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项伟大创造,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近日,由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撰写的《御窑千年》一书,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这是一部有关陶瓷的文化史。作者选择明清故宫存量最多、档案记载最详、文献记述最丰、社会影响最大的御窑瓷器为重点,讲述宋元明清御窑瓷器的发展历程,挖掘御窑及瓷器的历史、人物、事件、典制、技艺、器物、文化、艺术、生活、影响,传播优秀工匠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6月11日下午,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携新作《御窑千年》来到江西新华文化广场和南昌读者见面。作为百家讲坛的“开坛元勋”阎崇年人气很旺,当日虽然下着中雨,却挡不住读者的热情,一些外地读者特地赶来参加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气氛十分热烈,仅签名售书就持续近两小时。
阎崇年 山东蓬莱人,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著名历史学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为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和“大故宫”系列讲座,在国内外引发强烈社会反响,被誉为《百家讲坛》的“开坛元勋”。论文集有《满学论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燕步集》共四部;专著有《努尔哈赤传》《古都北京》《天命汗》等十六部。
御窑薪火传千载
《御窑千年》是一部历史学家撰写的简明瓷器文化史,重在探讨宫廷与御窑瓷器的历史与文化之关系。作者阎崇年立足于千年中西历史,品味御窑瓷器的经典精品,纵论御窑的兴与衰,透视瓷器的情与趣。历史的观察,人文的叙述,以小见大,寓理于器。淋漓尽致地展现御窑及瓷器于中国文化发展的作用,画龙点睛地提升瓷器之路对于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
当被问及为什么会写这样一部书时,阎崇年表示,之前在“百家讲坛”主讲过“大故宫”系列三部,涉及皇家的制度、人物、建筑等多方面,但是没有过多关注器物,几年来,总有人提议是否可以对故宫收藏非常丰富的瓷器有所研究、著述、讲授,让广大读者能够更好地感知中华传统的瓷器文化。考虑再三,他决定做这件事。 在《御窑千年》发布现场,三联书店总编辑翟德芳介绍说,阎崇年虽已是耄耋之年,但对于这本书的写作特别严谨而专注。他查阅历史古籍、期刊论文,考察古窑,亲自访问艺人,体验瓷器制作的72道工序,以此来感知御窑文化的博大精深、瓷器艺术的美丽与优雅。
关于如何理解皇家御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硕果?阎崇年说,在英文中,“中国”和“瓷器”共用一个单词“CHINA”。为什么“瓷器”“中国”的英文都叫做 “China”呢?瓷都景德镇,“古昌南镇也”,相传瓷器销往海外,一些外国人不知道这种器物该叫什么,只知道来自昌南,于是将“昌南”谐音作china。所以, china不仅成了瓷器的英文名字,而且成了中国的英文名称。要想理解大写的“China”(用作中国国名时,第一个英文字母是大写C),就不能不懂小写的china(用作 瓷器名称时,第一个英文字母是小写c)。以一种优美器物即瓷器作为英文中国的国名,既是瓷器的骄傲,也是中国的自豪。
阎崇年认为,中国古代宫廷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如要了解其精髓,必须通过其载体“御窑”。御窑,是帝制时代的产物,依托国家力量,荟萃了瓷器文化的精华。皇宫有御窑,更能成其大;御窑为皇宫,更能显其贵。御窑,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它既可以指皇家御用窑场及管理机构(狭义),又可以指烧造过御用瓷器的窑场(广义)。就狭义而言,御窑贯穿明、清两朝;就广义而言,御窑萌芽于宋、元,成熟于明、清。广义的御窑,历史已逾千年。了解御窑与瓷器,是对历史的敬畏,是对文化的凝聚,是对人类的贡献,是对生命的理解。
瓷器之路通中西
对比今天的“一带一路”,阎崇年指出,“瓷器之路”,和现在的“一带一路”基本重合。中国古代贸易中,中国的瓷器,与丝绸和茶叶一起,通过陆海两条通路走向世界。物质交换的同时,传播中华文化。从宋到清,千年以来,在一带一路上,瓷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纵观史料,阎崇年发现,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遗存,中国瓷器在亚洲、欧洲、非洲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它曾经是中国海外贸易的重要物资,曾经是中外国家交往中的尊贵国礼,为中国带来不菲的外贸收益,更影响西方出现追捧中国文化的热潮。在在《御窑千年》结尾处,作者总结:“瓷器之路的千年历史表明:以往瓷器之路辉煌,今后瓷器之路宽广。中国创烧的瓷器,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不仅是一条颜色锦绣斑斓的彩带,而且是一座跨越四洲三洋的津梁。”
现场有读者请教“如何学好历史”?阎崇年风趣而严肃地说,要学好历史,从“御窑”开始,解读“御窑”,了解中国瓷器的历史。今年,“青画瓷”就光荣地成为北京的高考语文题元素,这是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的一种表现。“历史来自人民,还要回归人民,所以向大众传播历史,是历史学者的责任。”阎崇年认为,历史范围非常宽,承载历史的最重要一个是文物,比如故宫建筑,除了建筑之外还有历史趣味,瓷器也是历史,也在历史研究范围之内。
工匠精神铸灵魂
景德镇作为享誉全球的世界瓷都,为皇室制作瓷器近千年,形成了独特的御窑文化。御窑以“汇各地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的气度,以“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的细作,以“精益求精,百里挑一”的严苟,很好地诠释了“工匠精神”,奠定了景德镇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制瓷中心的地位。《御窑千年》一书站在历史的维度,以世界的眼光,向我们讲述了一座匠心独具的景德镇,讲述了中国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该书的出版发行,让景德镇新增一扇与世界对话新的窗口,展示景德镇文化、讲述景德镇故事、传递景德镇声音。
在《御窑千年》中,阎崇年着眼于御窑人与御窑瓷之间的关系,指出陶瓷的历史,也是陶瓷工匠的历史。陶瓷工匠是陶瓷历史的主体。在陶瓷生产过程中,陶瓷工匠贡献巨大。他们中的一些人或以身殉职,或以器名世。有诗云:“瓦缶胜金玉,布衣傲王侯。”尤其是御窑瓷器,它们的设计、生产都汇聚了当时最好的能工巧匠,代表了中国工匠的最好水平,体现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中国工匠精神。
御窑得以千年,其根本在于不断创新。在《御窑千年》的自序中,阎崇年写到“中国瓷器文化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不是姓 皇 ”,而是姓 新 。创新,既是御窑之魂,也是瓷器之魂。“御窑千年”的历史文化,在精美瓷器的背后,隐藏着的精华是“新”,就是思想创新、管理创新、技艺创新、产品创新!创新,既是中国瓷器文化发展之动力,更是中国瓷器文化绵延之生命力!阎崇年举例说,宋代的青白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元代的青花瓷和釉里红,一改单一颜色瓷器的局面,而开创彩色瓷器的新境界;明代的斗彩、五彩,争奇斗艳,色彩缤纷;清代的珐琅彩、粉彩,各种色彩、各种绘画,都可以纵情而灵动地展现在瓷器上——在国内一马当先,在世界独领风骚!由此,创新思维可鉴,创新瓷器更美。
御窑与瓷器,是对历史的敬畏,是对文化的凝聚,是对人类的贡献,是对生命的理解。作为一位历史学家,阎崇年怀着对中国文化的谦卑与敬重之心撰著了《御窑千年》这本小书,与广大读者共享与共思。阎崇年介绍说,该书是他主讲录制的专题片《百家讲坛·御窑千年》以文字形式传播、保存而出版的配套书籍。据悉,专题片已于5月5日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对于海内外观众了解陶瓷历史,了解陶瓷文化,了解陶瓷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地位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