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业巨资改造让环保升级。
佛山陶瓷业声名远播。
佛山陶博会吸引八方来宾前来订购。
目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增加了佛山建陶产业对人才、资本的吸引力。欧洲不少设计公司主动落户佛山,与佛山陶企合作开发适合本土市场的新产品。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一流设计师、技术人才纷纷来到佛山扎根,与佛山共融,大大推动了佛山陶瓷产品的创意设计水平,提升了产品档次,对佛山陶瓷以高端定位走向全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大趋势
建陶产业是佛山传统产业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这个“老行业”带来了“新契机”。去年至今,佛山建陶企业不仅联合了湾区内的企业建立了产业联盟、设计联盟、出口联盟,而且加快了走出去的脚步,到全国各区域,到东南亚、非洲等地设立生产基地。同时推动了生态环境的升级,佛山知名陶企纷纷投入重资进行环保改造。
产业聚集:
湾区建陶产业占全国四成
“2007年之前佛山建陶产量占全国40%以上,‘双转移’之后,仅占全国产量的12%。但‘大湾区’内的建陶产业规模仍然接近2007年之前的占比,如何发挥湾区建陶产业合力也是我们目前要研究的课题。”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罗青表示。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佛山陶瓷已经成为产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善,装备技术先进,品牌效果好,创新能力强,影响辐射面广,社会就业者众,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同时也是极具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产业。佛山现有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加工企业267 家,有331 条生产线。2016 年产值1024 亿元,2016 年出口26 亿美元。出口数量和金额在全国陶瓷产区继续保持领先。
佛山市原有建筑陶瓷生产企业500 多家,2007~2010 年,关停一些中小陶瓷企业,保留了62 家重点企业。在“双转移”政策引领下,佛山陶企作为主力军在全国40 个建陶主要生产基地布点。向珠三角周边地区和全国各省扩张转移了300 多家企业,500多条生产线。
目前,佛山建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左右,加上佛山陶企在外地扩张转移的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40%以上。而泛珠三角建陶产区仍然是全国最大的建筑陶瓷产区,广东共有陶瓷生产线1062 条。意味着“湾区”内的建陶产业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建陶产区之一。
抱团出击:
众陶联成功改造产业链生态
过去佛山建陶企业能够生产外面所需要的产品,但是没有完全把握好市场,大湾区建设将更好地带动区域的联合,增加区域的吸引力。佛山建陶企业及时抓住机遇,联合作战,抱团出击。去年3月,由15家企业抱团发起成立了产业互联网平台——众陶联,去年10月上线。
该公司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总经理李重光介绍,经过大半年时间运作,总共有2500家企业通过众陶联进行了采购交易,网上交易达到240亿元。从供应链切入改造了产业链生态,比如原煤采购质量明显提升,透明化采购,从源头分开报价,企业可以快速掌握变化,中间费用大大减少。将包装纸箱标准化使成本下降了,整个行业企业用电成本也大大下降。抱团开拓市场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很多项目的认可。在粤西联盟有一个很大的建设集团,将700亿美元的工程项目报备到众陶联寻求合作,海南的一个项目两年内采购40亿元的陶瓷,都在和众陶联合作。
生态发展:
巨资改造环保升级
佛山建陶产业链的成熟度在全球都是排在前列的,但佛山的建陶企业在技术创新、智能制造方面的水平一直不高,同时还缺乏高水平的会展平台。大湾区建设给传统建陶企业带来更强烈的自我提升和转型升级的需求。
欧洲的很多设计公司也相当重视佛山陶瓷区域市场,有不少设计公司主动落户佛山,与佛山陶瓷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开发适合本土市场的新产品。更吸引了很多欧美设计师扎根佛山,金意陶、兴辉等陶企都引进了意大利设计师。家居市场也迎来了加“速度”,更多家居建材类连锁商业机构纷纷进驻佛山,如去年进驻桂城的宜家,以及进驻季华路绿岛湖商业圈的吉盛伟邦也将在本月开业。
“建陶要跟上大湾区发展的需求,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更好地面对全球竞争,必需创造更好的生态发展环境,近两年佛山建陶企业在环保上花了大力气也投入巨资,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佛山陶协秘书长罗青表示,佛山市环保局7月发布了上年度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中,5家企业被评为绿牌,其中陶企占了2家,此外还有蓝牌陶企8家,折射出的正是佛山建材类企业近年来越来越自觉强化的环保意识。
比如,蒙娜丽莎集团在西樵山脚下的生产基地,厂房设备有一定的历史,为了3个排污口的综合烟气治理,蒙娜丽莎集团投入巨资进行招标,每个排污口都分别投入了3000多万元,二氧化硫、颗粒物、氮氧化物排放在线监控均达到国家标准,甚至比国家标准更严。
环保是陶瓷生产企业的生命线。蒙娜丽莎的愿景是:“在美化建筑和生活空间的应用领域,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领军企业。”当然,成为“绿牌”企业,还能享受9大优惠性政策,如积极支持其行政许可申请事项、优先安排环保专项资金或者其他资金补助、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等。
出谋划策
建陶
要做加、减法
李重光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对于建陶产业是一个很好的历史机遇。大湾区内可以快速整合粤港澳建陶产业各自的优势,增强湾内产业的合力,促进其健康发展和产业升级,同时湾内还可以输送很多新的商业模式、新的金融资本、人才、实现自我的优化。
对外,大湾区竞争力之强,既有产业基础,更有雄厚的资本和设计的力量,还有务实的市场拓展的传统,大湾区建设更增加了对外部资本和全球人才的吸引力,在全球产业分工中会占有更多的先机。佛山建陶产业要抓住机遇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加快发展速度和创造更好的生态发展环境。
罗青认为,对于佛山建陶产业来说,在抓住发展机遇的同时,要做“加减法”——在产能上做“减法”,目前全国建陶产能过剩,不能再盲目扩产,要将产能减下来。而在设计创新上则要做“加法”,不仅要学习意大利的设计,还要创新,把中国文化之美加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