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博会期间,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开馆了。它承载了瓷都人的情感和期望,也凝结了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回顾博物馆的建设过程,博物馆团队深深感受到陶瓷文化的魅力和陶瓷工业遗产的博大精深。
珍惜遗产留住根基
陶瓷工业遗产是景德镇城市的记忆,也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符号,更是10万陶瓷职工的精神寄托。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景德镇陶瓷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曾创造了许多的骄人业绩。尤其是“十大瓷厂”积淀了丰厚的工业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个时代创造和留下的产品、技术、文档以及许多陶瓷工业设施、厂房遗存,每一物、每一处,都包含丰富的陶瓷文化信息,都有着珍贵的研究价值,都是绵延千年陶瓷历史的重要一页。
然而,在国有陶瓷企业全面完成改制的新情况下,随着企业转型和老城保护以及老瓷厂的“退城进郊”,一些老瓷厂的厂房、设备面临拆毁处置,实物史料也有遗弃消失的可能。为了保护好这些曾经为近现代陶瓷工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见证,留住城市之根,2011年,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从实施资产整合,推进企业转型发展,创新经营模式入手,成立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从城区老工厂、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入手,全力打造景德镇陶溪川国际陶瓷文化产业园,并以宇宙瓷厂作为陶溪川的核心区。设立在陶溪川核心区的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筹建工作也由此全面启动。
2012年8月,景德镇市文广新局批转同意筹建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经省、市文化部门专家多次考察认证,2013年12月,江西省文化厅回复批准同意设立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
全面铺开扎实推进
博物馆的筹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把良好的愿望变成现实,陶瓷公司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同时抽调了一批热爱陶瓷的老同志和富有激情的青年人组成团队,围绕博物馆筹建的各项事宜,制定具体方案,开展了攻坚克难的逐项落实。
首当其冲的是博物馆的施工建设,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景德镇市宇宙瓷厂是迄今保留完整的一处现代工业遗存,因此博物馆选定该厂烧炼车间为馆址。按照“工厂改造、功能再造、文化塑造、环境营造”的理念,对其厂房内的圆窑和隧道窑进行改造和修复。由于多年停产的原因,该厂房年久失修,厂房内的两座圆窑包和两道隧道窑也破碎斑驳,工业垃圾更是遍地充斥。博物馆就是在如此环境下开工建设,并如期完工的。负责博物馆施工的项目部负责人回顾了事后的几笔细账:车间屋面排险7867平方米,清运厂房内工业垃圾10137立方米,清理隧道窑坑道垃圾300立方米,翻修车间建筑面积8566平方米。
在建馆的同时,相继开展了口述史工程、实物史料征集和职工信息采集等各项工作。几年来,工作人员不辞辛劳,不厌其烦,反复深入企业矿山、街巷里弄和职工家庭。先后采访了各个年代有感人故事的历史见证者和重大事件的经历者300多人。征集实物、资料上千余份。采集职工信息25000多条。
挖掘主题精心演绎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反映走过的岁月?用什么实物和方式诠释这段往事?围绕这一主题,陶瓷公司主要领导、工作人员与设计单位的专业人员,针对博物馆的设计方案,对陈展思路、陈展内容、陈展方式进行了反复探讨。大到节点的划定,小到某个展品如何展示,每个细节都要反复推敲。经过十多次的碰撞与商讨,最终形成了突出人文主线,突出重大变革,尽量以小人物的故事反映大时代变迁的共识。
按照这一思路,博物馆采用人文结合、以物展史的方式,以时间为序,通过“筚路蓝缕、恢复发展”,“迂回曲折、起伏跌宕”,“改革改造、致力发展”,“改制转型、浴火重生”四个展区,以展示近现代以来,景德镇陶瓷工业所经历的沧桑和曾经的风采。
历久弥新独具特色
对博物馆的筹建工作,省、市领导都很关心,并寄予厚望;上级文化部门和专业人员也多次莅临指导;一些“老陶瓷”更是惦记有加。
博物馆已揭开了面纱。面世之初,各方给予了高度关注:
主题的鲜明性。文化部门的人士认为,国内外工业题材的博物馆为数不少,但以陶瓷工业遗产为主题,并且体量大,成系统的没有。其以鲜明的行业特色填补了空白。
展品的原真性。热衷陶瓷研究的人士认为,博物馆的关键是展品。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内陈列的两座圆窑包和两条隧道窑,是窑炉变革的历史见证,更是现代陶瓷工业演进的真实写照。展出的相关陶瓷文史资料都是首次披露。
陈展的创新性。充分利用现代材料和装饰手段,采取新造型以及声、光、电相结合手法,以达到大写意、大视野、大节奏的视觉效果。业界设计人员认为,这是博物馆的又一亮点。
思路的人文性。以人文为主线,并且贯穿始终,这是博物馆的又一特色。配合各个时代的变化,博物馆穿插“一份契约一个人”,“一张地契一个人”,“一份档案一个人”,“一个位置一个人”,“一枚一公章一个人”等十个核心故事。赋予了实物和文档的生命和灵魂,构成了博物馆的活态性。尤其是电子档案的“陶工录”,为数万普通瓷工树碑立传,让大家有“回家的感觉”。
从保护研究陶瓷工业遗产的目的出发,肩负着传承光大陶瓷历史文化的使命,博物馆开馆仅仅是个起点,今后的路还更长。博物馆团队决心充分利用博物馆优势平台,以现有的馆藏资料为基础,继续挖掘陶瓷工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大力、持久地开展陶瓷产品、陶瓷经济、陶瓷文化、陶瓷历史的研究,为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