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天培在研究新旧天目天目盏的区别。
与传统德化白瓷不同,苏记茶陶的茶器产品以黑色系为主,沉稳之中,带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以黑色为基调,釉面上泛起神奇的结晶,或银灰条纹,或各色光斑,颠覆了我们对德化白瓷的印象,好像瓷都德化的“黑天鹅”。
“我们的产品以铁系黑釉为主,一般称天目釉,比较接近建盏的风格。”苏天培介绍说,“德化本土很早就生产过此类产品,家用的酱釉瓶罐很多属铁系黑釉,宋代德化窑也生产过类似建盏的东西,例如,陶瓷博物馆里展出的斗笠盏。我们的产品算是传统德化铁系黑釉的升级版吧。”
苏天培90年代初毕业于集美轻工业学校,早期师从原德化第一瓷厂老技术员林文启等学习瓷土、釉水配方,曾与他人合伙开办外贸型陶瓷厂,后进修于泉州工艺美术学院,经过系统的陶瓷工艺的学习和实践。苏天培说:“釉水配方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仅仅依靠经验是远远不够的。”2004年,苏天培自己创业,开始独立研究釉水,包括红釉、汝窑、钧瓷、黄釉等知名窑口釉水都有所涉猎。
2011年起,苏天培主攻天目釉。“第一次见到天目盏,我就被它吸引了,当时研究天目盏的还不多,一切都得摸索着来。”谈起天目釉的研发过程,他感慨地说:“跟德化白瓷不一样,天目盏的铁含量很高,特容易产生气泡,这对胚体和烧成提出极高的要求。”在他的面前,摆放着一堆编写着不同编号、釉面迥异的实验品。“从研发开始,到釉水配制,再到初步摸清烧成诀窍,两年多来,期间的艰辛只有自己清楚。”他说。当时,连小轿车的燃油都加不起,买了一辆电动车走街串巷,很多人不理解。
功夫不负有心人,苏天培在天目釉领域已有小成。他在完善油滴天目、兔毫天目基础上,推出了紫金、虎斑、炫彩、金彩等系列产品,走上差异化产品的路子,获得业界的认可推崇。2016年受邀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福建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班”。
曜变天目盏,是天目界里的瑰宝,仅存一只完品现藏于日本的博物馆,被日本定国宝级文物,堪比动物世界里的黑天鹅。建盏复兴以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曜变天目还未出现过。苏天培说:我们建了一个柴烧小窑,想用古法烧制天目盏,相信德化窑也能烧出令世界瞩目的曜变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