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笙(右)和朱悦,是一对“90后”小夫妻。两年前从中国美院雕塑系和服装系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浙北偏僻的小山村、湖州吴兴区埭溪镇沙滩村,接过父辈手中的泥塑手艺。许明笙说,泥塑手艺是中国传统技艺,也是传统文化,这也算是尽自己专业所长,除了喜欢,还有就是信仰了。尽管工作时间仅两年,由于喜欢加上敬畏,小俩口手艺和口碑深受欢迎,“塑菩萨”的订单至少排到三年后。
在吴兴区埭溪镇沙滩村的两间不起眼的屋子,里面摆放着各种泥塑,大多是民间神话传说人物,造型迥异,神情逼真。屋外的空地上,井然有序地堆放着制作这些塑像的原料及工具,还有一些精心打磨的样品——这里便是许明笙的泥塑工坊。
泥塑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门民间艺术,上溯至今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唐朝时达到顶峰。泥塑制作工序十分繁杂,立架、上泥、修光、补缝、封漆、上腻子直至打磨、勾底、沥粉、贴金,多达80道工序,前后耗时短则几个月,长则二、三年。图为许明笙和父亲许良国今年在江苏溧阳傩文化博物馆内完成的作品《张勃治水》。
雕塑艺术神像,在农村里也被俗称为“塑菩萨”。父亲许良国是祖传泥塑手艺,在江南一带的寺庙道观,许良国塑的泥像数以万计。许明笙从小就在父亲影响下与泥塑结下了不解之缘。小时候,看到那些金光闪闪的佛像,心中充满了敬畏。经常找一些泥土捏泥人,8、9岁时就已经将泥塑捏的有模有样。6月13日,在江苏溧阳市社渚镇宋村的一座关帝庙里,许明笙正在进行最后一道沥花上彩工艺。
许明笙做的塑像栩栩如生,贴金、绘画也做得十分精细,渐渐小有名气。许明笙说,如今随着传统文化重视,江浙一带许多道观庙宇陆续重建,根本不用担心接活,“手上3年的活都已排得满满当当。”图为许明笙正在室外制作十八罗汉。
制作好棉花泥是做泥塑的第一步。把研细的黄土、红土按比例搅拌,加入适量的砂土、棉花。棉花一层层地砸进泥中。加棉花的目的是增加泥的韧劲,也保证后期不开裂。砸棉花要几十遍,一层层地砸,保证棉花与泥融为一体。
而调制漆色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塑像的色彩搭配,需要多年经验的积累。许明笙说,泥塑艺人必须是个全才,不但要会绘画、书法,而且还要懂泥瓦工、砖工、木工,甚至粉刷、雕刻等技艺。
6月17日,许明笙正在给泥塑沥花上彩,泥塑一上彩就生动起来。现代泥塑与古代泥塑在工艺上变化不大,只是用材不同,每一道工艺都需要娴熟的技巧与耐心,一般泥塑艺人至少要10年磨炼才能出师,接受美院专业教育的许明笙,不到2年时间却已能独立上手。
每个泥塑艺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妻子朱悦也是中国美院毕业,学的是服装设计,同样热衷于泥塑艺术,给泥塑彩绘是她的强项。
毕业以来遇到难度最大的一次挑战,就是在浙北青山善云坛,许明笙和父亲共同制作这尊高达5米的财神像,这也是许明笙至今碰到最大泥塑、一般师傅不敢接活。许明笙和父亲将图纸放大在墙上,接着用木头、铁丝等做立架造型,再绑上稻草为了让泥顺利地黏结好,然后开始泥塑。
许明笙双手将泥糊到粗坯上,光这一尊泥塑就要用掉过筛的细泥20吨,需要几个人一起干,十分费劲。等泥糊在粗坯上,接着捏出人物的五官、衣服、手指头等细节。这道工序最能体现艺人的功底,威武的气势、慈悲的面庞,全靠手工捏出来。
整尊泥塑干透需要长达半年时间,还会有裂纹出现,须用石膏填平。在江南一带,会泥塑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即使会的,如今也都上了年纪,做不动了。”在这一行里,“90后”的许明笙算是年轻的。
许明笙像裱花一样在泥塑上勾底文线,画出龙凤花朵等图案的轮廓。按照勾出的花纹轮廓,把24K黄金纸贴上去。不贴金的地方涂彩漆上色,最后,再涂清漆,一尊闪闪发亮的泥塑就制作完成了。许明笙说,按传统工艺制作的泥塑至少几十年不会褪色。
许明笙正心无旁骛地为一尊塑像沥花上彩。这是泥塑工艺的最后一道工序。再过两天就可以顺利完工。从去年1月准备稻草泥开始到沥花上彩,这尊塑像化了差不多整整一年半时间。
即使在家,许明笙也少有娱乐,惟独喜欢陶醉在自己的泥塑作品里,时而沉思端详,时而补上几刀,很享受这种安静创作的过程。
做泥塑这行,不少人受不了这个苦、耐不住寂寞。毕业后,跟着父亲一起为大小庙宇制作各类神像、提供造型、挰像、上色、装金等“一条龙”服务。一年四季时常奔波在山里,吃住都在庙里,许明笙乐此不疲。
干活空下来,许明笙就只能玩玩手机打发时间。出于对神灵的敬畏,要做一名泥塑匠人并不容易,大到每尊神像的动作,小到衣服上的装饰,全部都有严格“规矩”。这些规矩对于手艺人来说,都是要烂熟于心的。
6月17日,许明笙正心无旁骛地雕琢。泥塑是一项枯燥的工作,需要制作者能耐得住寂寞。除了喜欢,还有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在许明笙看来,泥塑神像这是一项传统而又神圣的手艺。“本身就是老祖宗留下最为宝贵的传统艺术,蕴含着深厚的民间文化,等待挖掘、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