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博会又快到了。可以预见,不论是到哪个品牌、哪个展厅去看,工作人员必定会热情给你介绍,这是我们今年新推出来的产品XXXX……问新在哪里、新有什么好处,自然也是各有千秋。有些是从工艺上谈创新,有些从花色上讲故事,有些则从风格上做文章。
不过,太多的新东西,总会让人有点应接不暇。前几年陶城报在终端做了不少设计师活动,有些设计师就直说,陶瓷产品更新速度太快了,好不容易才对某些产品有点熟悉,刚刚用顺,没想到厂家很快又出了新东西,都不知道该怎样去和业主介绍了。
无独有偶。前两天和业内一位知名的企业家聊,谈起行业创新的问题。这位企业家认为,陶瓷行业的技术、产品创新,“有点泛滥了”。他说,过去的产品都有个周期,从开发到技术成熟再到大规模应用,时间比较长,无论是厂家、经销商,还是消费者,都有一个消化的过程,而现在,看似很多新产品,但是厂家推新品的频率太快,经销商刚刚进了一批货,又有一批新产品出来,你说他该怎么卖呢?
经销商该怎么卖?看似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却说到了行业的痛处。厂家负责做砖,却从不在一线卖砖;经销商天天卖砖,却无法决定自己可以卖哪些产品———因此就曾听过有些经销商抱怨,终端做促销,好不容易让消费者签单,去厂家要货的时候却说没了。但厂家推出的新品却都是要上的。感觉也很无奈。
推新品的速度快,看似是厂家实力强、研发能力出众的表现,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个企业对品牌自身定位可能还存在一些盲点,没有从系统上对产品进行梯级设计,因此容易出现跟风行为。看到隔壁东家某款畅销,于是自己也做一个;看到西家某个系列供不应求,赶紧也仿一个,再低5毛钱卖出去,而且认为自己的产品就很有竞争优势了。这固然是一些小厂家的做法,但在一些大厂里,这种现象也不少见。因此,你叫“金刚石”,我就叫“超晶石”;你说你的是4D,我的就是5D———你若问他,D是什么意思,大半都是回答不出来的。
推新品的速度快,看似是厂家紧跟技术趋势,敢为人先,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的浮躁心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固然勇敢,但是能够发现螃蟹怎样烹饪才最好吃的人未必是这个第一人。企业也是一样,虽然近年来,“定位”理论在陶瓷行业开始流行,各大企业动辄谈“聚焦”,谈“品类”,但是真正沉下心去,专注做、坚持做到底的不一定能有很多家。
我在美国interceramic公司工厂参观的时候,发现他们有一块产品展示板,里面标注了各款瓷砖的编号,编号信息包括其上市时间、持续生产年份。其中不乏连续十几年、二十多年还在生产的产品。我表示很诧异,这些产品不会过时吗?不会被淘汰吗?对方解释说,这些产品都是很经典的,也许生产方式会有些调整,但是产品还是一样的,经典的产品再卖十年也没问题。
过去,企业常常说,我们产品丰富,几千款产品,你要什么都有———这样的企业被认为有实力。但是到了现在,消费者已经出现分化,对消费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减法”的重要性。既然如此,行业对“新产品”的迷信应该减少。就像今年的博洛尼亚展,很多人说,产品没什么新鲜的。殊不知,瓷砖行业并不像手机、快消品一样,动辄谈“颠覆”。慢工出细活,做好一片砖,好用、耐用,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