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课 | 锔瓷:残缺成就的美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实际上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口语中常说的则是“锔活儿”。指的是瓷器破损后的修复工作,在这项工作里,手艺人会用金刚钻,也就是现在的手钻,在瓷器破损处钻出孔隙,再以细铜丝穿起来进行修缮。由于在瓷器上的打孔难度非常大,对手上功夫的要求就颇为严苛了。
▼ 曹庆励在锔瓷
锔瓷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瓷器修复技艺,经历了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跨越了一千多年的历程。在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中,就出现了锔瓷匠做活儿的场景。
锔活儿又分成了“粗活”和“细活”。粗活纯为民间生活用品为主的锔瓷修复,锔盆、锔碗、锯大缸,是为锢炉匠,所用的工具金刚钻、锔钉都比较大、粗糙、单一,是清一色的铁钉。而另一类则是专为达官显贵上层人士服务的细活,指的就是“锔活秀”。富贵人家赏花弄鸟、玩瓷藏玉,一旦家藏的珍贵器皿失手碰裂,便找人设法修补。修补的人独具匠心,利用裂纹的走向,用金、银、铜锔钉锔出一枝梅或几朵桃花,稍经打磨,修补后的紫砂壶便身价倍增。锔钉完全用民间绝活锻铜工艺加工而成,美妙绝伦,有花钉、素钉、金钉、银钉、铜钉等。甚至连壶盖、壶嘴、壶柄都加以纹饰包嵌,将锔嵌上升为一种手工艺术。
在中国,与民间更注重恢复瓷器的实用价值相对,宫廷陶瓷修补意在维持珍贵器物的纪念意义、艺术价值,甚至增加观赏性。
现在的锔瓷技艺,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审美需求。锔瓷匠会在不同的器物上修饰不同的锔子,锔上合适的图案,完全就是一种艺术再创作的过程,巧妙运用冲线或残缺,创造出艺术品。
日本作家盐野米松在《留住手艺》里说:“当没有了手工业以后,我们才发现,原来那些经过人与人之间的磨合与沟通之后制作出来的物品,使用起来是那么的适合自己的身体,也因为手工,它们自身都是有体温的,这体温让使用它们的人感觉到温暖。”
这一次,我们邀请了锔瓷大玩家曹庆励先生,来为大家分享这项手工活儿的历史与审美。曹庆励先生自幼喜欢中国传统手工艺,曾做过木雕、石雕。现在是一位爱茶的专业锔瓷人,在他看来,手工是对时间的尊重与敬畏。在许多传统手艺濒临失传的今天,曹庆励去传承“锔瓷”,应该是追求一种“其表为修复之艺术,其内乃圆容之人生”的境界吧。
导师
曹庆励
「以呷一盏好茶为乐,以得一把美器为荣。若干年来,跋涉山南水北,由茶及器,由器及艺,由艺及人,由人及事,由事及茶,渐与万物礼遇,与不断新生之自我相遇,终不敢有负守艺之心。」
分享要点:
锔瓷的历史与趣闻
锔瓷在当代的现状
工艺的奇妙之处
锔瓷与当代美学
报名方式
▼ 点击阅读原文,感受残缺雕琢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