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件德化白瓷亮相国家博物馆●追踪
听陶瓷大师们讲德化白瓷的故事
“德化” “中国白”又上热搜了。8月20日,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德化白瓷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汇集了106位德化陶瓷大师的181件作品(详见早报8月21日A07)。据介绍,该展览将持续到9月1日,在艺术展闭幕式上,将举行“中国白”作品捐赠仪式,届时会有一批大师作品入选国家博物馆珍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展会上不仅展出久负盛名的邱双炯、苏献忠、陈明良等国家级大师的精品,也有省级艺术大师的精彩之作,更有一批陶瓷新秀们的作品。近日,记者走访部分参展大师,听他们讲述参展作品,以及他们与德化白瓷的故事,与读者一起感受德化白瓷之美。
■早报记者 陈小芬 吴嘉晓 通讯员 王双季 李宏图 文/图
邱双炯
《三面千手观音》
【邱双炯】
2.25米《三面千手观音》 堪称“世界瑰宝”
一走到国家博物馆“德化白瓷艺术展”展厅入口,一件洁白无瑕、晶莹剔透的“千手观音”立即映入眼帘。这尊名为《三面千手观音》的作品,高2.25米,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邱双炯得意作品之一。作品以佛教题材和内涵,倡导慈悲、慈善、无敌、无畏的精神意境,采用“中国白”独特的材质烧制而成,在艺术表现上,增加旋转的动态功能,达到动静结合的表现力。作品比例匀称,纹饰细腻,表情传神,“千手”姿态各异,无一雷同,令人叹为观止。“中国白”如此大体量瓷雕塑像,堪称“世界瑰宝”。
今年86岁高龄的邱双炯是当下德化白瓷活跃艺术家中的最年长者。他曾表示,“中国白”瓷塑素以精雕细刻见长,很难制成大型作品。为烧制这些大型作品,他重新钻研瓷土配方、瓷坯成型及烧制工艺等环节,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历时一年多才完成。
除了这件2.25米高的《千手观音》,展会上还展出了邱双炯大师的薄胎瓷塑《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作品,以及另一件1.39米高的《千手观音》。
陈明良
《得道》
【陈明良】
首都博物馆办个展 作品《得道》被收藏
陈明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高技能人才。此次他的两件参展作品有《得道》、《梅花香自苦寒来》。《得道》是一尊老子的瓷塑,2015年陈明良在首都博物馆办个人作品展时,《得道》被该博物馆收藏。
《得道》作品为老子安然高坐于山石上,双目微合,右手持拂尘,左手食指指向天际,似乎告知世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一不通,无一不晓。作品表达了以“静”得“道”、道法自然的最高境界。
《梅花香自苦寒来》取古代壮元为题,状元坐于敢斗霜雪、疏放冷艳的梅花下,意欲十年寒窗苦读,终将像梅花一般,挨过寒冷冬季,于寒冬间散发出那诱人的芬芳。作品勉励人们勤奋学习,创造美好家园。
陈明良说,这次参展作品很齐全,有现代题材,也有传统题材,参与者除了老一辈陶瓷人外,还有很多年轻人参加。这样的展会不仅让白瓷得以向更多人展示,对德化陶瓷的发展也大有帮助。
赖礼同
《万世师表》
【赖礼同】
2.219米《万世师表》 创大世界基尼斯记录
历时三年多,一直做到第10尊,这一单体高2.219米的孔子瓷雕塑像才成型,取名《万世师表》,并于2013年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为世界上整体烧制最高的瓷雕塑像。因体积太大,本次参展的是缩小版,高度为48厘米左右。
2011年年初,德化复建文庙,要量身定做一尊大型孔子瓷雕塑像,赖礼同揽下了这活。因为体量大,他花十几万元打造了一个高3米多的窑炉。从雕塑胚体开始,单单优质“中国白”泥料就用了4吨,打模用了近百天,前后花了一年多时间,才把这尊陶瓷塑像塑造成型。之后还进行修胚、施釉、烧制。
“1300多度高温下,烧了五天五夜,我们守着窑炉不敢合眼,随时准备应对停电或调节温度。”赖礼同说,为烧制成功该作品,最多时师徒30多人一起奋战。
陶瓷要烧制出这么大体型的雕塑,几乎不可能,所以当景德镇陶瓷学院的相关领导得知此事,对他表示怀疑,称景德镇最高才1米多。为了证实,该学院相关人士还跑到德化,在德化文庙看到这座孔子陶瓷雕塑时,他们惊呆了,直赞“德化陶瓷大师厉害”。
陈仁海
《世博和鼎》
【陈仁海】
《世博和鼎》保额5.6亿 上海世博会镇馆之宝
陈仁海有4件作品出现在展会上,其中《世博和鼎》曾出现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是镇馆之宝,世博组委会特为此作品购买了保险,保额5.6亿元。
《世博和鼎》,鼎高129厘米,直径72厘米,鼎的形态雄浑壮观,鼎身中国吉祥纹饰和世界和平标志性符号相映成趣,北京奥运记忆与上海世博精神完美交融;鼎内玉兰花、梅花、牡丹花、菊花争相开放,繁花似锦,巧夺天工,如脂似玉,一派生机勃勃的和谐景象。然而作品烧制成功背后有多“难”:配方难、制坯难、成型难、刻画难、捏塑难、装窑难,更难的是必须经两次1310度高温烧制。据悉,陈仁海以独家秘制的原生态中国白陈泥,运用中国白瓷花捏塑技艺,合三十多人之力,历经三年多精雕细磨,才制成这世界第一尊纯手工制作的大型孤品瓷鼎。
陈金通
《岩》
【陈金通】
72道工序制出《岩》 首个作品进国博
陈金通,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省陶瓷艺术大师,从业20多年来,创作无数作品,获奖作品众多,此次作品《岩》进国家博物馆,让他非常激动。“这是我第一个作品到这么高规格展馆展出。”陈金通说,《岩》是他2015年创作的《三十三态观音》系列中的一件,作品采用德化独有的天然原矿瓷土为原料,历经雕、刻、塑、捏等七十二道工艺手法精心制作,采用无施釉高温烧制而成,产品瓷质坚密莹厚而细腻,油脂感强,润度高透亮,玉质感十分足,手感滑腻厚重,品相高雅。
陈金通介绍,岩窟本身寓意宇宙,又表示生命诞生之源的母胎,观世音坐在石窟中,代表宇宙生命之神,也就是人类生命之神的原形。展览的《岩》高30多厘米,现在他想挑战50-60厘米甚至更大造型的《岩》。
陈金通的作品不上釉也能彰显朴而不素、雅而不俗的白瓷质感,滑如脂、润如玉,令人爱不释手,有人将这瓷质称为“羊脂白”。能有“羊脂白”要归功于陈金通到处寻找原矿瓷土。陈金通说,8年前他就到各地寻找瓷土回来调配,除了找瓷土艰辛外,要研制成功这样的瓷土配方也需历经无数次的实验。
吴志勇
《静》
【吴志勇】
追求艺术本真 携两“观音”参展
吴志勇2004年开始从事瓷塑创作,经常到陈明良大师家串门,学习瓷塑技艺。未接受过正规系统的艺术院校教育的他,坚信“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道理,创作的瓷塑观音作品有别于传统观音造像。他这次参展的两件作品为《静》《自在观音》。
《静》表现为观音端坐于方形岩石底座之上,双手自然收于腹中,长裙裙摆与底座结合得天衣无缝;面部表情静谧安逸、端庄慈祥,给人一种极度安详宁静的气息。《自在观音》则利用白瓷的特点,与一般正襟危坐的菩萨不同,自在观音的右脚屈起,静定于一片荷叶上,左脚自然垂下,伸展若初开的莲花。她的坐姿随意自然,右手自在地放在膝上托腮沉思,她看向远方,以无限的慈悲关心着世界众生。
曾素妹
《龙行天下》
【曾素妹】
龙塔里塑人物 百年来德化第二
曾素妹,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此次展览的作品《龙行天下》,曾获第四届天津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古典红木家具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据悉,该作品以德化陶瓷文化为底蕴,以古代中国龙舟为蓝本,为纪念郑和经泉州港下西洋600周年,结合泉州海丝文化而创作的作品。
乍一看,这是一条龙船,而龙船中有人物。曾素妹称,百年来,在德化她应该是第二个在龙塔里塑人物的人。作品采用洁白如玉的中国白材质,结合浮雕、镂雕、圆雕、捏雕、堆雕等技法,造型精美鲜活、韵律流畅,既有粗犷的龙船,又有精致的亭台楼阁和逼真的人物形象,虚与实、动与静结合,仿佛一幅隽美的太平盛世画面跃然舟上。
叶云凤
《灵芝弥勒笑佛》
【叶云凤】
样本雕刻一年半 《灵芝弥勒笑佛》进国博
笑佛袒胸露腹,左手捻珠,右手执一支灵芝,安详静坐,神情和蔼,开怀自在。这是展会上叶云凤的处女作《灵芝弥勒笑佛》。
这位1985年出生的女生很爱笑,作为一名年轻的陶瓷创作者,能有作品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她说“还没缓过劲来”。“真的太开心了,这是我烧制成功的处女作。”叶云凤告诉记者,小时候她第一次在德化陶瓷厂看到精美的瓷器时,感到非常惊奇,也因此与陶瓷结缘。2004年,叶云凤拜师邱双炯大师,2012年开设自己的陶瓷制作工坊。
受老师影响,她创作的弥勒陶瓷雕塑最多。2013年,叶云凤开始创作《灵芝弥勒笑佛》,单样本雕刻就超过一年半时间。为了让弥勒佛的神韵体现到位,她多方请教老师傅。最初该作品的底座是空的,弥勒坐上去没法撑住,为了寻找支撑方法,又请教大师,最终烧制成功。
林灵月
《八仙过海》
【林灵月】
将“八仙过海”故事 带进国家博物馆
展会上,一件《八仙过海》瓷塑引人驻足。看着作品,好像在听一个故事:相传白云仙长有一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渡海。该瓷塑的创作者是林灵月,她初中毕业后开始接触陶瓷、学习修胚等基本功,整整打了12年基础,又花4年时间拜师学造型基础、创作理念等专业知识。她的创作扎实,从最初的模仿到独立创作,作品得到众人赏识,曾有多个作品获奖。
《八仙过海》以神话故事为题材,以优质的德化瓷土用多种手法将人物表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作品中龙与水浪的表达,也生动有趣。作品整体看起来精致细腻。
李璋高
《待》
【李璋高】
带着“仕女”去参展 创作手法大胆写意
李璋高,1982年出生,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他创办陶瓷研究所,走上陶瓷雕塑创作自主品牌的创业路。在十几年的学艺和陶瓷雕塑创作中,他始终坚持自由创作理念,在继承传统雕塑的基础上,不断尝新。这次他有三件作品参展,《和平观音》《俏皮》《待》。李璋高说,他创作的“观音”借鉴了北魏、西魏、北齐时期的雕塑风格,“仕女”创作手法比较大胆、写意,也结合了现代的审美。
李璋高说,他的作品第一次从德化走进国家博物馆,这样的机会对年轻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以前的作品以竞赛类多些,今后的创作方向会少一些商业气息,增加更多艺术类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