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铁“邓瓷”复烧地
2016年4月,邓州市团结中路棚户区改造,在推土机对旧屋进行清理的过程中,地基下竟然清理出了大量古瓷片,一些精美的青瓷片花纹图饰清晰,一时间,有关“邓瓷”的话题再次被引爆……
2017年5月,金色的麦浪铺设大地。在张村镇后五湖村,一位瘦弱的年轻人正在专心致志地烧制“邓瓷”。
带着对“邓瓷”的好奇,记者走进张村镇后五湖村一个偏僻的农家院子里,映入眼帘的是博物架上一排排还未烧制的胚和胎,虽然工序未完工,但依旧可以看出原始的精美造型和纹饰。而一些烧制成功的“邓瓷”泛出釉瓷青色,古朴端庄,法度俨然,不拘一格,尽态极妍。
眼前的吕铁,是这个院落的主人,也是当代“邓瓷”复烧地的主人。这位1979年出生于后五湖村的年轻人从小就喜欢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爱好历史。上学时,画画课和历史课是吕铁的最爱。后来上大学以及进修,吕铁选择的就是艺术设计系,为他以后追求的“邓瓷”艺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毕业后,吕铁奔赴南方,做服装生意,积累了一定的资金。
2013年5月,吕铁意外地得到一个消息,毗邻邓州的内乡县邓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个消息对吕铁是一场不小的震动。一个邻县的国保认定让他开始关注“邓瓷”,并把目光投向了故乡邓州,那里的邓文化源远流长,一个邓字能写出多少沧海桑田,日星斗移啊!吕铁,这位内心装着一团火的年轻人萌生了许多想法,他翻开了尘封的历史,一个邓字竟然改变了他的命运和生活轨迹。
邓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是豫鄂陕三省交界处文化中心之一,是历史上荆楚文化连接中原文化的重要融合区。在豫西南陶瓷史上,有史料记载的古窑唯有邓州窑,所烧瓷器亦称“邓瓷”。据南宋叶寘《坦斋笔衡》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今邓州)、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窑,质颇粗厚”。“邓瓷”在文献中的地位在耀州、龙泉等瓷之上,是宋代全国青瓷典范,是南襄盆地有史可考的唯一官窑器。“邓瓷”精品散布国内外,深受收藏界的喜爱。
“邓瓷文化作为家乡的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民间文化艺术,是多少代能工巧匠殚精竭虑研制的技艺,把邓州窑从民窑变为官窑,把产品从黑瓷变为青瓷,把烧制工艺推向极致而畅销海内外已达七百余年,这么辉煌的历史不能就此失落……”吕铁说,“在近现代的发展史中‘邓瓷’一直默默无闻。曾几何时,‘仲景’品牌的丧失已成为邓州人民心中一种无法愈合的伤痛。‘国保’邓瓷是恢复邓州唐宋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能再次成为我们面前的过客。”
吕铁下定决心,要恢复“邓瓷”,恢复“邓瓷”的烧制,他要让“邓瓷”重见天日。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他奔赴北方瓷都——禹州神垕成立邓瓷团队,与吴志彬等有关瓷器专家经过无数次的艰辛试验,摸索,烧制;回邓州,在81岁老窑工模糊记忆下,众人遍寻邓州群山找瓷土;2015年,吕铁成功地注册到了“邓瓷”商标,顺势在花洲书院纪念品展销服务中心成立了专门的“邓瓷”保护恢复工作室。
2013年至2016年,吕铁在禹州神垕试烧,反反复复的失败,反反复复的研究,找原因,水、土、微量元素、矿物质等等不可确定的因素都时刻存在,与其说是一种耐心和毅力的支撑,倒不如说是一种精神的坚守。2016年12月20日,“邓瓷”终于烧制成功,吕铁捧着一只出窖的瓷器激动得像个孩子似的大哭不已……
2017年新年伊始,怀着对“邓瓷”的深厚情感,吕铁踏进了他魂牵梦萦的故乡,走进他家的院落,成立“邓瓷”复烧地。曾经付出的心血与汗水,曾经尝遍的酸甜苦辣,在这个他生长的地方更让他百感交集,他认为,“邓瓷”那种来自邓穰唐宋古文化的远古荣光一定会在这个乡村里闪耀。
经过五次落地试烧,“邓瓷”成功出炉,令人欢欣鼓舞。但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巨大投入,让吕铁为“邓瓷”放弃了很多,他的举动不完全能得到别人的理解,但这个执拗的年轻人,骨子里只有一个理念,那就是一定要让“邓瓷”从远古走近我们的生活,让在外的游子们每每想起故乡,念起故乡时,会有一束温润之光把心底照亮,幽然而绵长。
铁和瓷是两种形态迥异的器物,但偏偏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冰冷和一个看似温暖的两个个体有了一段远缘。
愿吕铁和他的“邓瓷”文化能携手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