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人物传记>>|
洪树德的陶艺复兴梦:重新撬动家乡陶瓷业

发布:2017-2-13 8:45:03  来源: 东南网 [字体: ]

洪树德的陶艺复兴梦:重新撬动家乡陶瓷业

洪树德在修坯。

东南网2月9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蓝腾 周志荣 文/图)寒假,位于漳州龙海市榜山镇洋西村的“龙江颂歌”主题公园,总能引来一大拨孩子嬉戏。他们聚集在龙江颂陶艺馆,学起了拉坯、上釉,将泥巴玩出了艺术感。对孩子们耳提面命的,正是陶艺大师洪树德。77岁的他,投身陶瓷业已超过半个世纪,获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身成就奖。

龙海曾是名声在外的陶瓷之乡。上世纪80年代,从龙海走出的陶艺大师洪树德,为当地陶瓷业植入“美术陶花釉”技术,龙海花釉陶因此名声大噪。而后,盛极一时的龙海陶瓷业逐渐走向沉寂。如今,回归乡土的洪树德落户“龙江风格”发祥地,并在这里启动自己的陶艺复兴计划。

七座砖瓦窑唤回陶艺大师

“龙江颂歌”主题公园内,有七座古砖瓦窑。洪树德常常来到古窑前,轻轻触摸窑壁上厚重的窑泪。所谓窑泪,是高温烧制产生的窑灰附着在窑壁上,日积月累而成的泪状物。这样的窑泪,他在德化见过,也在晋江见过。但洋西村窑泪的背后,却有更多意味深长的故事。

1963年,九龙江下游遭遇百年少遇的大旱。为抢季节、抢农时,洋西村所属的榜山公社决定堵江截留,为下游引水,因此淹没了村里1300多亩良田。这段龙江旧事,成为日后轰动全国的“龙江风格”。农业损失副业补。之后,洋西村建起了7座砖瓦窑,成为洋西村之后的创收支柱。上世纪90年代后,砖瓦窑才逐渐被废弃。

洪树德对“龙江风格”颇有感情。2014年,龙海决定在这里启动“龙江颂歌”主题公园项目,着手恢复当地历史文化遗存。作为龙江风格的见证者与重要载体的七座古瓦窑,经简单修缮整理后得以重见天日。洪树德也从这些饱经风霜的砖瓦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段历史岁月的细枝末节。

去年6月,洪树德决定在“龙江风格”的发源地开设陶器厂,并建立陶艺馆,提供陶艺展示与体验服务。此时的洪树德早已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退休,并从鼓浪屿迁居至老家龙海。在洪树德看来,成功的陶艺作品,不仅仅是技巧层面的事,还要有精神内核,并承载能够打动人心的故事。“七座古砖瓦窑背后的历史,正是这样的故事。”他说。

 

消逝中的陶瓷之乡

洪树德广为人知的业绩,是对珠光青瓷工艺的恢复与推广。但鲜为人知的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洪树德便通过导入现代花釉陶工艺,推动了龙海陶瓷业在国营厂时代的繁荣。

1982年,洪树德成功研制出美术花釉陶工艺,并获得当年福建省二轻厅科技成果二等奖。当时的龙海陶瓷业,正在谋求技术转型。“当地有一家陶器厂,技术和设备相当落后,以生产花钵等低利润产品为主。”1985年,洪树德带着自己的技术专利,参与了这家陶器厂的技术改造。这家位于石码镇名不见经传的小陶厂,后来成为红极一时的龙海花釉陶总厂。

“技术改造后,它们出产的花釉陶具体型薄、质轻、色白、色彩鲜艳,产品涉及花瓶、玩具等共200多种,畅销国内外。”洪树德还记得当时龙海花釉产品火爆的场面,“每年的订货会,不到三天,一年的订单就都满了。”

这个阶段正是龙海陶瓷业的繁荣时期。而在历史上,龙海曾是当之无愧的陶瓷之乡。月港时代,漳州出产的大量陶瓷产品经由月港,输送往海外市场。其中,龙海江东瓷是当时远销海外的精品,是明清时期海上贸易繁荣的重要参与者。

随着贸易中心的更替,曾经风头无两的古窑厂走向没落。但是,龙海陶瓷业并未中断,产品大多属于著名的“嘉庚瓦”。早年,陈嘉庚在修建厦门大学与集美学村校舍时,以闽南红壤为原料,融合中西方工艺,创制出别具特色的“嘉庚瓦”。而其主要产地就位于如今的龙海市海澄镇。

然而,进入新世纪以后,龙海的陶瓷业陷入沉寂,国营厂先后关停,零星残存的部分私营厂难成气候。正因为如此,有着半个多世纪从业经验的洪树德决定以自己擅长的陶艺为支点,重新撬动家乡陶瓷业。

三代人的陶艺复兴计划

本土陶艺复兴,洪树德首先关注的是如何让陶瓷艺术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虽然珠光青瓷、漳窑等传统工艺已经得以恢复,但他们的应用场景依然较为单一,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加之高端礼品市场日益萎缩,陶瓷业发展陷入困境。

洪树德说,目前在陶艺领域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坚守艺术创作,坚持“把中国陶瓷辉煌的过去与现代结合在一起”的理念;另一方面则要与大众需求相对接,实现“日用品的艺术化和艺术品的日常化”。

陶瓷艺术要真正走入千家万户,还需要漫长的文化普及,以及人才培养。“从业人员越来越少,坚守这个老行当并不容易。”洪树德表示,他的团队里大多是50多岁的老师傅,年轻人少之又少。

陶艺复兴,更在于商业模式的变革。洪树德的女儿洪冰晖几年前为了传承父亲的事业,从国企辞职回到漳州。“今后陶瓷业的发展路径,不能局限于卖产品,更要卖体验性服务,并以此为流量入口,带动文创旅游。”她说,陶艺馆所在的“龙江颂歌”主题公园为这一目标提供了平台。未来,砖瓦窑观光旅游、陶艺体验、陶器销售等多元业态都将在这里实现,并与周边旅游资源互惠互补,共同构成当地文创旅游体系。

 

洪树德的陶艺复兴梦:重新撬动家乡陶瓷业

洪树德在修坯。

东南网2月9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蓝腾 周志荣 文/图)寒假,位于漳州龙海市榜山镇洋西村的“龙江颂歌”主题公园,总能引来一大拨孩子嬉戏。他们聚集在龙江颂陶艺馆,学起了拉坯、上釉,将泥巴玩出了艺术感。对孩子们耳提面命的,正是陶艺大师洪树德。77岁的他,投身陶瓷业已超过半个世纪,获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身成就奖。

龙海曾是名声在外的陶瓷之乡。上世纪80年代,从龙海走出的陶艺大师洪树德,为当地陶瓷业植入“美术陶花釉”技术,龙海花釉陶因此名声大噪。而后,盛极一时的龙海陶瓷业逐渐走向沉寂。如今,回归乡土的洪树德落户“龙江风格”发祥地,并在这里启动自己的陶艺复兴计划。

七座砖瓦窑唤回陶艺大师

“龙江颂歌”主题公园内,有七座古砖瓦窑。洪树德常常来到古窑前,轻轻触摸窑壁上厚重的窑泪。所谓窑泪,是高温烧制产生的窑灰附着在窑壁上,日积月累而成的泪状物。这样的窑泪,他在德化见过,也在晋江见过。但洋西村窑泪的背后,却有更多意味深长的故事。

1963年,九龙江下游遭遇百年少遇的大旱。为抢季节、抢农时,洋西村所属的榜山公社决定堵江截留,为下游引水,因此淹没了村里1300多亩良田。这段龙江旧事,成为日后轰动全国的“龙江风格”。农业损失副业补。之后,洋西村建起了7座砖瓦窑,成为洋西村之后的创收支柱。上世纪90年代后,砖瓦窑才逐渐被废弃。

洪树德对“龙江风格”颇有感情。2014年,龙海决定在这里启动“龙江颂歌”主题公园项目,着手恢复当地历史文化遗存。作为龙江风格的见证者与重要载体的七座古瓦窑,经简单修缮整理后得以重见天日。洪树德也从这些饱经风霜的砖瓦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段历史岁月的细枝末节。

去年6月,洪树德决定在“龙江风格”的发源地开设陶器厂,并建立陶艺馆,提供陶艺展示与体验服务。此时的洪树德早已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退休,并从鼓浪屿迁居至老家龙海。在洪树德看来,成功的陶艺作品,不仅仅是技巧层面的事,还要有精神内核,并承载能够打动人心的故事。“七座古砖瓦窑背后的历史,正是这样的故事。”他说。

消逝中的陶瓷之乡

洪树德广为人知的业绩,是对珠光青瓷工艺的恢复与推广。但鲜为人知的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洪树德便通过导入现代花釉陶工艺,推动了龙海陶瓷业在国营厂时代的繁荣。

1982年,洪树德成功研制出美术花釉陶工艺,并获得当年福建省二轻厅科技成果二等奖。当时的龙海陶瓷业,正在谋求技术转型。“当地有一家陶器厂,技术和设备相当落后,以生产花钵等低利润产品为主。”1985年,洪树德带着自己的技术专利,参与了这家陶器厂的技术改造。这家位于石码镇名不见经传的小陶厂,后来成为红极一时的龙海花釉陶总厂。

“技术改造后,它们出产的花釉陶具体型薄、质轻、色白、色彩鲜艳,产品涉及花瓶、玩具等共200多种,畅销国内外。”洪树德还记得当时龙海花釉产品火爆的场面,“每年的订货会,不到三天,一年的订单就都满了。”

这个阶段正是龙海陶瓷业的繁荣时期。而在历史上,龙海曾是当之无愧的陶瓷之乡。月港时代,漳州出产的大量陶瓷产品经由月港,输送往海外市场。其中,龙海江东瓷是当时远销海外的精品,是明清时期海上贸易繁荣的重要参与者。

随着贸易中心的更替,曾经风头无两的古窑厂走向没落。但是,龙海陶瓷业并未中断,产品大多属于著名的“嘉庚瓦”。早年,陈嘉庚在修建厦门大学与集美学村校舍时,以闽南红壤为原料,融合中西方工艺,创制出别具特色的“嘉庚瓦”。而其主要产地就位于如今的龙海市海澄镇。

然而,进入新世纪以后,龙海的陶瓷业陷入沉寂,国营厂先后关停,零星残存的部分私营厂难成气候。正因为如此,有着半个多世纪从业经验的洪树德决定以自己擅长的陶艺为支点,重新撬动家乡陶瓷业。

三代人的陶艺复兴计划

本土陶艺复兴,洪树德首先关注的是如何让陶瓷艺术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虽然珠光青瓷、漳窑等传统工艺已经得以恢复,但他们的应用场景依然较为单一,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加之高端礼品市场日益萎缩,陶瓷业发展陷入困境。

洪树德说,目前在陶艺领域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坚守艺术创作,坚持“把中国陶瓷辉煌的过去与现代结合在一起”的理念;另一方面则要与大众需求相对接,实现“日用品的艺术化和艺术品的日常化”。

陶瓷艺术要真正走入千家万户,还需要漫长的文化普及,以及人才培养。“从业人员越来越少,坚守这个老行当并不容易。”洪树德表示,他的团队里大多是50多岁的老师傅,年轻人少之又少。

陶艺复兴,更在于商业模式的变革。洪树德的女儿洪冰晖几年前为了传承父亲的事业,从国企辞职回到漳州。“今后陶瓷业的发展路径,不能局限于卖产品,更要卖体验性服务,并以此为流量入口,带动文创旅游。”她说,陶艺馆所在的“龙江颂歌”主题公园为这一目标提供了平台。未来,砖瓦窑观光旅游、陶艺体验、陶器销售等多元业态都将在这里实现,并与周边旅游资源互惠互补,共同构成当地文创旅游体系。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