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江西>>|
景德镇市发展陶瓷文化产业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2016-12-15 8:36:48  来源: 瓷库中国 [字体: ]

  景德镇作为我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城市,制造出了许许多多冠美绝伦的瓷器,创造了绚丽多彩的优秀陶瓷文化,留下了丰厚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发展陶瓷文化产业提供了雄厚的基础,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景德镇
 
 
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不竭源泉
 
  景德镇文物古迹众多且保存完好,现有地面陶瓷遗迹30多处,其中世界陶瓷原料“高岭土”的命名地高岭古矿遗址、历经600多年的珠山御窑厂遗址、我国古代制瓷规模最大的湖田民窑遗址、完整保存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古窑遗址等,都属于精品级文化资源。
 
  景德镇的瓷器品种繁多又精美绝伦。如五代的朴实无华、宋代的温润清新、元代的充实茂美、明代的精工典雅、清代的雍容华贵,可谓姚黄魏紫,各有千秋。瓷器质地则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之美誉。青花、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代表了我国历史上瓷器制作的最高艺术成就。“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景德镇生产的陶瓷“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开拓了世人称颂的“海上丝绸之路”,以集大成者的英姿和开放兼容的胸怀,发展成为享誉全球的瓷都。
 
文化产业链的形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步骤
 
  ——坚持把建设文化基础设施作为发展陶瓷文化产业的主要抓手。重新规划建设“景德镇御窑遗址博物馆”,并完善了文化商贸配套工程;恢复建设“景德镇民窑遗址博物馆”,将明清风格的里弄民居、商埠瓷坊等重现世人面前。
 
  即将投入使用的“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将陈列展示景德镇历史及当代各大产瓷区的陶瓷;把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老汽车站改建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使之成为一个集陶瓷艺术创作、交流、销售的基地。这些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生动显现出景德镇作为陶瓷之城、艺术之都的独特城市风韵。
 
  ——坚持把壮大旅游业作为发展陶瓷文化产业的主要战略。按照建设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江南旅游都市”的战略构想,把开发陶瓷文化资源作为壮大旅游业的突破口。
 
  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博览区被评为“全国王牌旅游景点”;雕塑瓷厂是江西省惟一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常有外籍人士云集于此搞创作;浮梁古县衙重现了当时辖区景德镇因盛产陶瓷而定为五品县衙的历史;东埠码头也正在还原当时的场景,基本形成了陶瓷民俗风情游、陶瓷工业流程游、陶瓷古迹寻踪游、陶瓷珍品鉴赏游等旅游线路,使游客徜徉在瓷的海洋,感受瓷文化的魅力。
 
  ——坚持把培育市场主体作为发展陶瓷文化产业的主要途径。在深化国有陶瓷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大力保护工业遗产,使之成为发展陶瓷文化产业的新载体。此外,引进资金投入,催生一批主业突出、效益明显的骨干文化企业。
 
  澳籍人士创办的景德镇环球陶瓷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创意项目“哈哈尼”,在全国多个城市建立连锁店;台湾同胞创办的景德镇海畅法蓝瓷有限公司,“以文化创意介入高科技”,生产的工艺陶瓷主销欧美市场;由浙商兴建的“珠山官窑文化研究院”,已成为富有特色的陶瓷文化展示基地和影视拍摄基地;按照以市场带动产业的发展思路,市政府主导建设了中国陶瓷城等陶瓷贸易市场,创办了新兴陶瓷文化传媒企业。
 
  ——坚持把会展和演艺作为发展陶瓷文化产业的主要平台。自2004年起,每年以“博览世界陶瓷精品、弘扬瓷都千年文明”为主题,承办“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把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播海内外的同时,进一步开拓产品市场,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市歌舞团、市京剧团深入挖掘陶瓷素材,精心创作了《瓷都风情》和《水点桃花》,成为景德镇拓展文化交流、扩大贸易合作的使者。
 
以陶瓷为题材拍摄的电影《滴水观音》和《祭红》、电视剧《青花》和《大瓷商》,全面彰显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精深和风韵,成为陶瓷文化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坚持把教育与科研作为发展陶瓷文化产业的主要推力。抓住科技部、江西省在景德镇共建国家陶瓷科技城的新机遇,形成更新更高的集陶瓷教育、科研及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发展格局。
 
  相继争取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国际高技术陶瓷论坛、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落户景德镇,从根本上提高了陶瓷研发创新能力。倡导从政治、经济、审美等角度对景德镇陶瓷文化进行分类与专项研究,不断挖掘文化创意潜能,力争将陶瓷文化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不断创新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根本保证
 
  (一)更新思想观念,克服影响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的隐形障碍。景德镇在600多年的御窑生产历史中,形成了“千里挑一、一瓷万价”的精品意识。但由于其多为皇宫用瓷,照单生产即可,根本不需考虑成本和效益。在解放后近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陶瓷产品实行统购统销,也几乎不用考虑市场和销售,这种贡品文化和计划经济的烙印给加快推进陶瓷文化产业带来一定的思想束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发扬“官窑”生产中的精品意识,又要抛弃被动生产、不寻市场、不求规模、不讲竞争的传统思维和行为惯性,树立敢于争先、勤于创业、荣于有为的新理念,不断把产品做优、把项目做活、把市场做大。
 
  (二)实施品牌战略,营造促进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近年来,一些不法商人和企业假冒、仿制、销售他人的创新产品,损害了景德镇的对外形象。因此,要在加快以品牌为纽带的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整合的同时,积极推动陶瓷文化企业实施品牌扩张战略,发展行业特色品牌,努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同时,确立版权兴业战略,认真规范商标注册和版权登记制度,强力实施《景德镇陶瓷知识产权保护办法》,把仿冒和侵权盗版产品阻击在市场之外。
 
  (三)丰富文化业态,打造提升陶瓷文化产业水平的特色产品。总体上看,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产业还处于低水平、粗放型阶段,必须深入挖掘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不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
 
  要推动陶瓷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现代科技、现代生产相融合,完善产品设计研发体系,进一步提升陶瓷文化产品的档次和品味;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的步伐,推动他们真正融入市场,参与竞争;要把陶瓷古迹、陶瓷技艺和瓷业习俗所蕴含的现代经济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实现文化产业的多样化。
 
  (四)拓宽人才渠道,培养推动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的所需人才。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缺乏,文化中介组织和经纪人也不多,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此,政府要把这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纳入全市人才发展战略。高校要针对市场需求,开设相关专业和学科,成为不断输送文化产业发展后备人才的“蓄水池”。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景德镇已经由主要以专业美术人才为支撑的“陶瓷艺术之城”打造出了一支与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的人才队伍,逐步转化为同时依靠文化创意和经营管理人才的“文化产业之都”。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