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被业界称作“瓷花仙子”“瓷花皇后”的郑燕婷,谈起自己的瓷花人生,字字句句里都洋溢着对瓷花的热情与钟爱。陶瓷已经成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朝夕相伴,不可或缺。本期“国礼大师”带你走近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郑燕婷,听听她的“国礼”创作故事以及她的瓷花人生。
□许文龙 王双季 文/图
郑燕婷
通宵多日 烧成样品
“作为国礼,我觉得文化是首要的。”于是,郑燕婷从自己擅长的“瓷花”入手,花两晚时间将样图画好,同时在专家的指导下,作品的主题也逐渐清晰起来。“虽然专家评价我的作品有创新,但很多细节还不到位,需要不断地优化和完善。”为了抓紧完成作品,今年除夕她只是简单与家人团聚之后,便投入到紧张的创作中,有时一做就是一个通宵。有时遇到困难,再加上时间紧迫,她甚至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不过,最终她仍坚持下来,说服自己“尽力去完成就好”。
今年2月,作品进入烧制阶段。为了密切掌握陶瓷的烧制情况,她早早地守在窑炉边,每隔一段时间就查看作品的烧制情况,一守就是18个小时。然而,烧制完成后,她打开窑炉门后,却发现2件陶瓷都没烧制成功。“当时已经失败了几十次,本以为那次会成功,没想到还是差一点点。”她说,由于距离上交作品的时间只剩2天,顾不上伤心的她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创作中。2月10日,当看到烧制成功的样品后,她激动地流下泪水。
为了做出更完美的作品,她仍不断地思考,对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我希望作品的每个花瓣,每一片叶子都能散发出艺术的光芒。”她说。
唯有用心 “花”才会笑
郑燕婷成长于陶瓷工艺美术世家,其父郑子添擅长德化少有的釉下青花设计和制作,郑燕婷自小随父学习陶瓷技艺,熟练地掌握了德化传统瓷塑技法,上世纪80年代她在德化瓷厂从事瓷雕产品的设计。那时候,她创作各种观音、麻姑、天女、嫦娥、“四大美人”等古代仕女、红楼梦系列仕女人物瓷雕,出口产值就达到三千多万元。
后来与瓷花工艺结缘,是因为一件获得金奖的陶艺作品《孔雀开屏》,作品中孔雀的羽毛看上去真假难辨,如此微妙精细的工艺一下子吸引了郑燕婷的注意,于是郑燕婷白天在厂里做瓷观音,晚上就在家里钻研捏弄瓷花。时光飞逝,当年那个还懵懵懂懂的她,现在因为出神入化捏制瓷花的技艺,已然成为德化瓷艺界家喻户晓的明星。
“人和花是相通的。人的心情好,捏出来的花就会好,反之则相反。花是有灵性的,人要有悟性,要细心去观察,要真心去感受和体验,要耐心去塑造,只有这样,瓷花才会开得美,甚至比真花还要美!”说到这里,她打趣地说起自己变成“采花贼”的趣事。原来为了能更加逼真呈现花朵真实的形态,她常常采摘邻居家的花朵回去观察,有时就把真花放在旁边,对照着一点点捏弄。
除此之外,她还去学习各种花卉知识、研究各种花卉图谱,从中汲取关于花朵的一切知识,俨然成了通晓百花的“花仙子”。“同一朵花,早上和中午的就不一样,花瓣纹理、形态变化以及枝叶的脉络逼真都要通过观察去发现不同!”因为有“较真”的精神,她的作品能让人感受到瓷花的灵性和富有生命力的朝气。难怪有人说“心情不好的时候,看看郑老师的作品,就可以治愈忧愁,获得鼓舞”。
王昭君
百花争艳
荷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