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潇
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64号的“瓷房子”,因其主人的独特装饰,变成了当地一景。但是,自诞生之日起,瓷房子就被质疑“破坏历史旧貌”、“装饰俗气”等。最近,瓷房子因其主人身陷借贷官司,法院宣布将被拍卖。(7月31日《新京报》)
瓷房子位于天津著名的历史建筑集中区,毗邻张学良故居等知名历史建筑。作为建成于上世纪20年代的法式洋楼,它也曾是近代外交家黄荣良的故居。从2000年到2010年,瓷房子的改建工作就没有停过,其中,在2005年,天津市政府批准的首批323幢历史风貌建筑名单,瓷房子更是赫然在列,保护等级为“重点保护”。可是,这座从历史文物、建筑艺术或者地理位置上,都难以复制的珍品,如今却面临易主和对于瓷片真假的质疑,不免让人唏嘘。
也许,对于瓷房子的现任“主人”来说,改造瓷房子可能是为了让其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观。可不曾想,改造结果却事与愿违,瓷房子成为一座完全被瓷片掩盖的建筑,不仅失去了历史和故事,更是让原本的法式风情,消失得毫无踪迹。而在一些周边市民的眼中,这样的改造,非但没有还原他们小时候的印象,还让瓷房子成为了天津的一道“疤痕”。
一方面,是号称用了各种古瓷片和瓷瓶重新建设的“瓷房子”,不仅遭受到了外界对瓷片价值和真假的质疑,还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因为瓷房子的瓷片并不全是古代的,这些瓷片虽说有一大部分属于清代晚期,但历史价值不是很高,还有一部分是现代工艺品。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瓷房子的美。不少民众就认为,密密麻麻的瓷片,总给人一种“瘆得慌”的感觉,与其说是“美”,还不如说是刻意求新而制造出来的“奇葩”工艺品。
而最让人难过的是,即便经历了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屹立不倒,瓷房子最终却难逃被人类破坏的命运。在2005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中,就已经有规定“重点保护的历史风貌建筑,不得改变建筑的外部造型、饰面材料和色彩,不得改变内部的重要结构和重要装饰。”反观瓷房子的改造过程,显然违背了这一规定,不仅是建筑的饰面材料进行了改变,内部风格更是经历了“大换血”。
所以在瓷房子身上,看到的仍然是当前很多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与文化不兼容的缩影。相比于自然力的风化、侵蚀等破坏,随心而欲的人为破坏,才是目前古建筑以及自然景观“短命”的关键因素。从北京的梁林故居,到济南的英领事馆,再到南京的张治中公馆,随着一块块古色古香的砖瓦掉落,建筑身上被赋予的历史味道和文化记忆也消失殆尽。
如果一座翻新的古建筑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说得好听是“一件艺术品”,说得难听就是“一个败笔”。当然,与瓷房子外观美丑、瓷片真假的质疑相比,更重要的是讨论如何去更好的保护文物,对其进行适当合理的翻新,如何在保有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打造一个独特的品牌,从这方面来思考,显然就要比单纯的改建文物来得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