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德化是我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近年来,德化十分注重陶瓷产业的发展,通过实施政策、文化、设计、科技和市场等“五个引领”,做大做强陶瓷产业,打响世界陶瓷之都品牌,合力推进“中国白”再出发。德化县在2013年12月成功创建首个省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基础上,通过培育技术、品牌、服务等出口核心竞争优势,打造“互联网+外贸”发展新引擎,助力陶瓷出口。2016年德化陶瓷产值199.5亿元,其中出口陶瓷137.64亿元,约占全国陶瓷出口总量的9%。以德化协发光洋陶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发光洋”)为代表的德化陶瓷出口企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经过20多年时间发展,协发光洋从一家传统的“红色”瓷厂,转型升级为具有自动化水平高、可连续化、规模化生产的现代化国际型企业,产品畅销美国、日本、新加坡、德国、葡萄牙等国家和地区。2016年,该公司纳税1353万元,自营出口贸易额1669万美元,位居德化陶瓷企业纳税第一位。
□本报记者 许文龙 通讯员 王双季 吴有森 文/图
陆镇源(右)在查看日用瓷产品
加强政府主导 政策扶强助微
近年来,德化强化政府主导,用好每年5000万元陶瓷发展资金,建设研发创新、营销展示平台,出台企业技改、股改上市、科技创新、工业设计、拓展市场等政策,扶强龙头企业,扶壮中小微企业。
早在1994年,新加坡籍华人陆镇源就看好德化陶瓷出口的发展前景,在德化县招商引资的带动下,来到德化投资。“没到德化之前,我的先生中文一个字都不认识,更不太会说。即便如此,他仍独自一人从新加坡来到德化投资陶瓷生产。他是我心中最勇敢的人。”陆镇源的妻子、协发光洋营运董事邓炜嫦说,由于丈夫刚到德化时人生地不熟,再加上语言不通导致沟通上的诸多不便,工作上很多文件需要她帮忙查看。
来德化投资陶瓷生产之前,陆镇源曾在泰国投资玻璃厂,在柬埔寨投资建设酒店,当时受文化差异及语言问题的影响,起步阶段同样非常困难。1994年,时任新加坡慈善工会主席的他在德化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吸引下,多次来到德化考察当地陶瓷产业的发展情况。当时有不少人反对他到德化发展,但他基于在泰国和柬埔寨投资的经验,坚信“万事开头难,只要坚持问题导向,方法总是比困难多”。
“虽然我中文不熟练,但当地人说的闽南语让我倍感亲切。如今我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德化,这里已是我的第二故乡。”他高兴地说。德化拥有丰富的瓷土资源、悠久的陶瓷生产和海外贸易历史,德化陶瓷在国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销售,且生产效益良好。这让他对德化精细陶瓷制品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
标准化流水线生产车间
机器代工成效明显,工人正在例行检查登记。
引进先进设备 重视科技创新
近年来,德化启动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计划,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增强研发实力,发展高科技陶瓷,鼓励更多企业引进生产线,推进机器换工。
1994年,陆镇源刚来德化投资时,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引进德国生产设备一段时间后,为他们提供陶瓷生产设备的德国那家机械厂破产了。经过集体商议和评估,他们最终决定将原有设备卖给其他厂家,转而购买日本生产的更为先进、操作更加便捷的设备。
“在我看来,陶瓷企业要发展,产品的质量最重要。只有严控产品质量,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和追捧,才能拓展消费市场。而要生产出好的产品,自然需要更好的、更先进的设备。”他笑着说,一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传统人工制作陶瓷的产量只有200件;而我司采用机器生产,每天产量高达2000件到3000件,生产效率了提升十倍以上。如今,公司的生产窑炉从最初的一条增加为四条,生产效益增加到原来的四倍。
协发光洋是机器代工助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先进陶瓷智能制造设备的引进,使传统产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自动化生产,实现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陶瓷企业选择了本土生产的机械设备。
德化县在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中,对企业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等,以及对企业购买先进陶瓷关键技术、专利或委托合作方联合进行核心技术开发,并在德化县落地转化产生的技术转让费、专利购买费、技术开发费用的10%给予奖励。同时,鼓励企业应用数控技术和智参装备进行智能化技术改造,对购置陶瓷生产加工先进设备80万元以上的,按购置发票总额的30%给予奖励;对向县域内陶瓷机械生产企业购买的设备,在以上奖励的基础上再给予5%奖励。
工人正在查看机器印花设备
提升管理技能 生产高质量产品
得益于德化县的政策支持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理念的深入人心,德化陶瓷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突破,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技能不断提高。许多企业建立持续稳定生产高质量产品的队伍,质量显著提升。
“经营一家企业,光有先进的生产设备还不够。如何科学地管理生产,同样需要不断学习和优化。”在陆镇源看来,企业好比一艘大船,企业的员工就像是船员,只有船上的所有船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艘大船才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只有培育出一个优秀的团队,才能真正将企业做大做强。
因此,公司成立之初,他首先抓的就是员工培训工作。他经常组织员工参加各类培训,加强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以及对公司发展的看法、意见和建议,时刻提醒他们要有“同舟”意识,互帮互助,共同为企业建设出力,树立他们的集体意识,增强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我到协发光洋已经16年了,公司为每一名员工都提供了平等的晋升机会和齐全的劳动保障,我的能力在这个优秀的平台上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成长。”该公司研发部经理范灿明自豪地说。
“我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只有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才能真正留住人才。”陆镇源指出,“同心协力,发扬光大”是公司成长发展始终不变的追求与愿景,而信任是维系企业与员工关系最好的纽带。
客人正在挑选高档餐具
重视产品设计 赢得市场青睐
世界各地做陶瓷的企业和个人很多,如果想要从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在产品设计上花更多的心思。一直以来,德化县都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并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陶瓷设计理念,提升陶瓷设计水平。
据统计,今年1-10月份,德化对美国和欧盟等传统市场的陶瓷出口继续保持正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持续增长,出口额达18689万元,同比增长25.34%。德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发生实际出口业务的陶瓷企业有132家,其中新增企业33家,成果丰硕。
为了满足不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协发光洋在日本、英国、新加坡等地区聘请了专业的设计师团队。“创新是企业保持健康发展的动力,有设计师和没有设计师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很大的区别。”陆镇源认为,“设计师设计的产品都是一系列、一成套的,且富有统一的文化内涵和特别的美学价值,相对于零散的单品,更受消费者的欢迎。”
近年来,该公司注重新产品的开发、研究与创新,目前已开发出多种窑变釉、印花、手绘、贴花以及综合装饰的产品,深受多家知名酒店的认可,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如今,该公司精心开发的“Luzerne”品牌产品在海内外市场均享有极高声誉:分别获得“中国驰名商标”“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福建省质量管理奖”“福建省名牌产品”“福建省著名商标”“百家明星侨资企业”等荣誉称号。于2010年1月取得清真认证Halal证书,成为全球第一家通过清真认证的陶瓷产品生产商。
车间内摆满日用瓷坯体
了解消费需求 提升品牌效应
做生意,竞争在所难免。在陆镇源看来,要超越竞争对手,从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关键就在是否能真正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为此,协发光洋每年都会组织员工到相关国家和地区考察,带着公司的产品去参加国内外高档次的展览,以此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市场潮流的变化。
“消费者在购买陶瓷时,经常会货比三家,如果没有真正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即便产品自身质量做得再好,也很难打开市场。”他说,公司十分注重收集消费者反馈回来的产品评价和建议,并以此为参考依据,不断优化和升级产品。此外,该公司还通过市场调查,了解竞争对手的市场动态,科学规划公司的发展策略,确保在服务、质量、价格、品位、设计、信誉等多方面得到提升。
“未来,市场挑战依然存在。我坚信,只要我们继续秉承‘和谐、乐观、敏捷’的经营理念,直面挑战、迎难而上,就一定能促进公司不断发展进步,逐步实现培育自主品牌的战略愿景,为社会经济发展持续作出贡献。”他坚定地说。
据悉,针对陶瓷电商兴起、礼品瓷走低、实体店萎缩等实际,德化县通过提升品牌效应、创新营销模式、强化抱团合作齐头并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让德化陶瓷走进千家万户,拓展国内市场,做大出口陶瓷产值。
2013年以来,德化县内30家国家级示范区企业全部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93家企业获得输美陶瓷认证,居全国各大陶瓷产区第二位;自营出口陶瓷企业数由254家发展到400家。示范区企业自主品牌数量不断增加,国家级品牌拥有量居福建省山区县首位,形成了德化出口陶瓷品牌的集聚优势。