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汝州6月21日消息(记者胡晓辉、雷燕超)发掘古窑秘密,再探汝瓷发展,进一步揭开张公巷窑神秘面纱。今天上午,河南汝州张公巷瓷窑址考古发掘仪式在张公巷遗址发掘现场启动。
张公巷窑址位于汝州市区东南部,该窑址是一处北宋神宗——宋徽宗年间专门供御用而烧制的重要官窑遗址,目前是河南省发现的唯一的一处“北宋官窑”遗址,也是我国发现最早,面积最大,产品种类最多,烧造工艺最高的窑址。该窑址虽然烧造时间较短,但制作规格要求较高,工艺制作精良。
汝州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古迹众多,文化积淀丰厚,是中国汝瓷文化之乡。出土于汝州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是全国64件不可出国(境)展出文物之一。原产于汝州的汝瓷,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汝瓷、汝石、汝帖,并称“汝州三宝”,享誉海内外。
据了解,目前,汝州市境内发现的瓷窑址多达40余处,而张公巷瓷窑址的发现和发掘,有望让历经沧桑900余年汝瓷窑再次展现璀璨光芒。
2000年春和2001年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在河南汝州张公巷配合民房改建工程进行小范围的考古发掘,发现一些类似汝窑瓷器、窑具和素烧坯残片,遂引起中国古陶瓷学者的高度重视。
2004年2月至4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在张公巷东、西两侧分别开挖探方两个,发掘面积124平方米,清理出不同时期的房基4座、水井4眼、灰坑79个和过滤池1个,出土了一批张公巷窑生产的完整或可复原瓷器和具。这次发掘所揭示的地层堆积复杂,遗物种类繁多,从唐宋到金元,直至明清各个时期的文物标本都有出土,但只有类似汝窑的青釉瓷器,才是张公巷窑烧制的唯一产品。
张公巷窑青瓷器以薄胎薄釉为主,釉色浅淡,釉面玻璃质感强。胎骨有粉白、灰白、洁白和少量浅灰,胎质细腻坚实。器形有碗、花口折腹圈足盘、花口板沿平底盘、盘口细颈瓶、鹅颈鼓腹瓶、盏、盏托、堆塑熏炉、套盒和器盖等。而两种花口盘、椭圆裹足洗和四方平底盘等则为汝窑所不见。带圈足的器物以直圈足为主,外裹足的较少,器底有支钉痕的呈非常规整的小米粒状,支钉分别为三、四、五和六枚。
本次考古发掘活动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汝州市委、市政府主办,汝州市文物局承办,来自国家及河南省陶瓷和考古行业的专家代表出席了启动仪式。仪式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主持,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天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王莉英分别上台致辞,汝州市委书记高建军宣布启动仪式开始。
汝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天富在仪式上致辞说,2016年,汝州市投资将近2个亿,对张公巷窑址上的200多户居民进行拆迁,划定了核心区28860平方米的范围,我们认为再次发掘的时机已经成熟,张公巷瓷窑址重见天日的时候已经到来,这对于汝瓷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汝州市政府副市长杨英武表示,下一步工作中,汝州市委、市政府将持续加大对张公巷瓷窑址的保护力度,全力支持配合专家的考古发掘工作。公巷窑很有可能就是从未发现窑址的的北宋官窑!历史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河南省汝州市启动张公巷窑址考古发掘!谜一般的张公巷窑,期待这次考古发掘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