府机构加强对接,为艺术搭建平台,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而这场活动则是刚刚“起航”,远大航程已然开启。
张浦生教授也回顾了自己求学的经历和半个世纪以来从事考古收藏研究的深切感受,他认为学习艺术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文化素养,丰富精神生活。他以自己在国外的亲身目睹作例,中国传统文化正日益受到西方的认同和珍视,希望更多的国人能传承国之瑰宝,发扬光大。
在嘉宾分享环节,本次活动策划人蔡晓,上海理工大学教授、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徐善循,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创作委员会主任李金远,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李超,代表16位参展艺术家进行了艺术观点分享。他们表示,教育和艺术息息相关,不仅影响着国民素养,更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同时,教育的平台不仅扮演知识的传播者,同时通过价值的评估和提升搭建起艺术的产业体系,承担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和价值再造,所以这场活动可谓意义非凡。
如今,在交大的徐汇校区,越来越多的校友已经知道了一个被称为“交大海外H16美学空间”的艺术走廊,携同学和亲友看展俨然周末一个不错的选择。一个空空的教室走廊,做成了一个洋溢艺术气息的美学空间,名家汇聚,百花齐放,相信未来将会从这里走出越来越多赋予艺术家气质的中国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