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树德在修坯。
东南网2月9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蓝腾 周志荣 文/图)寒假,位于漳州龙海市榜山镇洋西村的“龙江颂歌”主题公园,总能引来一大拨孩子嬉戏。他们聚集在龙江颂陶艺馆,学起了拉坯、上釉,将泥巴玩出了艺术感。对孩子们耳提面命的,正是陶艺大师洪树德。77岁的他,投身陶瓷业已超过半个世纪,获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身成就奖。
龙海曾是名声在外的陶瓷之乡。上世纪80年代,从龙海走出的陶艺大师洪树德,为当地陶瓷业植入“美术陶花釉”技术,龙海花釉陶因此名声大噪。而后,盛极一时的龙海陶瓷业逐渐走向沉寂。如今,回归乡土的洪树德落户“龙江风格”发祥地,并在这里启动自己的陶艺复兴计划。
七座砖瓦窑唤回陶艺大师
“龙江颂歌”主题公园内,有七座古砖瓦窑。洪树德常常来到古窑前,轻轻触摸窑壁上厚重的窑泪。所谓窑泪,是高温烧制产生的窑灰附着在窑壁上,日积月累而成的泪状物。这样的窑泪,他在德化见过,也在晋江见过。但洋西村窑泪的背后,却有更多意味深长的故事。
1963年,九龙江下游遭遇百年少遇的大旱。为抢季节、抢农时,洋西村所属的榜山公社决定堵江截留,为下游引水,因此淹没了村里1300多亩良田。这段龙江旧事,成为日后轰动全国的“龙江风格”。农业损失副业补。之后,洋西村建起了7座砖瓦窑,成为洋西村之后的创收支柱。上世纪90年代后,砖瓦窑才逐渐被废弃。
洪树德对“龙江风格”颇有感情。2014年,龙海决定在这里启动“龙江颂歌”主题公园项目,着手恢复当地历史文化遗存。作为龙江风格的见证者与重要载体的七座古瓦窑,经简单修缮整理后得以重见天日。洪树德也从这些饱经风霜的砖瓦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段历史岁月的细枝末节。
去年6月,洪树德决定在“龙江风格”的发源地开设陶器厂,并建立陶艺馆,提供陶艺展示与体验服务。此时的洪树德早已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退休,并从鼓浪屿迁居至老家龙海。在洪树德看来,成功的陶艺作品,不仅仅是技巧层面的事,还要有精神内核,并承载能够打动人心的故事。“七座古砖瓦窑背后的历史,正是这样的故事。”他说。
消逝中的陶瓷之乡
洪树德广为人知的业绩,是对珠光青瓷工艺的恢复与推广。但鲜为人知的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洪树德便通过导入现代花釉陶工艺,推动了龙海陶瓷业在国营厂时代的繁荣。
1982年,洪树德成功研制出美术花釉陶工艺,并获得当年福建省二轻厅科技成果二等奖。当时的龙海陶瓷业,正在谋求技术转型。“当地有一家陶器厂,技术和设备相当落后,以生产花钵等低利润产品为主。”1985年,洪树德带着自己的技术专利,参与了这家陶器厂的技术改造。这家位于石码镇名不见经传的小陶厂,后来成为红极一时的龙海花釉陶总厂。
“技术改造后,它们出产的花釉陶具体型薄、质轻、色白、色彩鲜艳,产品涉及花瓶、玩具等共200多种,畅销国内外。”洪树德还记得当时龙海花釉产品火爆的场面,“每年的订货会,不到三天,一年的订单就都满了。”
这个阶段正是龙海陶瓷业的繁荣时期。而在历史上,龙海曾是当之无愧的陶瓷之乡。月港时代,漳州出产的大量陶瓷产品经由月港,输送往海外市场。其中,龙海江东瓷是当时远销海外的精品,是明清时期海上贸易繁荣的重要参与者。
随着贸易中心的更替,曾经风头无两的古窑厂走向没落。但是,龙海陶瓷业并未中断,产品大多属于著名的“嘉庚瓦”。早年,陈嘉庚在修建厦门大学与集美学村校舍时,以闽南红壤为原料,融合中西方工艺,创制出别具特色的“嘉庚瓦”。而其主要产地就位于如今的龙海市海澄镇。
然而,进入新世纪以后,龙海的陶瓷业陷入沉寂,国营厂先后关停,零星残存的部分私营厂难成气候。正因为如此,有着半个多世纪从业经验的洪树德决定以自己擅长的陶艺为支点,重新撬动家乡陶瓷业。
三代人的陶艺复兴计划
本土陶艺复兴,洪树德首先关注的是如何让陶瓷艺术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虽然珠光青瓷、漳窑等传统工艺已经得以恢复,但他们的应用场景依然较为单一,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加之高端礼品市场日益萎缩,陶瓷业发展陷入困境。
洪树德说,目前在陶艺领域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坚守艺术创作,坚持“把中国陶瓷辉煌的过去与现代结合在一起”的理念;另一方面则要与大众需求相对接,实现“日用品的艺术化和艺术品的日常化”。
陶瓷艺术要真正走入千家万户,还需要漫长的文化普及,以及人才培养。“从业人员越来越少,坚守这个老行当并不容易。”洪树德表示,他的团队里大多是50多岁的老师傅,年轻人少之又少。
陶艺复兴,更在于商业模式的变革。洪树德的女儿洪冰晖几年前为了传承父亲的事业,从国企辞职回到漳州。“今后陶瓷业的发展路径,不能局限于卖产品,更要卖体验性服务,并以此为流量入口,带动文创旅游。”她说,陶艺馆所在的“龙江颂歌”主题公园为这一目标提供了平台。未来,砖瓦窑观光旅游、陶艺体验、陶器销售等多元业态都将在这里实现,并与周边旅游资源互惠互补,共同构成当地文创旅游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