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石湾举办2017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暨禅城区陶瓷工艺师职业技能竞赛 聚集新生代创作力量助推 陶谷建设)
■前日,在竞赛现场,潘柏林为参赛者答疑。
■兴趣组的小朋友在创作陶艺作品“嫦娥奔月”。
9月23日,禅城区石湾镇街道人社局在南风古灶举办“2017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暨佛山市禅城区陶瓷工艺师职业技能竞赛”。此次比赛,将“佛山市陶瓷艺术大师”称号评定纳入其中,是石湾镇街道今年举办“双创”活动中最高规格的职业大赛。
石湾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毛伟锋表示,此次比赛既是技能的比拼,也是陶艺文化的传播,更是挖掘、培养陶艺新人的一大举措,将为中国陶谷建设培育更多新生代的陶瓷创新力量。
■现场
国家级大师徒弟来参赛
本次竞赛设置了陶艺制作、陶艺拉坯和胎骨出毛三个项目,共吸引了127名专业陶艺人才和41名热爱陶艺的中小学生参加。今年的大赛无论是比赛规模还是参赛人数,都超越了历届赛事。
专业组参赛选手平均年龄为30岁,既有来自佛科院、广职院、华材职业技术学校等院校的学生,也有国家级大师的徒弟以及活跃在石湾本地的青年陶艺师。
在专业组现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黄志伟的徒弟肖检正在一丝不苟地用手指捏出人物身上的肋骨。他创作的作品是《悟道》——正在思考中的达摩。“做陶瓷人物是比较考验人的,要充分地运用细节表现人物丰富的表情,这很能体现陶艺师的水平。”肖检说,他创作的这个作品,不仅要让大家看到一个活灵活现的达摩,还要呈现出一种沧桑感,让人感觉到这是个经受了很多苦难的达摩。
从1999年就来到石湾,从事石湾陶艺创作10多年的肖检对这个比赛充满了期待,“这既是对自己过去努力的一种阶段性总结,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在另一边,来自石湾一小的余俊文第二次参加此次兴趣组比赛,去年他凭借作品《飞机》揽下二等奖。“这次我创作的作品是《坦克》,坦克上的发射器很难固定,很容易就会掉下来,但我有信心会做好的。”余俊文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陶艺知识,并进行实操,他对陶艺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次竞赛的评委由潘柏林、封伟民、黄志伟等国家、省陶艺大师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潘柏林表示,比赛不仅考验选手对传统技艺的掌握程度,更要考验选手的创新能力,而本次参赛选手整体水平比往届要高,让人感觉到有一股新生的活力。
■意义
聚集一批新生代创作力量
据悉,陶艺竞赛已成功举办了五届,而今年的比赛是禅城区陶艺竞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盛事。这次竞赛在总结以往比赛经验的基础上还把“佛山市陶瓷艺术大师”称号和陶艺推广先进单位评定也纳入其中。
“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竞赛,发现、发掘、培养、选拔陶艺人才,激发引导广大陶艺工作者和陶艺爱好者学练技能、崇尚技能、奋发成才,努力打造一支技术技能精湛的陶艺创作队伍,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构建初、中、高级技能人才梯次发展的职业技能人才高地,引领助推石湾陶瓷行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尤其是助推中国陶谷的建设发展。”毛伟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了解到,此次比赛的地点是在“中国陶谷”的核心区域——南风古灶。前不久,禅城陶谷小镇被确定为广东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示范点,成为广东唯一以陶为主题的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示范点。
目前石湾正全力以赴推进中国陶谷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建设陶瓷全生态链和城产人文高度融合的特色小镇,打造成为世界级陶瓷创新中心、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而陶谷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据统计,陶谷小镇集聚了25名国家级陶艺大师,59名省级大师,51名市级大师,300人以上中青年陶艺家,还有过千名创客在这里挖掘商机。此次比赛也为陶谷建设集聚一批新生代的陶瓷创作力量。
■延伸
建陶瓷学院打造人才高地
除了举办陶艺师技能竞赛外,毛伟锋透露,目前石湾镇街道正在谋划建设石湾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孵化培育陶瓷产业专业人才,为年轻人创新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从而打造陶瓷行业的人才高地。
石湾镇街道人社局常务副局长谢秀高介绍,石湾陶瓷职业技术学院选址在南风古灶,将引入专业的师资力量,开展陶艺雕塑艺术分析及传承、生活器具应用和研发、龙窑工艺传承及现代用窑技术分析和对比等一系列的课程。
该学院开办后,无论是陶艺工作者,还是“零基础”的市民都可以前往学习,这将打破陶瓷行业家族式和作坊式传承的培育模式,形成开放式、全生态链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届时,计划每年培养3000~5000名陶艺工作者。
潘柏林对学院的开办充满了期待。他说,当前,石湾正缺乏挖掘、培养陶艺新人的专业平台,陶瓷职业学院的开办不仅能为石湾陶艺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还能把陶瓷艺术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样,可以从学术的高度在更大范围内提高石湾陶艺的知名度,推动石湾陶艺的传承与创新。
文/珠江时报记者罗艳梅通讯员戎耀
图/珠江时报记者谭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