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江西>>|
景德镇市:80后夫妇与陶瓷古村的“缘分”

发布:2016-11-24 8:36:33  来源: 景德镇在线 [字体: ]

  为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的媒体传播规律,进一步增强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和水平,讲好景德镇故事、传播景德镇声音,树立景德镇好形象、扩大景德镇影响力、提升景德镇美誉度,擦亮独具特色的宣传品牌,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文明办、市文广新局、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决定联合开展景德镇市第一届“短小微”(短文章、小故事、微视频)作品创作暨年度优秀作品评选活动。今日起,本报对参评作品进行选登,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蒋祈在《陶记》里记载:进坑石泥,制之精巧。位于浮梁县湘湖镇的进坑村,拥有古矿坑5个、古窑址15个、古水碓16个,以及6公里长的千年瓷石古道。进坑还保存着宋代时期,从制瓷原料的开采、加工、运输和烧成的整个生产体系。有学者曾形象地把进坑比喻为孕育了景德镇的“瓷都摇篮”。2014年6月,古陶瓷学者、毕业于名牌大学的80后夫妇黄清华、黄薇怀揣着对陶瓷的热爱与痴迷,走进进坑,寻瓷探幽。

  面对进坑文化遗产,该如何做好遗址的挖掘和保护呢?两年多来,黄清华、黄薇夫妇探索着进坑古代窑业遗存保护模式,依托政府建立了进坑村史馆,并开发了进坑村史馆—仓坞宋代窑址—国山下宋代窑址—瓷石古道—瓷石加工水碓—油榨坞宋代窑址—东郊学堂的游览路线。与此同时,他们通过做了大量的村民工作,与村民订立村规民约,设立窑址巡逻制度,成立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多种方式激活村落生命力,并使当地村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学者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职责,就是创新出与历史文化遗产的对话机制。如今,每位到进坑的游客,一定能聆听到东郊学堂举办的各类文化讲座,而黄清华和黄薇夫妇创办东郊学堂的初衷之一,就是让每个古陶瓷爱好者来了就舍不得离开。现在,进坑已被纳入景德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范围,规划目标为“国家陶瓷历史文化公园”。进坑下阶段将进一步激活文化遗产保护,助力当地经济的“自我造血功能”,突出打造一个以农耕田园文化为面、以宋青白瓷制作为陶瓷文化展示长廊为点缀的美丽新乡村。

  忙时种田,闲时考古。进坑古代窑业遗存保护模式的探索,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极大兴趣,也带给人们诸多的借鉴与思考。

  谈起与陶瓷、与景德镇、与进坑的“缘分”,黄清华、黄薇夫妇曾感慨地说:“景德镇在我们和世界上很多人心目中,有着不一样的地位。因为瓷器作为中国文化承载的媒介,有着特殊的意义,而遇见进坑,则是遇见了我们心目中的景德镇。”

  黄清华、黄薇夫妇的进坑“缘分”,成功向世人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景德镇宋代陶瓷故事,也同时告诉我们,景德镇一定能在“与世界对话”中,把自己的故事讲得更加出彩!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