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记者团来到泉州,感受泉州作为闽南文化富集区的独特魅力。
“孙悟空,吃我三剑,我就把芭蕉扇借给你!”戏台上的铁扇公主对孙悟空大呵,并挥舞手中双剑。人偶手脚舞动,与声音无缝配合,坐在前排的观众才能看清丝线动向,鼓声弦乐嘈杂错落,不绝于耳。这是泉州提线木偶剧团表演的《火焰山》,为该团保留剧目。
表演者既要操持手中丝线,也要念台词,唱台词,难度极大。因技艺高超剧目精彩,演出时也极受观众喜爱。
(泉州提线木偶戏《火焰山》)
90后创排木偶戏
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据文献记载,至迟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此后历经宋、元、明、清以至当代,传承不辍。至今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
泉州提线木偶戏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12月泉州市木偶剧团、晋江市掌中木偶剧团和漳州市木偶剧团捆绑申报的《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
木偶戏的主要传承者泉州市提线木偶剧团,自1952年建团以来,创作演出了许多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剧目,《火焰山》正是其中之一。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剧团在国内外演出近四千场,场场火爆,屡获大奖。
该团艺术总监王景贤向凤凰文化介绍,目前剧团新排的《火焰山》,主力为年轻人。提线木偶戏作为重要非遗项目,核心是后继人才培养。目前正在实行“三位一体”的后继人才培养方式,既跟艺术学校结合,挖掘潜在传承人培养,又跟幼儿园中小学结合,建立兴趣班,亦培养欣赏者系列,拓宽传播渠道,因为“没有观众喜欢,再好的演出只能给自己看”。
(《火焰山》表演中)
近年来,国家的重视前所未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实施,中央到地方建立各级保护网络,但是如今培养传承人,比过去难度更大,招生不容易。“家里就一个孩子,家长们望子成龙,只盯着名牌大学”,愿意学习实践木偶戏的年轻人,非常难得。
木偶戏对表演者要求极高,“天上地下前台后台,高度配合。也锻炼了年轻人的集体观念,多变的能力。”团里恢复了师徒制,口传心授,手把手教,从传统戏到小节目演出,给年轻人机会,上台锻炼,先是录音版的,再到今年排完整版,团里专门请了资深导演来给年轻人排戏,就是为了把这个珍贵的文化遗产传下去。
“再好的非遗,没有传承,今天再好,明天就没了。我们不能停、等,有困难要照做,我们还在努力。”王景贤依然充满了信心。
绮丽南音
泉州南音,在传承中也有类似处境。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被称为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起源于唐,形成于宋。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泉州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主要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华侨居住地区。
2002年,泉州市启动南音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工作,通过推动南音教育、学术研究、典籍出版和完善硬件设施等系列举措,促进南音的保护和传承,取得丰硕成果。2002年,南音被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音专业的学生在排练,脚踩金狮)
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白燕,任教于泉州师范学院,长期负责南音的教学、培养人才工作。她向凤凰文化介绍,全世界只有两个专业的南音演出团体,一个在厦门,一个在泉州。南音的曲词既有方言又有古汉语,比较深奥,也多为男女哀怨情绪,亦有唐诗宋词入曲。近年在传播创新中,古曲新词、古词新曲皆有,如以丝绸之路、劳动模范、公安干警等为主题的新词,也有《三更鼓》、《直入花园》这样的传统名曲。李白燕于1994年在央视春晚表演的《酿就春光似酒浓》,为南音新作。
(南音古指曲谱)
泉州南音的发展也在实践“引进来、走出去”,去世界各地演出,展现民族文化成果。从去年到今年,李白燕就率团去西班牙、葡萄牙、波兰等国家参与福建非遗项目展示、无国界音乐演出等。除了传统演出还有创新,融入交响乐、迷笛、民乐等,尝试多元推动发展。
泉州闹市区的文庙也是一个传播窗口,业余团体在此地常年演出,喜爱南音的观众也可以上台即兴表演,融洽欢快。
(泉州古文庙的南音表演)
李白燕还介绍,泉州南音在90年代已经进入中小学课堂,起劲举办了27界中小学南音比赛,推广很好,举办了12界国际南音大会唱,也举办了数场学术研讨会。
她同时也感叹艺术造诣之难,“艺术家没有三十年是熬不出来的,三五年是不行的,没那么容易”,现在的南音传承,需要老师手把手教,也需要学生有心、静下来、有感受力。李白燕坦言,自己是在为这个行业的传承坚守,不然早走了,本土的条件虽然比较艰苦,但是在本土传承是根本和使命。
李白燕说,她的梦想是南音从泉州走向世界。
德化白瓷
德化县位于泉州市北部,被誉为“世界陶瓷之都”。德化陶瓷以“白”见长,瓷雕技艺享誉天下,早在宋元时期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被誉为“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德化白瓷更是装点了不久前举办的厦门金砖会晤。
提到德化白瓷,有一个人的名字无法忽视,就是邱双炯。这位出生于1932年的工艺美术大师,是当代知名雕塑艺术家,于1993年创办了“福建省德化凤凰陶瓷雕塑研究所”,首创“陶瓷薄胎彩塑”新工艺,如《贵妃醉酒》、《贵妃出浴》作品等。“水溶性陶瓷彩饰颜料”应用在传统陶瓷雕塑作品上,使作品更显典雅和古朴,代表作有《十八罗汉》等,他擅长传统历史人物造型,题材广泛,主要作品有历史人物、佛、道、儒等造像,在多次展评中作品荣获多项大奖。其数件作品被国家故宫博物院收藏。
邱双炯曾担任德化县委副书记,任职期间,德化成功地推广以电代柴烧制瓷器的新技术,促进了陶瓷业的迅速发展,实现陶瓷产业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邱双炯代表作,陈列于德化凤凰陶瓷雕塑研究所)
据了解,上世纪70年代末,德化有两家国营陶瓷厂、七八家乡镇厂以及30多家村办厂。瓷厂不多,可每个瓷厂都是一头“柴老虎”,消耗的木材量大得惊人。当时,每家瓷厂里都堆着一座座柴山,垒成宝塔状,底边长宽各有10多米,高5-6米。
据统计,1982年,德化陶瓷厂发展到100多家,年产值不过亿元,可年消耗木材多达10万平方米。照此下去,附近的森林将被砍光烧光。当时有专家测算,德化的林木蓄积量只能满足9年的瓷业生产需要。
“与那时陶瓷厂堆的木料塔相对应,周边山头都光溜溜的,连马尾松都被砍得只剩树梢的最后三个枝丫,成为名副其实的‘马尾’松了。天空也灰蒙蒙的,像整天被雾罩着,到外面转一圈,鼻子里都是黑乎乎的灰尘。长期下去,山秃了,空气混浊了,将给子孙后代带来无穷的祸患。”邱双炯曾公开谈过自己的痛心。
资料显示,1981年,第一条“电窑”在德化县二轻瓷厂试验烧瓷成功。这一技术改革的成功与推行,在能源紧缺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促进了陶瓷产业的持续发展,也使长期以来的“林瓷矛盾”难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冲,并顺利地过渡到后来石油、液化气的敞开供应时代,实行电、油、气并用烧瓷。
1991年春,邱双炯退休,着手创办“德化凤凰陶瓷雕塑研究所”,专心致志于瓷塑艺术的研究。2013年,邱双炯获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如今依然是德化白瓷活跃艺术家,且是其中的最年长者,“瓷”心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