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德化>>|
探访德化梅岭古窑址:“中国白”重拾海丝因缘

发布:2017-2-27 8:47:47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字体: ]

“当中国的茶叶喝了,丝绸烂了,抹去尘埃,昔日的中国陶瓷依然灿灿生辉。”一位古陶瓷学家曾如是说。历经千年的时光淬炼,德化陶瓷依然传唱着“中国白”窑火兴盛的歌谣。

随着“古泉州(刺桐)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海丝”申遗路上迈出一大步,沉寂千年的“世界陶瓷之都”福建德化古窑址逐渐重回人们的视线,散发迷人的光芒。23日,中新社记者实地走访了曾被列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考察点的德化梅岭古窑遗址。

梅岭古窑遗址,位于德化县三班镇泗滨村。这个从明代延续使用至上世纪80年代的德化外销瓷窑遗址,占地面积约1.17平方公里。在最辉煌的时期,这里有50几座窑炉同时存在。

来到泗滨村,拐进狭窄蜿蜒的乡间小路,就可以看到一大片遗址,两条已初步挖掘的龙窑边上满是陶瓷碎片,周边生产作坊、瓷土加工水碓等保存较好。经过近期的环境整治,古窑址群的壮观渐显。

走在梅岭狭长的小道上,混入泥土的瓷片仍清晰可见。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告诉记者,目前梅岭已发现14条窑址,最具代表性的阶级窑宽度达7米,是目前发现的最宽窑址。

“梅岭古窑遗址出土的器物很有代表性,从宋、元、明一直到清,代表了德化陶瓷最辉煌的一个时期。”郑炯鑫说。

德化陶瓷以“白”见长,因“白如雪、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而享誉世界,被誉为“中国白”。宋元时代,随着“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的崛起,德化陶瓷成为“海丝”的主要输出商品之一,源源不断销往欧洲,其中很多就是梅岭古窑址生产的。

据载,德化的陶瓷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发端于商周,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唐代,德化就编纂了全世界最早的《陶业法》,并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幅陶瓷工厂规划设计图《梅岭图》。

“作为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德化虽历经朝代变迁、隶属变化,但千年窑火生生不息、不曾中断。”在德化县委书记梁玉华的眼中,德化瓷雕技艺享誉天下,从原始的印纹陶,到西周的青瓷,唐代的青釉瓷,宋元的青白瓷,明代的白瓷,清代的青花瓷,再到现代的工艺瓷,陶瓷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而今,乘着“一带一路”春风,德化亦不断支持陶瓷企业融入世界陶瓷发展潮流,培育形成传统瓷雕、出口工艺瓷、日用陶瓷等专业化产业集群,全县80%陶瓷产品出口国外,远销190多个国家地区,成为中国最大的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