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坯是在转动的轮盘上,用手工将可塑泥料拉制成各种形状的坯体,是一种古老的制作陶瓷坯体的方法。在我县,就有这样一位手拉坯工匠,从事手拉坯行业数十年,“化腐朽为神奇”,将坨坨泥巴手拉成件件造型精美的瓷器胎体。他就是手拉坯工匠孙文良。

在孙文良工作的车间里,他坐在轮盘后面,双手蘸水和泥,用捏、揉、拍、挤等技法,随着轮盘的转动,泥团逐渐变成一个个造型不一的杯子。如今已66岁的孙文良告诉记者,他从二十来岁就开始学手拉坯,技术传自他父亲。做手拉坯做了十几年之后,因为种种原因,他中间从事过其他职业。到五十来岁时,孙文良重拾起手拉坯这门技艺。
【同期声 手拉坯工匠孙文良:做手拉坯年轻的时候,二十多岁开始做,做了十几年,后面停了,到现在,又(重新开始)做了十几年。做这个要有信心地学,只要你有信心学,这个是靠练起来的,如果没有信心学,就练不起来,不管做什么,都要有一个信心。】

在孙文良的双手操作下,压窝,拨高,挤压窝泥,没多久,一个个精致小巧的茶具便诞生了。记者了解到,在以前,瓷器生产大都是靠手工拉坯成型,直至步入工业化时代,工业机器的出现,让瓷器的生产可以利用机器模压成型,短短时间就可以生产出大批量的产品。手工拉坯和机械压制各有各的特点,手工拉坯完全依靠双手制作,这不仅需要时间的磨练,更需要成熟的技艺才能打造出精良的作品。在如今,越来越多人偏爱的是手工拉坯的陶瓷制品,因为手工拉坯的瓷器是陶艺家们倾入了时间、汗水和情感的作品。而在我县,像孙文良这样相对比较高龄的老手拉坯工匠,为数不多。

【同期声 苏记陶瓷有限公司负责人苏天培:老技术员很少了,现在都是年轻的,二三十岁这一辈人比较多。老孙来我们这里是去年才来的,差不多才一年多的时间,但是他这个人,毕竟是老技术人员,早期一直手拉坯,做了几十年,他的技术各方面都是很完善的,不管大件小件的东西,只要我提供图纸、器型给他,他就完全随时随刻可以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