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瓷器都需要入窑经过高温锤炼而成,装窑则是烧窑前的一道必不可少的准备工序。德化陶瓷随着“柴改电”,传统柴烧龙窑越来越少,大多使用的是电窑,并配有自动传送轨道,需要人工装窑的并不多。
今年65岁的冯开基从31岁就开始从事装窑工作,至今已30多年,是少数几位仍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之一。“现在会装窑的也只有几位上了年纪的老匠人,但是一整年下来,也就装几次窑。”老冯说,“自己身体还可以,有需要,还会继续做下去。”
冯开基在挑瓷坯
要开始装窑前,得先把瓷坯挑到合适的窑目(节)位置,再把瓷坯装到匣钵里。月记窑长近50米,整窑有七个窑库,每库5阶,平均每阶需装十三、四柱匣钵,按每个匣钵装3个瓷坯来算,要装满一整窑,就需要挑1500个瓷坯左右,这些都需要老冯人工挑上来才行。
挑瓷坯看似很简单,有力气就可以,其实不然。“挑坯关键在于保持平衡,这个技巧没学会,很容易翻板,损坏瓷坯不说,还耗时费力。”老冯说。初入这行,老冯只能抬一两板瓷坯,翻板也偶有发生。熟能生巧,现在一次能挑六板的瓷坯,最多时可达八板。
瓷坯有了,就可以开始装钵装窑。
冯开基把待烧的瓷坯装入匣钵
装匣钵时,钵体要刷干净,“每个匣钵要用前,都得先刷上一层泥釉浆,这样瓷坯才不会粘在钵底。”老冯边操作边介绍。匣钵清干净后,只见他又快速的在匣钵口刷上一层“公分土”,再把待烧的瓷坯装进匣钵里。据他介绍,这种“公分土”的成分为谷壳灰,主要起分离作用,防止钵体粘连。
“装窑,就好比建一座房子,基础打好了,才能搭得高。”开始装窑时,需先在底部垫好匣钵碎片,俗称“起脚”,起脚一定要平,才能堆得高,并且保证叠放在上的匣钵不倾斜、倒塌。
装窑很考验眼力。匣钵有新有旧有坏,烧过一两次的匣钵与烧过多次的匣钵大小有分别,装柱时要加以选择,调整顺序。“新的匣钵经大火高温烧过后,会变形,放在底部容易倒塌。”老冯告诉记者,每一柱的底部装几个完好的熟匣钵,新匣钵装在上部。匣钵还有硬口、软口之分,即一边高、一边低,匣钵装成柱状时,软硬口要转动调整,让钵体之间吻合,对正装直。只有整齐,火苗才能均匀烧到每个钵体,受热才会均匀,才可以防止匣钵变形,延长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