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小德发生的一件大事,网上啊,朋友圈啊满满都是被这大事件刷满屏。
昨天德化白瓷国博展正式开展啦!!!
106位大师181件陶瓷精品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微信朋友圈、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咱德化白瓷
昨天晚上不知大家有没有看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也播出咱德化白瓷!!
△视频为:全世界收视率前列的《新闻联播》8月20日晚
播出15秒的“德化白瓷”报道
△视频为:CCTV新闻频道,
于2017年8月20日15:48分播出2分28秒时长的
《181件德化白瓷精品国博展出》
如果您太忙而错过这件大事
没事,小编带你一起来了解咱德化的德化白瓷是多么牛逼!!
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
8月20日,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一一2017年德化陶瓷艺术在北京国家博物馆成功展出。
106位大师181件德化白瓷精品亮相国家博物馆
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省文化厅、泉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德化县人民政府承办,泰华宸美术馆协办,展览时间从8月20日至9月1日。展览分为两个区域和主题,在国家博物馆北2和北3两个展厅共展出106位德化陶瓷艺术家181件作品。第一个展厅为“云端高淼”,主要展示和宗教相关的观音、罗汉、力士等瓷雕作品,表现宗教文化的圣洁和慈悲;第二个展厅为“人间万象”,展示帝王将相、窈窕淑女以及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时兼顾创新型、写意和抽象的作品。展览期间,同时还特别展出了部分出土的原始青瓷样本,让参观者感受德化悠久灿烂的陶瓷历史文化。
德化县委书记梁玉华讲话
德化县委书记梁玉华在致辞中表示,“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德化白瓷艺术展”有幸在国家博物馆举行,这是继“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今年2月份在德化启动后的又一件文化盛事,是对德化千年陶瓷文化的肯定,是对德化“中国白”陶瓷艺术的肯定,必将扩大德化陶瓷在世界陶瓷文化艺术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必将推动德化陶瓷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梁玉华说,通过这次展览,全面宣传和展示德化陶瓷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厚重的文化,期待更多的朋友了解德化、认识德化、亲近德化。她希望本次展览能够成为德化陶瓷与国内外陶瓷爱好者、从业者的一次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成为德化与大家的一次美好之约、难忘之旅,尽享德化白瓷之神韵,领略世界瓷都之风采。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在致辞中指出,“丝路使者 ‘中国白’再出发——德化白瓷艺术展”是国家博物馆与德化共同精彩呈现的一次德化窑“中国白”艺术盛会,展览作品各具特色,有的注重传承古法,有的着意开拓创新,不仅有宗教人物雕塑,还有日用陈设摆件,题材广泛,造型多样,无不展现出创作者灵敏的创作思维、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高超的制瓷技艺。
数字艺术研究所所长王艺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美术学博士、经济学博士、数字艺术研究所所长王艺认为,此次参展作品呈现多元化,包括传统佛造像、人物塑像等规仿严谨的效古之作,也包括日用陈设摆饰等机杼自出的清韵新品。众多陶瓷艺术家努力汲取古代先贤之精华,并与当代艺术语言相结合,作品具有鲜明的表现性和个人风格,体现了当代陶瓷艺术的价值追求。
部分展出作品
许瑞峰作品:自在观音
郑志德作品:高山流水
“德化县特殊的瓷土和其他窑口不同,白瓷的特殊性使其既能表达传统艺术又能体现当代思想。因此在选择展品时,我们既重视国家级大师的大作,也重视年轻匠人的新作。”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献忠
德化蕴玉瓷庄第四代传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献忠此次携三件展品来京参展。在主办方提供的作品简介中,他的作品极富禅意:
一个手指,一条衣褶。没有传情的眉目,却保留了一份气质。就像水中的倒影,“像”模糊了,“气”却是真实的。
苏献忠说:“德化瓷塑从哪里来的?从明代?它不可能在明代突然间就成为这么成熟的雕塑体系,这里面一定有器型、装饰物等不断演变的过程。”
“明代时,像德化这样用陶瓷做人物雕塑的不多,多是做器物。古时候德化宗教很兴盛,有很强的宗教诉求,从明代到近现代,德化著名的瓷塑家其实很多都有给寺庙做佛像泥塑的背景,像我的曾祖父也是。”
“去年我一整年没有做雕塑,而是在思考雕塑对我有什么意义。我现在雕塑做得很少,而是做‘观念’——用白瓷做纸,一张张像纸一样。纸是‘四大发明’之一,瓷,中国是母国,这两件东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见但也是很容易就被遗弃的,我想把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
苏献忠作品:院
“若似别离,若有所意。远处竹声入,云谁之思。”
苏献忠作品:般若
苏献忠作品:守静
邱双炯作品:三面千手观音
有说“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用“薄胎瓷塑”的技法塑造出了“见过最生动、惟妙惟肖”的十二钗雕塑。
此次“中国白”展品既包括庄严肃穆的传统宗教雕塑,如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邱双炯创作的 “三面观音”。
“我们希望观众能通过这次展览,对德化陶瓷的材料、工艺、作品、艺术家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也希望大家对它的未来有更多期待,因为用这一类材料还可以做许多类型的作品。比如,将欧洲极简艺术作品用德化白瓷来表现,一定会相得益彰。”
关公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
“我是5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学陶瓷毕业的。后来我们成立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在和清华大学合并了,我就是学陶瓷的一个普通教师。”
这位“普通教师”可不普通。85岁高龄的张守智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教授,同时兼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等多项社会兼职,是我国著名陶瓷艺术设计家。
张教授早在50年代就参加了“建国瓷”和“钓鱼台国宾馆用瓷”、外交部“中国驻外使馆用瓷”、人民大会堂“国宴瓷”等瓷器用品的设计和监制,1992年获国务院授予“为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荣誉称号。
特邀前来观展的张教授对说:“明代以后,全中国陶瓷雕塑的发展都受益于德化白瓷。解放初期在中央美院上大学时,老师就给我们讲德化陶瓷,带我们参观故宫的白瓷达摩像。”
“改革开放以后,德化是世界工艺瓷的生产基地,到了德化就可以看到世界各国人民生活当中的陈设品、艺术品。现在我们德化这么多年轻人和老一代陶瓷家都在弘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瓷雕艺术,我们应该把它发展成一个很好的文化产业,有我们自己的品牌。”
展览过程中,除张教授外,展厅中还有多位展品作者、陶瓷艺术家在为观众做免费讲解。
王艺(左)为外国友人免费讲解
仅在展览开幕后的2小时内,观展人数就超过千人。有国博工作人员表示,上一次见到如此盛况,还要追溯到今年3月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
观众在参观“中国白”展览时,既可全程拍照、录影,还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来获取相关展品介绍信息。观展者中既有中国学生,也有外国友人,既有耄耋老者,也有少年儿童,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展览现场,人气火爆
外国艺术家参观展览
观展者争相为展品拍照
为配合此次展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丝路使者 “中国白”再出发——2017年国博德化白瓷艺术展作品集》,入选国博的106位作者181件作品以及德化陶瓷博物馆的馆藏作品均选入《作品集》。
今年评选出来的世界陶瓷之都的LOGO首次登上封面。开幕式现场,德化陶瓷界的大师、新秀以及参加第二届中法文化论坛活动之一——“中国白”国际艺术大奖赛国外艺术家驻地创作的外国朋友代表等接收并开封《作品集》。
展览持续到9月1日,意犹未尽的小伙伴们,赶紧预约去国博一饱眼福吧!
新闻链接
德化——世界陶瓷之都
德化陶瓷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是我国三大古瓷都之一、民窑的典型代表。德化陶瓷以“白”见长,瓷雕技艺享誉天下,早在宋元时期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被誉为“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现有陶瓷企业26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2016年产值199.5亿元,是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家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获评中国瓷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荣膺全球首个“世界陶瓷之都”。
1德化瓷最大的特点是:白
因瓷土品质优良,含铁钛等杂质成分少,洁白细腻,所以德化瓷以“白”见长,瓷质致密,胎釉纯白,以温润、明净、典雅、精巧的玉质美感驰名中外,被誉为“象牙白”、“鹅绒白”。 法国人将德化白瓷命名为“中国白”,认为是“中国瓷器之上品”,标志着白瓷制作工艺达到颠峰,代表了世界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
2德化瓷最独特的技艺是:瓷雕
德化瓷的独特技艺在于雕塑,堪称“世界瓷雕之都”。德化瓷雕历史之久、题材之广、手法之多、水平之高、特色之著、影响之大是中国任何一个窑口都无法比拟的。特别是明代以来,以“瓷圣”何朝宗为代表的陶瓷雕塑大师,开创了捏、塑、雕、镂、贴、接、推、修“八种技法”, 作品造型优美,气韵生动,被视为“东方艺术珍品”,从而“天下共宝之”。 2006年,德化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现今,德化已成为全国白瓷雕塑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品种最多、质量最优、技术最先进、发展最迅速、后劲最强的窑口。
3德化瓷是古代“海丝”最重要的商品,比黄金还名贵
从北宋开始,德化窑一直以外销为主,从东亚、东南亚到东北非、中东,再到欧洲、美洲,直至今天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中国首个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
宋代沉船“南海一号”上一万多件青白瓷、清代沉船“泰兴号”上35万件青花瓷都是来自于德化,见证了古代德化陶瓷出口的辉煌历史。现在,世界还有40多个知名博物馆将德化瓷作为“镇馆之宝”。
本文来源:CCTV、观音德化、 一叶方舟、书同君 百万庄的小星星、网络、由中华陶瓷网小编整理,如若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