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新闻8月11日讯 (记者 栗卫斌)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启锚地。古时候,海外来客从这里进入中华大地,又从这里返航,载回中国的瓷器、香料、茶叶。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当前,新时代的德化制瓷、永春制香、安溪制茶依旧焕发着勃勃生机。
德化蕴玉瓷庄瓷器艺术品。中国网 栗卫斌/摄
从日常用具到工艺品 瓷器成为国际交流重要载体
德化位于泉州市北部,被誉为世界陶瓷之都。德化陶瓷以“白”见长,瓷雕技艺享誉天下,早在宋元时期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被誉为“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明代,德化白瓷大量进入欧洲,迅速在欧洲风靡起来,以超越黄金的价格,成为上流贵族追逐的对象。现在,世界还有40多个知名博物馆将德化瓷作为“镇馆之宝”。
思想的碰撞、文化的交融让瓷器在当今社会有了更多的可能,不单单作为日常用具,瓷器作为手工艺品和艺术品也越来越受人们欢迎。
蕴玉瓷庄第四代传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献忠表示,2016年以来,国际艺术品市场对陶瓷艺术品越来越重视。不久的将来,瓷器可能会成为国际交流间越来越重要的载体。
德化顺美集团是“中国出口名牌”企业,产品销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集团策划设计的欧美节日工艺饰品和陶瓷玩具在欧美市场已经成为畅销品牌商品。2016年公司工业产值4.27亿元,出口创汇2011万美元。
“集团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培养和挖掘优秀人才,打造优良平台环境。现在,集团已经培养了一个上百人的成熟设计团队,”顺美集团总经理郑鹏飞说。
“中国香都”香文化博物馆中香道表演项目。中国网 栗卫斌/摄
从宗教朝拜到保健养生 “香都小镇”产业转型提速
永春制香工艺源于千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启锚地。当时定居泉州的阿拉伯后裔蒲寿庚家族,拥有大量海舶,垄断泉州香料海外贸易近30年,“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
1978年,汉口村集体创办汉口制香厂。2006年,“永春篾香”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7年,达埔镇整合全镇香业资源,建设永春篾香产业城,即香产业专业园区。经过多年发展,2014年4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授予永春达埔“中国香都”称号。2016年9月,“香都小镇”被列入福建第一批特色小镇建设名单。
“中国香都”的香文化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时代背景下中西方的香产品与文化碰撞的结晶。永春县达埔镇长林纪东表示,“中国香都”的建设有助于香产业的集群效应和规模抱团发展,对香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中国香都”香文化博物馆位于达埔镇中国香都如意广场,该馆集陈列、收藏、研究等功能为一体。馆内展品近千件,其中香药120种,香品、香具700多件,还有丰富的书籍文稿、影音资料。林纪东说:“香文化博物馆是永春打造‘中国香都’历程的展呈。”
彬达制香厂是入驻中国香都香品产业园(一期)企业之一。近年来,该厂推进香产业转型提速。香产业从宗教朝拜向保健养生、文化创意、居家用品等方向转变。
永春县达埔彬达制香厂总经理曾志彬表示,制香厂1983年成立。2012年10月,“具有抗过敏反应的‘彬达’香新产品研发评审会”在达埔镇举行,这是该镇打造篾香产业产学研结合的一个新成果。如今,制香厂年产量30~40万吨,30%为保健养身香,主要销往国内及东南亚地区。
安溪茶文化博物馆中呈现的制茶工艺设备。中国网 栗卫斌/摄
从个体户到合作社 品牌建设打造“有身份证的茶”
安溪铁观音自古就是“一带一路”重要的中国符号,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的兴起,安溪茶叶就作为一种重要商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
安溪县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地处安溪县西南部,2008年成立,现有社员158户,管理茶园面积1800亩,合作社资产逾千万元,现已作为全省合作社推广模式。
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刘金龙表示,过去茶园分散经营、生产效率低下。每年生产的茶叶全部用于商贸交易来解决温饱问题,当地茶农泡茶也只能使用茶梗。成立合作社以来,通过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管理,重新改造低效茶园、量身定制茶树肥料、创新病虫害防治方法,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逐年提高。合作社进入良心运作后,茶农收益得到大幅度提升,如今每户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
为打造绿色品牌,合作社创制“有身份证的茶”。每一泡茶都可通过条码查询,从源头跟踪该茶叶的产区、管理操作细节、采摘时间等,确保茶叶质量安全。2010年9月,1800亩无公害茶园成为全国农技推广茶叶示范基地。2014年2月,该合作社被农业部评为“中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15年再次被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今年以来,安溪茶叶出口日本、俄罗斯、东南亚等地,出口额增加几十倍,”刘金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