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陶艺文化展示活动上进行陶瓷拼贴。 邵剑平 摄
用大漆修补破损的陶瓷并用金粉装饰,用钨钢锥在白胎瓷器上雕刻出精美的纹样,在旋转的辘辘车上塑造各种器形……来自沪上高校、非遗传承人工作室以及陶瓷艺术家的现场展示,令观摩的孩子们发出阵阵的赞叹。另一侧的互联与未来区中,陶瓷拉坯彩绘手游APP、陶瓷3D打印、陶艺慕课学习网站,都令孩子们参与体验的热情倍增。
昨天,“互联网+中华文明”上海市中小学文物传播项目在中远实验学校启动。项目通过教育与文物博物馆行业的跨界融合,利用互联网为代表的创新成果与思维,组织引导和鼓励本市中小学以及校外教育机构,深入挖掘文物资源的文化价值,进行创作、创造和创新。
“互联网+中华文明”中小学文物传播项目有12个子项目,陶瓷课程因为开展较为成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由普陀区先行推进。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院长黄继忠介绍,和以往传统的陶瓷课程不同,通过“互联网+”开展的课程经专门的慕课网站,由高校和来自景德镇的专职教师进行陶瓷知识、文化的传授和相关文物鉴赏,再结合一些线下实践课程,可以让更多学校和学生了解和参与,以此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据了解,在陶艺之外,其他的“互联网+中华文明”文物子项目也将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转化为适合青少年体验的新媒体融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