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德化>>|
央视名导访——访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连紫华(1)

发布:2017-4-6 10:36:06  来源: 百家号 [字体: ]
 
(央视知名导演郑燕兴)
——访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连紫华(1)
  紫莲居工作室里,整整一层楼都陈列着造型奇异、千姿百态的佛像作品,从汉传到南传,人物栩栩如生,特别是观音系列,耐人寻味。多年沉浸于佛像艺术创作,连紫华的身上也散发着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
  (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连紫华)
  拜师学艺打基础
  1970年,连紫华出生于德化国宝乡格头村,这个土生土长的瓷都人,在“全民制瓷”的大环境熏陶下,耳濡目染地也迷上了瓷塑这一门德化传统艺术。在德化陶瓷职业中专求学的两年时间里,连紫华对德化陶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仅接触了明代何朝宗、清代苏学金、民国时期的许友义和当代许兴泰等一代代瓷雕艺术大师的作品,还认识到许多德化瓷塑界的精英,从中学习传统瓷塑制作技艺。
  1989年,连紫华以优异的成绩从职专毕业后,他先师承老艺人邱玉云学习传统雕塑创作技艺,后又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柯宏荣、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陈桂玉夫妇二人的悉心指导,并于2002年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深造。经过8年的苦心学艺,他学会了拉坯、塑像、雕刻、烧窑等技术,其间他除了阅读大量的宗教、陶瓷、艺术类书籍外,还四处拜访名师。
  多年的勤学苦练,为连紫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把佛教用品当做佛教艺术品进行经营和创作,每件作品的眼神、衣纹都能表达出不同的思想内涵和个性。他对衣纹的处理,在延续何氏风格的同时,又有大胆的革新。在连紫华那些形态各异的观音、弥勒佛教艺术品中,让人感受到一股浓浓的陶瓷文化气息,也感受到他对传统的痴迷。
  (连紫华在指导学徒)
  禅心佛法塑瓷艺
  综观连紫华的佛教艺术品与传统“庄严肃穆、慈眉善目”的佛教题材作品不同,他的作品更生活化和情趣化。
  (连紫华作品“坐岩观音”)
  《坐岩观音》中的菩萨眼睑低垂,双腿交叠而坐,洒脱自在。
  (连紫华作品“思维观音”)
  《思维观音》中菩萨头和手的动作十分传神地表现出观音倾听众生疾苦、千处有求千处应的慈悲情怀。
  在《送子观音》中,观音菩萨慈爱地抱着小童,眼神和手的动作传递出母爱般的温暖。小童梳着两个小抓髻,手搭在观音菩萨的手上,一脸的幸福,让观者为之动容。这幅作品生动鲜活,吸引过无数人的目光。禅宗初祖达摩大师东渡传法,因与梁武帝机不相应从而一苇过江,达摩大师的这则公案成为很多艺术作品的创作题材。连紫华的达摩作品,以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为原型创作而成。大师目光凝视前方,透出坚毅的力量。象牙白把人物内心的情感与前场力量,从鼻梁、脸颊、颧骨及四周传递过来,再从目光中传递给
  欣赏者。
  (连紫华作品“达摩立像”仿何朝宗作品)
  诸如此类的人物形象还有唐代著名的玄奘大师,玄奘大师肩背经架,双眉微蹙,脚踏着大漠黄沙,悲壮地走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虽然前路漫漫,但从踏出的足下可以看出他九折不悔的坚韧。这尊作品作为佛教文化交流的使者被中国佛教协会、台湾佛教协会和印度那烂陀寺永久收藏。
  (连紫华作品)
  “笑到几时方合口,坐来无日不开怀。”连紫华的弥勒作品,令人过目难忘。在《纳福》作品中,弱化了宗教这一特定主题的概念,呈现给人们的是一件随性、喜气的艺术品。弥勒其笑也憨,其德也厚,其智也纯。这种心无挂碍的自在洒脱,给予人们极大的心灵启迪。
  (连紫华作品)
  (连紫华作品“如意轮观音”极彩)
  连紫华的佛像艺术造型准确、线条流畅,技艺炉火纯青,更为可贵的是他对作品深刻的理解和赤诚的情怀。
  (连紫华作品“阿摩提观音”)
  创作中的连紫华专注而宁静,人与作品合二为一,作品是他整个生命情感的投射,并因此具有了灵魂,而作品也给予他无声的加持,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艺术之手绘精神图腾
  连紫华的佛像艺术,近年来不断获得收藏界的青睐,除了其雕塑技法精深等因素之外,更因其艺术情感与生命情感的投注,对此,连紫华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他说:“传世的作品必有传世的理由,艺术留传于世的是什么?是一种情感。就物理性质而言,艺术品都是死的作品,就艺术而言,艺术的创作,由于附着于人类情感和灵魂,而成为有生命和价值的东西。伟大的艺术,甚至可以成为一种图腾和精神,成为祭祀的圣物。没有情感的作品就无所谓灵魂,情感不可复制,好的艺术为什么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因为人再也回不到过去,再也不能创造出当初的情感。”
  连紫华的佛像艺术以哲学思考为底蕴,以哲学色彩强化佛像的文化精神,具有不凡的思想厚度,他的作品也因对佛教智慧的理解而获得自身的个性解放。有评论家说,连紫华的佛像,亲近得似乎向我们走来,但同时又依然保持着与我们的距离。连紫华的作品不只是雕塑技艺的精湛,更是佛学造诣的高度。这种距离,保存了佛教对凡俗的情感,也储存了连紫华个人对佛教的情感。
  二十多年的艺术揣摩、艺术追求,连紫华在艺术的道路上一路探索、一路蜕变。从技法到心法,从情感到精神,从传统到现代,他都不断地超越和升华。把自己对人生的思考用艺术加以阐释,赋予传统瓷雕强大生命力及文化内涵,将艺术化为一种精神的图腾。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