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看来一度“弱生产、弱营销”的夹江陶瓷,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里被外界赋予了较高评价——
数月前,笔者辗转山东淄博、江西高安两产区,向当地多家龙头企业问起当前的产区发展形势,谈到“夹江陶瓷”,他们给出的评价不谋而合:进步快、产品新。
这是国内第二大传统产区和国内最大新兴产区,对这个偏居西部一隅,并在原料供应、产业配套、交通物流等方面并无太大优势的产区,给予的为数不多的积极评价。
不得不承认,今年来夹江陶瓷发展在淘汰落后产能、产品更新换代以及天燃气使用、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近三年来,在产业转型的调整大幕下以及政府部门的强烈号召下,夹江淘汰落后企业40余家,七成陶企对旗下生产线进行技改升级,数十条生产线或被淘汰、或被合并重建……产业发展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以及合理布局等方向良性发展。
一直以来,夹江作为传统建陶生产基地,生产线大部分建成于2010年之前,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低效益,导致夹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被动地位。设备的更新换代在市场竞争及环保高压下,于夹江陶瓷而言如箭在弦。
正如西部瓷都夹江陶瓷协会常务副会长刘荒所说:“技改是夹江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手段,夹江70%以上的生产线现已老化,如若不技改将没有出路,只有甩开落后产能包袱轻装上阵,才能杀出一条血路”。
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夹江陶瓷新品研发硕果累累、璀璨惊艳,通体大理石瓷砖、金刚釉、大规格全瓷薄板外墙等新品批量涌现,释放出夹江陶瓷提档升级、品质优化的鲜明信号。
借助于“硬件设施”的更新完善,夹江陶瓷产品竞争力显著提升。
“前些年,淄博的全抛釉大量倾销到夹江市场,而今年开年后夹江企业抢回了不少市场份额。”夹江多家陶企告诉笔者,随着一批大产能生产线的陆续投产,夹江的全抛釉在西部市场比起淄博更具竞争力。
截止目前,夹江共拥有陶瓷企业7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4家,年产能达8亿平方米,其中2015年实现产值230亿元,市场份额稳居西南和西北地区市场首位。
然而,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等问题,仍为夹江陶瓷产业发展之瓶颈。特别是大批宽体窑项目上马,在促进夹江陶瓷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亦加剧了市场的激烈竞争。
原料的枯竭也成为夹江陶瓷发展的最大掣肘之一,并致使生产成本高居不下。有夹江陶企告诉笔者,如今夹江陶瓷生产70%的原料采购依赖周边省份,与同属西部市场的贵州陶企相比,夹江800×800mm规格砖坯生产成本较贵州高出2.5元/片。生产成本高企,已成为夹江陶瓷难以承受之重。
不仅如此,据笔者观察,在硬实力显著提升的同时,夹江陶瓷的软实力提升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在产品形象展示、品牌塑造、企业文化建设、营销团队打造、企业诚信等软实力方面,甚至已落后于淄博、高安等产区。
在供给侧改革以及消费升级背景下,未来的商业竞争并非是产品与产能的竞技,更在于技术研发、服务升级、附加值提升等软实力的比拼,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的正确把握。虽然今年来,夹江陶瓷在加速开拓电商渠道,以更包容开放之视野积极走出去等方面动作频频,改变颇大,但仍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拥抱未来。
事实上,在未来发展之路的探索上,夹江政府与陶企已经看得非常清楚:“夹江陶瓷升级需要转换动能,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技术性改革,从优化供给处着力,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推动产业转型,并实现原料本土化、设备现代化、生产规模化、产品高端化、营销品牌化。”
三十而立。从1987年,夹江县蟠龙乡(现为黄土镇)罗华村村民陈长富与几位村民,共同筹资67万元建起夹江县建筑瓷厂,点燃夹江陶瓷第一把炉火,至即将到来的2017年,夹江陶瓷成功走过一段悠久而光辉的发展历程!值产业发展即将三十年之际,祝福夹江陶瓷以更强劲的实力、更丰满的产业面貌纪念历史,照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