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7月30日当代德化名瓷展将在广州步行街北京路潮州汇馆展出,本次展览由广州北京路潮州汇馆主办,中华陶瓷网、博缘陶瓷协办,共展出10多位德化陶瓷艺术名家60多件作品,其中有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郑志德、苏友德、陈丽玲,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许瑞卿、苏志强、张祥琦、李锦峰、蔡国海、曾逸腾,新锐陶瓷艺术家林建平、林彬彬、郑清海等,展出的作品类别覆盖了传统佛像、历史人物、仕女、现代居家摆件、玉瓷壶等等。

展览现场
当代德化名瓷展亮相广州步行街北京路潮州汇馆,德化白瓷倍受青睐,受到各媒体的关注,广州电视台、羊城晚报纷纷对展览进行报道。

羊城晚报报道

广州电视台采访

广州电视台采访
德化陶瓷始于商周,在唐代中后期,德化陶瓷就开始外销欧洲、东南亚、中东地区等国家。至宋元时期,德化陶瓷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其中“泰兴号”沉船就装有德化近三十五万件陶瓷。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商品多以陶瓷为主,因而其又被命名为“陶瓷之路”。

广州报道电视台报道

广州报道电视台报道

广州报道电视台报道

广州报道电视台报道
广州报道电视台报道

广州报道电视台报道
今日与大家一起欣赏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许瑞卿展出作品:

《贵妃醉酒》
许氐第六代传人许瑞卿代表作品,其自小师承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许兴泰。作品造型独特,绝妙地借助了在捏、塑、雕、镂、贴、接、推、修的过程中的变换所形成的气象,贵妃那与整体造型构成相辅相成、意趣横生的细节,都妙造了体、面、线、点的手艺美和形式美,刚柔相济、静中寓动。作品实心制作,烧成难度非常高,是非常难得的佳作,堪称经典。作品手刻签名,极具收藏价值。

许瑞卿
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
瓷都德化许氏瓷雕第六代传人
瓷都德化正泰瓷荘的许瑞卿承家学,深得真传,而且又曾到高校深造,广泛涉猎现代艺术,在传承与创新的相生相融或激荡碰撞中生发出新的艺术灵花。家学变己学,古艺成新技,古意开新境。许瑞卿走出的是一条游于心象而成艺的道路。由此,他的作品中见得无限宽广的心灵意象。当才情、学养和技艺融为艺术家的整体时,艺术的整体就会散发出隽永的光辉。许瑞卿的瓷塑艺术堪称传统、自然和理想合而为一的结晶。
【个人经历】
许氏瓷塑 六代传承
许瑞卿从小师从其父许兴泰学习瓷塑技艺,深受许氏家族雕塑的影响。许氏家族的雕塑历史悠久,清代以来声名鹊起。据《许氏族谱》记载,许氏家族的雕塑源于清代闽粤著名雕塑流派——“山湖祖”。
许兴泰的瓷塑艺术既继承了许氏家族“山湖祖”雕塑的精雕细刻,又继承看德化传统瓷塑的圆融飘逸,并力求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除此以外,许兴泰还在继承中进行艺术创新,他的复古式成型创新以及影响整体的局部创新均开创了瓷塑的自由时代。尤其是他人物造像的大底座和长飘带,充分发挥了线条对人物造型的重要作用,“以线刻体、以体托线、线体结合”,烘托出人物的精神气质和内在性格,表现出其非凡的创造力,形成了自己的典型风格和特征。
到了许瑞卿,许氏家族已经传承了六代。出生于1975年的许瑞卿,从小就在家族瓷塑氛围中浸染,对瓷塑艺术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再加上得到其父许兴泰的倾心培养,从艺二十余载,其多件瓷塑作品在国家级展评会上获奖,被省级以上文博单位永久收藏。目前,许瑞卿已是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中国收藏家最喜爱的艺术大师。
传统是根 创新是魂
一位艺术家的成长与成功,离不开外与内两方面因素。许瑞卿生活在有着“观音世家”之称的许氏家族,自幼得其父许兴泰大师把业亲授,可以说,“环境”与“家传”构成了他从事瓷塑艺术的基础条件,滋养了他在瓷塑造器塑形、尚神求意上的天赋。正是在这种浸染式的学习与研究历程中,他对瓷塑艺术的传统要义与文化内涵有了深刻的体悟,正如融化在血液里的营养,成为他长期不懈创作与探索的动力。
部分作品欣赏

如意渡海观音

渡海观音

持经观音

老子

孔子

禅心(男)

禅心(女)

自得其乐

静思观音

老子

孔子

静

坐禅

亮剑
温馨提示:
如对文中作品感兴趣,可联系博缘陶瓷购买收藏,联系方式:13600777720 或可长按识别二维码,(微信号:kwt7777)加微信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